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时候,有两件事我没在意,事实上却深刻影响了我的一生。第一件事是,记得小时候,每当一家人吃饭时,不管是什么人来了,邻居也好,亲朋也好,甚至乞丐也是一样,父亲总是很自然地请他们入座,一起吃饭。为此,父亲在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可以对他人在任何方面缩手退步,而绝不能对自己的父母退步缩手1982年冬,父亲的病愈发严重,那时我已经是个有4年服役期的老兵,是图书室的管理员。家里窘到极处时,父母想到了我,想到了部队的医院。于是,我请假回家去接父亲。不消说,父亲是抱着治愈的期望来住院的。在最初的半个月,因为医院比较暖和,他的精神也好,病似乎轻了。那半个月的时光,是我这一生回忆起来最感自慰、最感温馨的短暂而美好的日子。因为,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孝敬父亲于床头的两周。每天,我顶着北风,走四五里路去给父亲送饭,一路上都哼着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有两个地方对比,使我无意中想到闰土的年龄问题。①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30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②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例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有两个地方对比,使我无意中想到闰土的年龄问题。①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30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②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例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  相似文献   

5.
怀念朱先生     
我的父亲好客也好酒,我小时候总是有人找上门来和父亲喝酒.总是已经很晚了,父亲和他的朋友还在喝,蒙咙中听见的都是东北口音,所以我这个东北人到了后来对东北人没什么太好的印象,嫌他们话多,夸夸其谈.而我父亲的朋友中有一位很瘦,北京口音,后来成了我的老师,便是朱可梅先生.朱可梅画花鸟草虫,那时候的朱先生是中山装,衣服口袋里总好像装着什么,鼓鼓囊囊.有一次他从口袋里掏出两个果子,我以为他要吃,或给我吃,但他看了看,又放回口袋.有一次他口袋里放着一个玉米棒子,那时候鲜玉米刚刚下来.  相似文献   

6.
我的祖上姓王。在我不足周岁时,父亲离家出走参加革命。不久,家乡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为了亲人的安全,他改姓“金”,把名字也改了。所以,我也可以这么说,从我父亲这一辈开始,就改姓“金”了。我从上小学到初中,—直是随祖上姓“王”,取名“金波”。后来,我见到父亲,很想问问他,他改姓“金”,是不是受到我这个“金”字的启发。但我终于没有问。我读到初三,因为一场病而休学。痊愈后转到另一所中学,父亲在为我写推荐信时,不知为什么,把我作为姓的“王”字给省略了,这么一省略,我很自然地就随了他,也姓了“金”。当时,我没更正。我认为这样也好,…  相似文献   

7.
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一曲优美的心灵之歌,残疾青年也好、碧云也好,这些人物身上都折射出了善良的光辉。文中那个善良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在书摊前白看书,想到残疾青年生活的艰难,怒气之下给了自己的孩子两个耳光。可就是这刻骨铭心的两个耳光让人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要学会为别人着想。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 一封心碎母亲致出走女儿的信(据《人民日报》) 小侠: 我的女儿,今天是你离家出走第57天。这57天,你知道妈妈是怎么过的吗?整天以泪洗面,无时无刻不呼唤你的名字。白天也好,夜晚也好,只要有一点时间,便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疯也似地在大街小巷中穿行。昨天,我在网上呆了一天,企盼你能神奇地出现,以慰藉妈妈的心;你父亲整整在外面找了你一宿。但一切都是那样茫然。  相似文献   

9.
【特级教师贾志敏《"我不怕鬼"》(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片段】师:我小时候父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老老实实;上学后,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写字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也好,认认真真也好,说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要做个做事认真的人。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看老师是怎样把这个字写好的。(写"鬼"字)师:"鬼"字有几笔?  相似文献   

10.
正那年,我读高一,学习成绩较差,我感到高考无望。一日,父亲给我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那年,父亲种了一亩西瓜,由于遭遇干旱,整块地仅收成了几个西瓜。父亲把那几个西瓜切开,取出里面的西瓜粒,挑选出其中100粒壮实的做种子。第二年,父亲把这100粒种子撒进地里,这一年他收成  相似文献   

