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静 《收藏》2014,(12):62-71
澳门在明代是中国陶瓷外销的重要中转港。明初至中叶,朝廷实施“海禁”政策,中止民间对外贸易。欧洲的葡萄牙人于16世纪初率先到达中国沿海,利用台山上川岛和澳门转运大量瓷器.从事以陶瓷为主的商品贸易,获利丰厚。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即开始以澳门为中转基地,利用明政府准许广东市舶司开放对外贸易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李何 《收藏》2008,(1):62-67
历史上,16到18世纪出现了中国瓷器外销欧洲的高峰,这些中国瓷器大多是订烧瓷,都是为了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而特别烧制的,它们有的不加装饰,有的装饰简率,外销到西方后被进一步装饰、美化。当时欧洲的皇室、贵族和富有的中产阶级竞相购买中国瓷器,用它们美化餐具、改变室内的装饰风格,掀起了西方“中国热”新一轮高潮。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瓷器的对外传播,始于汉武帝时期或者更早开辟的丝绸之路,又自唐代后期,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两大通道日益兴盛起来。日本、韩国与中国毗邻,受中国瓷器影响最大,菲律宾作为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地,从唐宋时期就与中国有贸易往来。中国香港以其地理优势,也是中国乃至东亚其他国家瓷器的外销加工集散地之一。土耳其位于亚洲西部,与中国距离遥远,但两国传统关系非常密切,陆上丝绸之路,东起西安(或洛阳),西至  相似文献   

4.
五爪龙纹是中国封建皇朝的象征,在历朝瓷器上比比皆是,形象丰富生动、威猛有力。西方皇(王)室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象征之物——皇室纹章。明末清初时,在中国外销欧洲的瓷器上,常常应欧洲客商的要求而绘制一些西方国家的皇(王)室纹章图案,这类纹章瓷是中国外销瓷中最炙手可热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黄卫文 《收藏》2013,(15):32-41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商品,自唐代开始就大量销往海外。清初,由于沿海抗清势力的存在,清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海禁政策——"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这种闭关锁国的做法,虽然一度使得当时的中外贸易大受影响,但海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并未减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措施全面解除,清朝的对外贸易重新步入蓬勃发展的轨道,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瓷输出的数量更加庞大。  相似文献   

6.
尹青兰 《收藏》2008,(1):68-71
自唐代开始,中国瓷器以新兴商品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宋元时期,景德镇瓷器外销至日本、朝鲜、印度、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及西亚各国。甚至到达非洲东海岸。中国瓷器输入欧洲则较晚。15、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西欧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相似文献   

7.
傅恩凤 《收藏》2011,(2):32-32
福建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对外贸易上,中国瓷器是必不可少的贸易品,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东门窑是当地烧造外销瓷的重要窑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收藏的青釉刻花夔龙双环耳瓶是该窑的代表作品。瓶高32.3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10.5厘米。微喇叭形瓶口,长颈,溜肩,圆鼓腹,圈足。足底露胎,施青釉不及底。  相似文献   

8.
熊寰 《收藏》2013,(4):37-41
17~18世纪是东西方瓷器贸易的繁荣时代。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制瓷国,是当时东西方瓷器贸易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而这一时期,日本随着瓷业的崛起,也加入到了外销欧洲的行列中,与中国形成竞争,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伊万里"与"中国伊万里"之争。  相似文献   

9.
重估外销瓷     
陈蓓露 《收藏》2013,(7):16-19
2012年10月20日至24日,第二届中国外销瓷研讨会在南昌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南昌大学博物馆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来自海内外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这次盛会。与研讨会同步,南昌大学博物馆的"清代外销瓷展"和"康熙雍正乾隆外销瓷展"同时开展。实际上,就在南昌大学中国外销瓷研讨会的同一时段,中国众多博物馆有关中国外销瓷的大规模研究性展览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例如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国家博物馆"瓷之韵——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瓷器展"、北京福海文博园陶瓷馆  相似文献   

10.
熊寰 《收藏》2013,(7):37-41
17~18世纪是东西方瓷器贸易的繁荣时代。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制瓷国,是当时东西方瓷器贸易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而这一时期,日本随着瓷业的崛起,也加入到了外销欧洲的行列中,与中国形成竞争,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伊万里"与"中国伊万里"之争。  相似文献   

