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瑟·贾德森·布朗的《辛亥革命》一书于2011年10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这部1912年即已出版的英文著作,以美国传教士的独特视角,及时客观地记录了辛亥革命时期作者在中国的见闻。基督教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书中分析深刻,语言生动而又发人深省。在时隔近一个世纪之后翻译出版此书,为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提供了重要史料。至于该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基督教色彩过于浓厚,个别观点值得商榷,注释不明,表述不清等。  相似文献   

2.
1991年10月9日到13日,“辛亥革命80周年青年学术讨论会”在湖南省会长沙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省政协、长沙市政协等11个单位联合发起的。会议以加速培养青年研究人员为宗旨,以“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社会“为中心议题。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青年研究工作者和业余史学爱好者94人,共收到论文81篇。会议邀请了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莅临指导。综观提交此次会议的论文,约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如有的论文全面探究了清政府最后十年的状况,有的论文详细考察了武昌起义后迄宣统退位时期清政府的所作所为,有些论文系统论述了民社等社团的组织和演变,有的论文探讨和论述了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拟订商法的活  相似文献   

3.
1919年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民国年间,是王渔洋研究史上一段较为萧条、冷落时期,但也有许多亮点,产生朱东润、郭绍虞、钱钟书等文学大家,以长篇论文、批评通史、学术专著等,对神韵说及其创作进行一番认真地梳解,感悟独到,识见精湛,超越既往水平,取得显著成绩,至今仍给后学以启示、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1991年10月9日到13日,“辛亥革命80周年青年学术讨论会”在湖南省会长沙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省政协、长沙市政协等11个单位联合发起的.会议以加速培养青年研究人员为宗旨,以“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社会“为中心议题.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青年研究工作者和业余史学爱好者94人,共收到论文81篇.会议邀请了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莅临指导. 综观提交此次会议的论文,约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如有的论文全面探究了清政府最后十年的状况,有的论文详细考察了武昌起义后迄宣统退位时期清政府的所作所为,有些论文系统论述了民社等社团的组织和演变,有的论文探讨和论述了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拟订商法的活  相似文献   

5.
一、先做必要交代、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例如: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药》(板书:《药》、鲁迅)这篇小说写于1919年4月,即“五四”运动的前夕,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这次革命失败了,因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脱离群众。我们学习这篇小说,要注意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来领会。(洪镇涛《药》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6.
杨毓麟生平事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有关他的生平事迹,诸如他的出生年、科举功名、与庚子自立军起事的关系等,学术界说法不一。廓清这些基本史实,既有利于客观认识杨毓麟的革命生涯,也有利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荣新江著《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已于2005年1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中外关系史、西域史、隋唐史与敦煌学等四个方面的论文和书评15篇。其中中外关系史方面的论文有《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史料的一个概观》、《20世纪的唐代中西关系史研究》等;西域史方面的论文有《西域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隋唐史方面的论文有《关于隋唐长安研究的几点思考》、《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新问题与新探索》等,敦煌学方面的论文和书评有《敦煌文献:新材料与新问题》、《中国敦煌学研究与国际视野》、《〈上海图书馆藏敦煌…  相似文献   

8.
由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主编和中华书局出版的《辛亥革命史丛刊》,已于一九八○年九月发刊。该刊自第一、二辑问世以来,已在国内外引起重视,很受欢迎。《辛亥革命史丛刊》是以历史事件命名的专史刊物,内容丰富,较有特色。它包括论文、考订、史料、图片、年谱、回忆录、译文、书评以及学术动态等,每辑容量在三十万字以上。丛刊第一、二辑刊有各类文章41篇,这些文章,思想活泼,持论严谨,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体现出新的特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郁达夫自传散文的创作意图。从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日起,到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日止,郁达夫在林语堂主编的《人间世》上一连发表了七篇自传性散文,回顾了辛亥革命以前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书塾与学堂》是其中的第三篇。郁达夫自己在《所谓自传也者》一文中曾经说:“四十岁前后,似乎是人生的一个小段落。”他写这篇自传性散文,意在对自己半生的生活进行一次小结。  相似文献   