11.
<正>"让我背也好/让我写也好/恨老师我都不会了/让我哭也好/让我闹也好/随题海飘飘脑子一团糟……"好端端的《任逍遥》又被我的同桌盗版,唱得我差点上法院告他企图谋杀。可这家伙却大言不惭:"我这可是天王级水准耶!"我晕。  相似文献   

12.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菩提树,那么,亲爱的父亲早就为我种下了一棵。父亲常说,只要你还没有成家,在我眼中,你永远是个孩子。很多年前,我一点都不懂这句话,现在,我也不能真正地理解这句话。也许,在父亲的眼里,我真的只是个孩子,一个从未长大的孩子。昨天一大早,父亲打电话来说,湖北的天气冷了吧,你自己多注意些。我说,我长大了,知道该怎么照顾自己了。电话那头传来了一阵沉默,突然之间,我不知道该和父亲说什么,似乎所有的话,经过自己的嘴巴说出口后,就会失去原本的意义。良久父亲说,这样就好,这样就好。那一刻,我能感受到父亲语气中的那种放心。…  相似文献   

13.
长岛情结     
长岛,我没去过,只听父亲提过几次,才知世上有个地方叫长岛。尽管我不熟悉这地方,却对它有一种异样的感情。这感情,是父亲引起的。小时候见过一张照片,很小,黑白色,上面有一门炮,周围几个人,那是父亲退伍时拍的,现在难以找到了。于是我知道了父亲是炮兵。父亲平日里根本不提他当兵的事。有一年  相似文献   

14.
读图     
期待明天文/李甜漆黑的夜晚,我坐在顶楼上。我用感觉捕捉着每一丝动静。我想听一缕声响,哪怕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也好:我想摸一棵树,哪怕它摇摇欲坠也好;我想迎接一阵风,哪怕它冰冷刺骨也好。可是,我什么也感觉不到,我的鼻子闻到一股浓重压抑的味道。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无助和绝望。  相似文献   

15.
艾小羊 《成长》2007,(3):21-23
高中时我既漂亮学习也好,这样的女生通常飞扬跋扈。 同桌李小涛是个学习一般的男生,我们都喜欢看武侠书。我还千辛万苦让父亲帮我在家里系了个沙袋,每天对准它打,打到手上有一点点微微的血痕,便跑去学校让李小涛看。李小涛看后无限崇拜地说:“黄姑娘,你真行。”李小涛叫我黄姑娘,放任我的刁钻古怪,并称之为冰雪聪明。  相似文献   

16.
我读了《我和我的哑巴父亲》,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它是多么真实,多么感人,我读了许多文章,也没有一篇文章让我如此感动。这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的父亲是个哑巴,作者从小就因父亲是哑巴而感到屈辱,  相似文献   

17.
记忆中,似乎没有父亲,从我记事开始,他就离开了家。从小我就因没有父亲而被嘲笑,母亲也常常对着年幼的我诉苦。一提起父亲,母亲就满脸泪水,唠叨个不停:这哪像个家啊!这哪像个家啊!十多年了!仿佛要把她的苦水全都倾吐出来。当时我还太年幼,总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希望     
为了把父亲的散文编成集子,又读了一遍他写的《做了父亲》。这篇文章是1930年发表在他编的《妇女杂志》上的。《妇女杂志》的读者不限于妇女,我父亲写这篇文章,是跟有儿女的读者谈谈他做了父亲的心情。我算了算,父亲那时三十六岁,三个儿女,我十二岁,妹妹八岁,弟弟四岁。  相似文献   

19.
弓比弦长     
小时候,我常缠着人高马大的父亲比个子。我在父亲跟随前一站,头顶还不到父亲的肚脐高。父亲就笑我,说:“这是明摆着,你还是个小不点呢!”而我总会说:“哼,总有一天我会超过你!”  相似文献   

20.
孙苗苗 《高中生》2008,(21):49-49
我的母亲相貌不漂亮,这是真的。就是这个原因,她嫁给了我父亲,也只能嫁给我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外地人。1991年的夏天,他们有了我。我依稀记得母亲曾对我说,我和父亲是她的希望,我那时还太小,不明白何为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