11.
王蔚华 《收藏界》2013,(2):47-51
青花瓷器自烧制成功,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釉色白中泛青,青花色青翠欲滴,幽静雅致,清新明亮,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被誉为瓷器中的明珠,不仅中国人喜爱它,在国外也同样受欢迎,并以使用中国瓷器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青花瓷是外销瓷中的畅销产品,现将鲁德集团季先生收藏的外销青花瓷器选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外销瓷回家     
《收藏》2011,(8):I0034-I0034
南昌大学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将外销瓷藏家余春明及其收藏请到了南昌大学。建立了外销瓷博物馆。这是南昌大学若干人文博物馆规划中的第一个,在全国堪称绝无仅有。按照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的话说,在历史上,中国瓷器就是从这里漂洋过海走向世界的,今天它们又回家了。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23)
正2016年11月4日至12月10日,为庆祝成立30周年,豪尔赫·威尔士画廊(Jorge Welsh Works of Art)将在伦敦亚洲艺术周期间,举办名为"一时一地:中国外销艺术品中的视角与透视法"的纪念展览。本次,迈森瓷器彩绘和中国城市与景致的中国外销瓷及其他绘画介质作品作为主题。不仅展现了18世纪中国出口外销瓷和其他艺术作品所反映出的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将呈现  相似文献   

14.
卢侃 《收藏界》2012,(6):37-42
中国清代外销瓷不仅在器形方面按照西方客户的要求烧造顾客所订购的形制,而且在纹饰及工艺等方面,亦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本文拟探寻清代外销瓷器上的纹饰以及添加工艺所表现出的"西洋味"。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1,(6):I0028-I0029
科恩与科恩公司(Coherl and Cohen),成立于1973年,他们将自己称为中国外销瓷专家。在这一领域中,他们逐渐成长,并在持有库存外销瓷方面首屈一指。他们的瓷器,提供给了包括大英博物馆在内的一些全球著名博物馆。当然,也包括收藏家。从库存中挑选出19世纪以前的外销瓷伟大作品,是科恩与科恩所最为热衷的。  相似文献   

16.
宫铁钢 《收藏》2015,(3):86-91
2014年11月18日下午,由比利时籍华人吴培创办,填补国内空白的"明清外销瓷展览馆"在江苏南通如皋正式开馆,1000多件明、清两代出口销往国外的中国古代瓷器重回国人视线。填补国内研究领域空白吴培创办的明清外销瓷展览馆位于如皋市博物馆二楼,馆内1000多件明清外销瓷器型多样,有盘、瓶、杯、碟、壶等,粉彩、青花、五彩、斗彩等花色也是琳琅满目,令人眼界大开。开馆当日,五湖四海的文物收藏界人士专程赶来鉴宝,尽享视觉盛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浦生与吴培相识于2005年,  相似文献   

17.
定烧瓷     
2001-9-2粉彩壶邮票的画面为现由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清代景德镇定烧瓷。 唐代,中国瓷器就向东亚、西亚,甚至埃及、东非大量输出。明代,欧洲成为中国瓷器重要的外销市场。正德至嘉靖年间,已接受外国(主要是欧洲)定  相似文献   

18.
于剑 《收藏》2008,(1):72-74
在中国外销青花瓷中,克拉克瓷无疑是最具代表性、最受国外市场欢迎的品种之一。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瓷器在中国出口商品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载,从1602-1682的80年中,仅通过该公司贩运的中国瓷器,就达列1600万件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青花瓷。如果再加上当时由葡萄牙、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6,(11):184-184
在第一届纽约TEFAF秋季展上,豪尔赫·威尔士画廊(Jorge Welsh WorksofArt)展出了一系列罕见的中国和日本制造的外销瓷器,均是16~18世纪欧洲、亚洲及非洲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诞生的精美艺术品。  相似文献   

20.
金立言 《收藏》2018,(6):130-137
自隆庆元年开海禁之后,东西二洋与中国的贸易迅速发展起来,至17世纪达到了顶峰。景德镇瓷器是当时海外市场需求最大的商品,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大量购买瓷器运往欧洲各国,风靡一时。而此时日本正处在江户时代初期,德川家康坐稳了天下,以小堀远洲为代表的茶师大力弘扬茶道文化,并向景德镇订烧了形形色色的瓷器。这些瓷器造型纹饰独树一帜,一个崭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雄奇昳丽——17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特展"中展出一批富有代表性的外销日本器物,反映出17世纪中日文化的交流轨迹(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