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西方二十世纪音乐不断涌入中国,受到了广大学者和观众的关注,但是人们却很难找到由中国乐评人针对这一特定时期的音乐作品所做的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与反思,而关于西方这一时期的中译版本的二十世纪新音乐著作目前在中国面世的更是极为少见。可想而知,尚未翻译的著作不能得到普及和阅读,学者们对这一音乐无法理解,这种现状极大地降低了国人在这方面的学习与研究这一时期作品的能力。因此,现在摆在中国音乐学者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是,今天身处二十一新世纪的中国人如何理解二十世纪新音乐?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来看待它,并对它进行一个怎样的全面梳理和给予一个怎样的完整评判呢?  相似文献   

2.
西方二十世纪“新音乐”像一块“烫手的山芋”,让众多音乐家进退维谷,而针对“新音乐”的褒与贬亦是纷争不断.福建师范大学叶松荣教授的《断裂与失衡——中西视野下的西方二十世纪“新音乐”创新的局限性分析》一书从一个更为合理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于西方二十世纪“新音乐”的论断。本文拟从此著作的整体出发.对著者所论主题进行较为宏观的介绍,希望可以从中探析出些许新意。  相似文献   

3.
学者周宁的著作《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大概可以为我们理解国民性话语背后隐藏的殖民本质提供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视角,本文通过解读周宁的这部著作,着重探讨了关于中国的国民性话语是西方殖民者"制造"出来的服务于他们殖民侵略和统治的工具,而与真实的中国人的形象和特征没有关系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从19世纪开始,西方音乐学者对有关音乐审美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比如:音乐的美究竟在哪里?如何才算是听“懂”了音乐?理解了音乐?对音乐的审美是否应该有统一的标准?等等。甚至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看法:欣赏音乐是不需要了解音乐、学习音乐的,因为只要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谁还需要真正去理解音乐?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音乐进入了多元风格的时代,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既有与传统保持明显的继承关系的有调中心音乐,也有探索性极强的各种无调中心音乐,包括创立序列音乐的新维也纳乐派、非控制音乐等。通过对二十世纪音乐语言的梳理,总结了一些可进行操作的教学方法,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研读其作品。  相似文献   

6.
在整个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围绕着音乐表演艺术的相关探讨究竟存在着怎样一种"主体-理念"?什么才是西方音乐表演审美实践的"哲学-美学"基础和实质?这些审美观念又经历了怎样的嬗变过程呢?西方音乐表演艺术经验和美学观念与思想又如何应用于实际的音乐表演活动中,音乐表演艺术的视界和话语空间又在何处得以拓展和深化?本文是对西方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演进历程的整体思考,以期探究西方音乐表演艺术的现代意义及音乐表演艺术的其他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的传播,首先表现在翻译西方理论家评价“解构主义”的著作.以及德里达本人的原著;其次,中国学者在这些译著的理解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本土语境对“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思想重新作了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西方音乐史上的20世纪,以“探索”与“创新”精神,以标新立异的反传统姿态迈进了“新音乐”时代。这个时期的西方音乐家们无论是在创作观念和创作技术上,还是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表达的方式方法上,都体现出了他们的强烈个性,使得音乐风格的融合性和多元性成为这个时代新风格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新音乐”思潮对我国的音乐创作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思潮的总称,是出现于本世纪20年代的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小资产阶级左翼激进思潮,它本身经历了一个由成形到兴盛再到衰落的发展过程。文章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三者的关系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了简要的梳理和概述.这有助于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建立一个宏观总体的把握,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门集文学、哲学、绘画、语言、逻辑、数学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以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的青少年,滋润着他们纯洁的心灵,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那么怎样去发现音乐中的“美”呢?歌唱是人们表达和体验音乐的一种常用艺术手段.而且与人类文化生活的联系也十分密切,即使一个“五音不全”的人也有歌唱的欲望。在歌唱过程中,美妙的嗓音、优美的语言、动听的旋律都能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如何去选择和鉴赏呢?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音画结合,加深印象。由于很多人的音乐基础不太好,对音乐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较差,在听乐曲.特别是欣赏一些难度较大的音乐作品时觉得很抽象,理解不了乐曲所表达的内容。这时。如果配以适当的画面,就能将抽象的音乐内容变得生动直观,有助于乐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齐民要术》偏正式复音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汉语词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汉语口语与书面语产生明显分歧,文言和白话的对立逐渐形成。同时,社会的急剧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在内容方面,一大批新词新义应运而生;在形式方面,词汇双音化的步伐突然加快,各种构词方式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为了了解这一时期复音词的构成面貌,有学者对当时曰语程度较高的著作如《世说新语》等书作了全面的剖析和研究。我们知道,作品的类别不同,内容、风格各异,其词汇面貌也就存在差别。要全面揭示某一时期的词汇面貌,还应该对同一时期多种类别的著作的词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自十九世纪末期开始,西方生命美学的诸多流派便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学者对西方生命美学的态度不是以借鉴为主,就是在意识形态的掌控下对之进行全面否定(如1949—1976年间的批判),对西方生命美学局限的具体分析迟迟未被提上议事日程。这种欠缺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凸现在一批具有超越意识的中国学者的视野中,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以中国立场穿越西方生命美学。  相似文献   