10.
解放军南京政冶学院历史系编写的《中国近代史争鸣录》(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人们展现了建国以来近代史研究的历程。《争鸣录》分为《历史事件篇》和《历史人物篇》。“事件篇”包括总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中法、中日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军阀统治时期等九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列出争论的问题。“人物篇”收录了有关103位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意见和对每一历史人物的争论问题。该书无疑对史学工作者了解近代史研究现状很有参考价值。《争鸣录》一个突出的优点是收集建国以来近代史研究的主要论点,相当完整,能反映近代史研究的全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查阅了建国以来国内(包括港、台)不同学术砚点的论文二千余篇,论著150余种。作者的努力是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中看到的。书中辑录的观点,有一小部分虽然是原作者己经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十余年间,即辛亥革命期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革命高潮时期。随着这个革命高潮的到来,已有二百几十年悠久斗争历史的会党运动,也同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使会党运动发展到了它的历史的高峰。这一发展对伟大的辛亥革命运动起了巨大而广泛的促进作用,成为辛亥革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对浙江的民族工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辛亥革命前,浙江的民族工业开始起步,但发展速度缓慢。民国初年,由于相对宽松的政策措施及社会力量的推动,浙江的民族工业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时期,显示出辛亥革命以后浙江民族工业基础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与布局发生变化、重视技术人才培养、发展时间持续较长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一、《书塾与学堂》,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写的自传体散文,叙述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作者写这篇散文的目的是什么呢?提示:这篇散文回顾了辛亥革命以前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对自己的生活作一次小结,对自己从幼年时期起所形成的思想进行自我解剖,从而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由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筹)、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和华中师大等单位联合发起筹备,湖北、湖南地区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暨辛亥革命七十五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在我校举行。会议收到论文约六十篇,内容涉及辛亥革命时期两湖地区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社会状况、士林风气、思想文化、风俗民情、学生运动、革命党派及机构、新军、萍浏醴起义以及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居正、杨度等人物。下面将论文及会上讨论的内容分类作一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5.
“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15日至19日在武汉举行,围绕着“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这一主题,就辛亥时期的社会背景,革命、立宪与“新政”,历史人物,民国初年的社会变化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以武力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当前,有关辛亥革命军事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就各地起义、新军与辛亥革命关系、辛亥时期主要人物军事思想等单一问题的分析论证上,未形成有关军事问题的整体性专著或者成果。同时部分研究者将辛亥革命的阶级性划分过重,缺乏对于辛亥革命及其相关问题的客观评价,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时期,潘月樵"首开伶人参加革命之先例",在革命斗争中异常突出。他以戏曲为战剑,宣传反封建争自由思想,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组织伶界进步人士,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大潮,成为辛亥上海光复的重要革命力量;筹饷募捐,支援革命。本文通过对著名京剧大师潘月樵与辛亥革命的研究,以期从另一个侧面加深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的时评、论文和专著可谓是汗牛充栋.本文对其从辛亥革命人物史研究、过程史研究、意义史研究、地方史研究、学科史研究、文献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海外研究以及问题与展望等9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对于我们还原辛亥革命,正确认识辛亥革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资产阶级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而且是一个卓有成就的资产阶级学者.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和晚年的讲学与著书立说时期.学术界对于他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功绩与贡献,一般都是肯定的;而对于他在辛亥革命时期的评价,则是贬多褒少.本文拟对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功过,以及学术界的不同看法,提出一些初步的见解,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正>1979年第5期《文艺报》发表了一篇《忆“五四”,访叶老》,老作家叶圣陶畅谈了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以及他本人创作活动的一些情况,特别介绍了自己在辛亥革命以后、五四运动以前从事文言小说创作的一段经历。为我们了解当时文艺界概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果从发表于1914年的第一篇文言小说《穷愁》算起,叶圣陶的文学创作活动至今已六十七个年头了。在漫长的年代里,作家创作了大量小说、童话、散文等作品,奠定了自己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叶圣陶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成就的作家,而且,他创作的文言小说在旧民主主义文学中留下了踪迹,给辛亥革命以后荒芜的文坛增添了一丝生意。他是从近代文学转向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五四同时代的一些老作家相比,叶圣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