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新的社会现实需求对教育领域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心理学由于自身学科的局限,不能具备新的教育改革实践所需要的理论指导的职能,催生了能够满足现实需要的新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但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终究是新兴的边缘学科,仍然有很多基础的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就是一个阻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亟待澄清和理清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它是社会心理学渗透到教育中,并汲取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的产物。由于它重视教育心理学中的社会因素,并把学校和课堂看作是一个“微型社会”,因而更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近几十年来,教育社会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展望21世纪,其学科前景依然是迷人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社会心理学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至今还缺乏严密的学科体系。学科体系的形成需要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合理的逻辑起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是“互动”的社会行为,研究对象不是在教育心理学中增加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也不是在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沿袭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教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应是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有机结合,主要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下,学生和教师在团体中进行互动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4.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教育社会心理学在近几十年有较大的发展。由于它重视教育心理学中的社会因素,并把学校和课堂看作是一个“微型社会”,因此更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本文回顾了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概况,也阐述了它在课堂中的应用,并强调在教育工作中社会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和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70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经历了初创、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现在正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一门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怎样对这一新兴学科进行理论构架,使其在与母学科保持紧密联系的同时凸显自身的理论和研究特色,在学者中引起了新一轮的讨论。本文将尝试探讨,如何将同样关注个体综合潜质开发与培养的积极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课题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社会心理学学科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社会心理学成功的学科制度建设为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心理学提供了一个范例。中国社会心理学在进行学科制度建设的时候 ,从学术的角度看 ,需要明确自身的学科定位、树立学科制度建设的学术目标、在基础理论和现实课题的学术研究中取得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以及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对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区老年教育是近年来我国社会教育的重点,作为承担地方教育的电大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地方社区老年教育。但是目前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科学处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心理学,注重研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注重研究群体的心理状态,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有鉴于此,电大在推动自身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时,务必以社会心理学为指导,不断丰富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理念,以突破老年群体的弱势特点和难点来拓展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以网络手段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全力提升老年教育工作的教育素质与能力,积极争取地方夯实老年教育的基础性条件,以此建构起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科学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主流的北美社会心理学在科学方法和研究视角迅速发展的同时,吸收欧洲社会心理学关注群体研究的特点,促进了社会心理学走向新的繁荣。当前中国社会心理学正处于既在学术阵营中边缘化又在社会实践中失语的尴尬境地。面对国际和国内的双重挑战,中国社会心理学应抓住亚洲社会心理学以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为特色,向西方主流社会心理学突围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掘和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密切关注中国在急剧社会变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社会心理现象和问题,以本土化推动国际化,在理论建构、学科与学术共同体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突破。最终能为中国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也能为国际社会心理学发展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1.
音乐社会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音乐活动怎样与其社会情境和文化背景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与音乐心理学不同的是,强调从社会和文化环境视角对各种音乐活动进行研究是音乐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特点.本文简介了这门学科主要涉及的六个研究领域:音乐趣味研究、商业领域研究、教育领域研究、医学和音乐治疗、音乐技巧和创作以及人种音乐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美国环境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环境社会心理学传统的研究课题包括对拥挤和噪音、环境风险、建筑心理学及环境评估的研究,新的研究取向则是研究由于人的行为而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形成人们的环境保护行为。为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应用社会心理学家需要加强对环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审视与扬弃--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力主多元论,蔑视限制,主张创新。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现代心理学的弊端进行批判和解构,提出针锋相对的观点。虽然未免极端,但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教育社会心理学从70年代产生至今,仅有30余年的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它还缺乏严密的学科体系。而要形成严密的学科体系,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逻辑起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是“互动的学习”。“互动的学习”主要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特殊社会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学习内容的掌握这一主要中介进行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变化。以“互动的学习”为基础的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我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校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家庭的互动诸方面。  相似文献   

15.
科学心理学是元科学的重要组成。长期以来,科学心理学一直聚焦于科学家的创造性人格及创造性思维研究,研究主题的持续僵化限制了科学心理学的理论生命力与学科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社会心理学(SPS)的兴起成为科学创造性研究的必要补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取向。科学社会心理学区别于以往的科学心理学之处,就在于它要对混合着的外显社会要素进行心理学分析,就在于它可以呈现出一些科学社会心理学可以揭示而科学创造性研究无法揭示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16.
论教学交往的社会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教学交往问题是一个新的尝试。师生教学交往的心理结构是一个由多因素、多水平构成的心理结构功能系统。这个功能结构系统主要由主体认知、信息交流、人际关系等因素及个体、集体、学校和社会四种水平构成,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交往心理模型。  相似文献   

17.
社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并将其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学科。罗杰斯"以人为中心"咨询理论与其他咨询理论最大的区别就是相信个体如果在一个比较安全、良好的咨询氛围中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因此,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就非常关键。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罗杰斯的相关理论和咨询技巧应用于社会心理学课程中,在团体活动中培养成员与他人相处及合作的能力,促使成员加深自我了解、增强自信心、开发潜能,加强团体的归属感、凝聚力及团结他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心理学强调明晰性、确定性、绝对性、普遍性、终极性 ,社会心理学后现代理论强调不确定性、无序性、相对性、独特性、反中心主义 ;现代社会心理学是哲学实证主义影响下的产物 ,而量子力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对后现代社会心理学产生了深刻的作用和影响。对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反省和对于社会心理学后现代理论的构思中 ,可以得到两点启发 :一、社会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的研究与其说是对永恒真理的探求与发展 ,毋宁说是对特定社会文化状况的反应 ,应随历史时代的演变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而改变模式 ,心理学之可能的知识形态决不止一种 ,而是多种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方法上 ,心理学都是多元的。二、现代实证心理学视“客观方法”为神圣追求 ,社会心理学后现代理论终止了视“客观方法”为神圣追求的观念 ,这为心理学参与现实社会文化生活开拓了通道  相似文献   

19.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由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研究与教育有关的社会问题。1908年,美国心理学家麦独狐出版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导论》。此后,社会学家罗斯也着手研究社会中人们的相互作用对行为的影响,继而开始了社会心理学科学实验的研究,包括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的研究,社会心理学本身的研究,如:社会气氛、来自社会环境的态度与评价、群体组织行为、个性与个性间的交往与相互影响、社会认知过  相似文献   

20.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不尽人意 ,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心理学没有给“社会”以足够的重视。笔者从研究方法、科学概念、历史与文化的地位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体现社会心理学的“社会性”。主张在研究方法上不以实证研究为唯一标准 ,加强研究方法的文化渗透 ;在概念的使用上 ,正确对待从西方社会心理学中引入的概念 ,既不能全盘吸收 ,也不能盲目排斥 ;整合源于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化人类学的概念 ;使用新概念时以理论、需要、本土为基本原则 ;历史与文化的地位从研究课题、概念的使用及价值体系等方面应予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