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不仅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通常存在较多问题与缺陷.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渗透的初中教学新阶段,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创设趣味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师们教学改革研究的着力点.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教学方法不到位,导致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不足.通过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找到了更适合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学学科逻辑思维要求过于严格的情况,很多时候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表现的是一种沉闷和枯燥,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很多学生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更好地调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调节课堂氛围,我认为有必要适时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践行生活情境呢?下面,我结  相似文献   

4.
数学在初中阶段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初中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助于提高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核心素养下,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全面了解初中生数学学习需求,并根据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合理调整初中数学教学方案,引导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断提升自身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案,希望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A0):67-68
课后作业不只是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善和形成知识系统的重要措施,初中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比较浅显,知识内容容易忘记,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较为抽象,要完全掌握课堂教学中所讲解的内容,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后作业,因此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主要讨论初中数学教学课后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从而实现学生初中数学的掌握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持续发展与进一步落实,改革内容中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构建初中活力课堂,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重点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模式,全方位地提升初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主要依据初中生的特点与能力,提出提升构建初中数学活力课堂有效策略,促进初中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实际提高,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核心素养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初中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形成数学学科学习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深化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为初中生日后的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对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教师要积极探索核心素养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从核心素养视角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学生兴趣点,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引导初中生对数学知识有效地进行学习及理解,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有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需要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加强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思维导图来说,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通过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理解能力,优化数学学习结构,有效结合文字和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关系式中比较复杂关系,逐渐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信心,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之所以产生“数学”学科,是因为一些“问题”的产生,所以,数学学习过程中具备“问题情境”是极其重要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具有天然优势,也是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式.对于初中生而言,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有助于他们全面、深入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数学整体学习质量.文章就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意义切入,概述了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思路,分析了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包括代数和几何两大部分的很多内容,其中有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导致初中生容易出现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使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呈下降趋势。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和理解初中数学知识当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数学学习当中,使整个初中阶段学到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应用,从而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兴趣入手,提出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时刻保持注意力,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本文分析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优化问题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全面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以及探究中去,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初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能挖掘初中生的潜在学习力,提升初中生的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能够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初中生创建一个愉快、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本文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为研究对象,谈谈初中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一、直观性教学能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充分调动中学生利用表象进行思维,是直观教学的重要特征.这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52):89-90
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国对初中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伴随初中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的始终,而且初中数学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基础上的更深层次的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学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为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养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初中生想象力的培养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巧妙设计,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沟通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最大限度地将数学抽象问题具体化,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合理创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总目标。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是承上启下的课程,对于初中生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高效的数学学习是初中师生一直追求的。本文从兴趣引领高效学习到评价促进高效学习两个方面入手,对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的学习状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柯艺都 《考试周刊》2013,(42):58-58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不等式的教学,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初中数学中的不等式,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难点问题,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讲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如何提高不等式学习的效果,就成为当前数学教师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初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使不等式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不等式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主要问题,如何促进学生较好地学习不等式就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