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说“相”     
“相”字是中学语文课本中应用得最广泛的一个多性词,尤其在文言文中是这样。据不完全统计,从初中一册到高中第四册十本书中就有好几十处之多,仅在《孙雀东南飞》一首诗中就有十六处归纳起来,“相”字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如下几种用法。  相似文献   

2.
唐诗中写到的“恶溪”,在全国有多处,其中浙东境内就有两条“恶溪”:一在处州(即括州,今浙江丽水),一在台州。岭南亦至少有一条,具体地点在大庾岭之阳的潮州。潮州之恶溪与其他的恶溪较易辨别;而浙东境内两条恶溪较易混淆,尤其以台州的恶溪易被误解。  相似文献   

3.
赤水在贵州,那里大小河溪有350多条,湖塘水库790多处,被誉为"千瀑之市"。在十丈洞景区,漫步在幽静的小路上,一边品尝山野烤全羊,一边享受沿途风光,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我们在途中经过的瀑布就有三百多个,果真是"千瀑之市",名不虚传啊。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引用的文献材料就有几百处之多,那么,如何利用史料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5.
东海之滨的浙江仙居县境内,有一处尚未开发、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的自然风景区。这里千峰耸立、怪石嶙峋(xùn)、古树参天、群兽出没、人迹罕至,处处透逸出神秘莫测般的气息。谁也不曾想到,就在这样一处地方,竟隐藏着一个千古之谜,一个令千百年来无数探险豪杰们想解却无法解开的谜——蝌蚪崖。 不知从何时起,仙居人就这样父老相传:境内丰羌  相似文献   

6.
But用法浅谈     
在英语中,but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单词,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英语单词之一。经过分析1990以来的全国高考试题,仅在单项填空题中出现but一词的考题就有13处之多。其中使用了but的典型句型或直接考查but一词的有四个考题,分别是:  相似文献   

7.
田婷婷 《考试周刊》2012,(32):17-18
在目前新课改的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逐渐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几乎每一节课都有"思考与讨论",仅在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就有13处之多,有的在一节课中就有两个思考与讨论,这部分设置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的素材,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和拓展对基础知识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诗词中点化、熔铸古典的妙例有几十处之多。其中反用的数量虽不算很多,质量却极高。大凡划时代的大手笔,都不乏出人意表的求异思维。下文仅就他“反其意而用之”的高超艺术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事物,往往有惊人的巧合,将它们拾掇在 一起读读,无形当中就给同学们的平淡生活增添了油然 之雅趣。譬如"十九"这个数吧,历史上巧合之者就有多 处。 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左传·僖公二十三 年》载:"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 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 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  相似文献   

10.
徐敏 《贵州教育》2000,(6):15-16
一、学习艺术的回顾及界定学习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在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的言论及著作中涉及颇多。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学习时要“多闻”、“多见”,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欠也。他认为自己是通过多闻多见而获得的知识的。据统计,《论语》一书中论及“闻”知的有五十七处,论及“见”知的有七十一处。可见孔子非常重视通过感知获得经验。同时,他还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从而明确地论述了学习中感知与思想的关系。战国后期的唯物主义思维家荀子也主张学思结合,学用结合。他说:“君子之学…  相似文献   

11.
雪松 《江西教育》2004,(12):47-47
据地方志记载,江西各地书院名称与宋儒周敦颐有关的有十余处之多,仅以“濂溪”命名的就至少有六所,还有“景濂”、“宗濂”、“清濂”等。这是江西书院史的一个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对话。因此 ,文本的特点必然影响并制约着对话的过程和方式。可以认为 ,课文的文体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课型。本文就根据文体特点对课型设计进行初步的探索。一、取盲点 ,虚实相生一篇文章 ,有虚处 ,即用简明的文字粗略抽象地概括之 ,也有实处 ,即用细腻的笔墨详细形象地描绘其人、其事、其物。课文的实处、密处 ,学生往往易于理解 ,而课文的虚处、疏处 ,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寻之无痕、品之无味的认知空白 ,形成文本阅读的盲点。因此 ,这类课文 ,我们需要虚者实之 ,实者虚之 ,巧妙利用课文虚处 ,抓…  相似文献   

13.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的一篇关于"爱的散文"。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是本文的两个教学难点。教学中以文中的三处比喻句为着力点,解读儿童自由欢快、蓬勃向上的天性,明确"儿童多处有春天"、"儿童就是春天",从而理解"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深层含义,感悟冰心对儿童的爱。  相似文献   

14.
自打刘备让诸葛亮为他建了游乐场,这一举措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每天客流量都超过10万。刘备每日生活在钱堆中,真是幸福之极。魏国是三个国家中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单是景点就有800多处,原来每日客流量也在20万以上。可停战才一年多,为什么客人只剩百儿八十个了呢?曹操带着一肚子的问号派了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我“高四”时的班主任“张大千”,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张大千”实名张新坚。因此帅两眼深陷,颧骨突出,一脸络腮胡子,两臂奇长,颇有大画家张大千之  相似文献   

16.
诚斋诗中有多处、多种“催”字诗。“催”字集中反映了诚斋体的特色:活、新、奇、趣、真、深等,此可谓一种“催”性和“催”趣,它不仅促生出一片鲜活而灵动的诗歌之境,并进而深入生动地营就了一种亲密而广大的物我关系与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7.
通观《周易古经》诸卦,由于三爻多凶、四爻多惧,而且初爻处卑下始生之地,上爻处亢盛强极之位,总是有吉有凶,勉强找到一个卦辞、爻辞皆吉的卦例,只有《谦卦》。虽说这种全吉也只是相对而言的,但它仍然是整部《周易》里极为难得的一卦。这一特例的出现,表现了《周易古经》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和道德内求思想,反映了《周易古经》作者对主体精神的极大关注。《系辞下》说:‘谦’,德之柄也。也就是说,谦是道德之心的把持者。谦发自内心,是修养所能达到的较高层次,是高度的自律,言  相似文献   

18.
初读《诗经》,看到各家对于其中诗歌看法各异,尤其《葛覃》之中,更是有多处争论,如:师氏、归宁、私和衣以及葛与黄鸟为何出现在诗中等等。本篇就这几个争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葛覃》之主旨。  相似文献   

19.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昆明是有名的“春城” ,也是高原之城 ,站在昆明市技工学校校园就可以俯瞰到这座美丽的城市。昆明市技工学校位于五华区学府路羊仙坡24号 ,那是昆明市西北方的一处高地。校园内建筑布局错落有致 ,花木扶疏、绿草成荫 ,一片优雅之环境。所以 ,在当地有“昆明之高 ,有昆明市技工学校而高之 ;昆明之美 ,有昆明市技工学校而美之”一说。其实 ,昆明市技工学校之“高”、之“美” ,不仅在于其地理位置和环境 ,还在于其于昆明市乃至云南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分量。环山而建的校园犹如一处幽静的别墅 ,不显山不露水 ,却四处透露出清…  相似文献   

20.
每一次读黄厚江,都有一份感动,就犹如每一次见其在寥寥数语之间的凝望与出神之后的回味.之所以凝望,因为黄厚江的低调与话语不多,这静处时的沉默更多来自于他的倾听,而学侪不学,挑开话语的困境之后,往往便有醍醐灌顶之顿悟;之所以出神,是困惑于黄厚江的三言两语力拔千钧之力究竟由何而来,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黄厚江的话语权是如何炼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