13.
桑农 《学语文》2014,(2):46-47
正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从西方传到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二十世纪初。王国维是第一位致力于美学研究并成果卓著的学者,堪称中国现代美学的先驱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尽管有一些美学著作相继问世,但多为介绍性的小册子,唯有朱光潜的论著自称体系、影响深远。他本人无疑成为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亚非峰会的讲话中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同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今年8月21日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为什么要向世界提出和谐世界这一理念?它向世界传递了什么信息?这一新理念与和谐社会之间有何联系?本刊邀请了数位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将帮助同学们全面理解和谐世界这一中国外交新主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艺复兴思潮的逐渐衰退,西方音乐史上又出现一个新的时期——巴洛克时期。西方音乐史上通常将1600年歌剧的诞生至1750年巴赫的逝世这一个半世纪称为巴洛克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裁——歌剧,同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位巨星亨德尔与巴赫。这两位巨星在创作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截然的不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两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对西方文论的介绍与引进,是近些年来国内方兴未艾的一项工作。文论引进的第一步是对原著的翻译和评介.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国内许多学者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论引进的第二步是弄清文论的来龙主脉,找出各种文论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根源,以便人们史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它们。这是较为关键的一步,日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著作还不多,成果也有限。陈本益等著《西方现代文论与哲学》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新成果。该书从现代文论与哲学的关系入手,系统阐述了现代西方文论的丛本理论,具体分析了它们与西方哲学的关系,从而为…  相似文献   

17.
“学生喜欢怎样的音乐教师”这一课题,西方音乐教育研究者称之为“有效与无效教师的对照”,早在1940年就有人做过专门的调查,日本学者也进行过类似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中小学生对音乐教师的具体要求及评价趋势,笔者于今年9月对本市东洲小学、东洲中学等城乡六所中小学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650名学生中,以“你喜欢怎样的音乐教师?”“你不喜欢怎样的音乐教师?”为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归纳,其结果见表。表1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教师所具有的特征(每人可选择二~四项)年龄分段项目8~10岁11~12岁13~14…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传统史学是一座瑰丽的宝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认识这座宝库,以至怎样发挥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诚然,要全面地或比较全面地阐述这个课题,应当由专门的著作来完成。这篇  相似文献   

19.
一、向西方学习与列强侵华 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的学习,都发生在西方列强对华进行侵略扩张的过程中。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腐朽没落,对内不断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对外不断出卖国家主权来换取列强的支持以求自保,造成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同时,随着对外交往的深入,中国掀起出国留学热潮,翻译、宣传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热潮,中国人开始将眼光瞄准西方.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与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有关:如地主阶级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是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新文化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那么.在实施课改后的音乐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这是备受广大音乐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我们音乐教师怎样做才能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呢?下面.谈一谈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