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确立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一大进步.但如何正确认识与构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很大的分歧.认为:确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能把学生当作"上帝",不能把学生的"主观性"误当成"主体性",不能削弱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论文在分析研究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正确构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8条具体措施,对深化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课程及课程问题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课程研究主体和研究方法的差异,以及繁荣、开放的语境使课程论争得以发生.改革开放以来30年问的课程论争关涉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类型与结构、课程实施等,而"课改论争"是其主要方面;论争表现出多主体性的特点,但也存在论多争少的问题.基于"同情的了解"与"带着敬意的批判"的良性论争,是课程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应重视通过良性的课程论争推动课程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台湾光复后,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较完整的体系,曾为创造"台湾经济奇迹"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取向的教育政策主导下,日益显现所培养人才的人文素质的缺失。高职教育开始对职业教育"工具论"和"本质论"的反思和觉醒,应运而生的是通识教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树立全人化的教育理念,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实施内涵丰富的课程分类,对高职学生安身立命,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有鉴于此,大陆高职院校可以从中得到四点有益的启示:一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二是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三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四是建立胜任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4.
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以文化转型为先导的,当代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文化转型中,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文化转型的主体,在这种痛苦而艰难的文化转型历程中,作为文化的主体,人不得不反观自身的生活境遇与自身的生存价值,重新理解自己的主体性意义,走出生存的困境和信仰的迷茫。本文分析当代文化转型对主体性所造成的主体性的消解和生存的因境,旨在对主体性的重建和当代人文精神培育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试述课程改革中课程文化的内涵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文化居于学校文化的核心地位,在课程改革中研究课程文化的内涵,必须树立新的课程文化观,探索课程文化的建构模式,重建新的课程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6.
对课程文化的理解,可以将文化作为落脚点,也可以从方法论角度,还可以作为对象化的课程文化.反观目前的现实,出现了价值无涉的习惯认同、文化视野的价值错位和伪多元化与伪多样化等困惑.寻找解决之道,需提升主体自觉,促进对课程问题的批判性反思;扎稳根基,从文化与历史的结合处凸显课程文化;借鉴与超越的张力,课程文化生成要“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主体性"理论方面看,构建文化自觉需要"主体"及其构建原则。其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其构建原则是理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具有主体性。然而文化主体性在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严重缺失。为了还教育中的主体及其文化一个美好的生活世界,应该在努力使文化的主体性与多样性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的基础上,对文化主体性加以充分关注。这样,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能更加丰富、充实。  相似文献   

9.
学生要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就必须通过主体性目标和主体性教学过程来实现.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证了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语文主体性教学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对高师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较高文化素质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高师美术教育学生文化素质的结构层次、建构原则及途径作了分析.认为其文化素质结构包括美术文化核心,美学及艺术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底蕴三个有主次之分的层次;在高师美术教育中应本着以美术文化为核心,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观和涵养人文精神的建构原则,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尊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服务于学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想真正实现主体性地位,还需要实现自身的转变。在教练技术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思维方式、学习心态等方面的改变,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实现自身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直接影响到对基本问题的回答,影响整个理论体系的建构,逻辑起点是科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前提和基础。依据逻辑学关于逻辑起点的科学定义和内在规定性,提出了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问题,藉助于教育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认为体育课程文化本质是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通过缜密思考和科学论证,得出体育课程文化的本质不仅在于通过传承文化而生成文化,而且在于使人"成为人":成为体魄健壮的人;成为精神丰满的人;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这是体育课程文化存在的逻辑前提,是形成体育课程文化论的重要基石。与此同时,对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和角色进行反思,使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与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 校作为传播文化、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 ,其中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即校园文化 ,这种文化主要由校园文化主体——学生来创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均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反过来 ,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源泉 ,有利于现代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在实践中 ,忽视校园文化主体 ,甚至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象却随处可见 ,这大大影响了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发展。因此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校园文化与学生主体性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中学生主体性含义一般地讲 ,校…  相似文献   

14.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是分析中国传统道德主体性不可或缺的视角.天道虽为人道设立了一个本原性的价值根据,但作为道德本体的人道却始终笼罩在天道范围之内,人成了被规定的主体性存在.德性虽包括仁智,但总体倾向是以仁统智,作为德性实践条件和桥梁的工具理性意义上的知识在传统文化土壤里很难破土而出,德性成果也难以通过实践主体巩固落实.这种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以及受其制约的德与智的关系,束缚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传统道德主体性的缺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
1主体性体育教学背景分析主体性原则是近代哲学与教育学的命题,出于呼唤社会现代性和理性精神的历史需要,近代认识论高扬理性,肯定主体性。主体性哲学始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中间经通笛卡尔和康德,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达到极致。作为工业文明时期的主导文化精神,主体性原则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术界已充分肯定"数学是一种文化",并倡导人们在教学文化现下学习数学.在包头师"范学院大学生中开展的同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数学观滞后于数学发展的现状,滞后于数学文化观的认识现状.对大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科学、发展的数学文化观是数学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而探索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更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各国地域文化形式维持其存在的重要表现,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也是世界文化生态平衡的前提.研究表明: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在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丰富休闲体育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提出加强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支持和引导、进行理论建设与创新、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和融入大众休闲潮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译者的身份在翻译研究中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在传统译论中大都处于一种边缘地位,被置于"隐形"状态,但随着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翻译主体的研究逐渐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确立了译者主体性的地位。本文拟以《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探讨译者在翻译文本选择中主体性的彰显,着力分析译者主体性诸如文化取向、人生哲学、生活经历、审美态度、翻译目的中等主观因素是如何在翻译文本选择中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社会价值.本文深入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观,把握中国传统文化观的逻辑理路[1]和当代价值,从而理解民族的丰富精神和智慧,并提出了融涵养于传统文化精神中的"文化自信"价值实现机制,以期通过传统精神塑造的"文化自信"达到社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程文化自觉价值取向的后现代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是课程文化关注的核心问题,受现代课程观工具理性的影响,我国体育课程存在着主体性、人文性和建构性三个向度的偏失。从后现代课程观的视角对体育课程文化的现实状态进行审视,文章指出,坚持主体性课程观、“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整体文化建构观的价值取向是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应有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