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反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重要定理,它在求代数式的值,解方程(组)等方面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供大家参考.一、求字母的值例1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2(m-1)x+(m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α,β.若α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α,β.若α2+β2+β2=4,则m=___.解∵α,β是方程x2=4,则m=___.解∵α,β是方程x2-2(m-1)x+(m2-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根,∴α+β=2(m-1),αβ=m2-2(m-1)x+(m2-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根,∴α+β=2(m-1),αβ=m2-1,且Δ>0.  相似文献   

2.
解题中需要类比,但若忽视类似题目的细微差别,却容易导致谬误,兹举例对比说明。例1 (1)α∈R,α、β是方程x~2+2x+α=0的二实根,求|α|+|β|的值。 (2)α∈R,α、β是方程x~2+2x+α=0的二根,求|α|+|β|的值。解:(1)α+β=-2。αβ=α,(|α|+|β|)~2=α~2+β~2+2|αβ|=(α+β)~2-2αβ+2|αβ|=4-2α+2|α|,Δ=4-4α≥0,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后 ,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只要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就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有时会出现计算量很大的情况 .若能巧妙运用方程的根 ,则可化繁为简 .例 1 已知α、β是关于x的方程 :x2 +(m + 2 )x +m + 7=0的两个实根 ,且α2 + β2 =5 ,p、q是关于y的方程y2 + (n -1)y +m =0的两个实根 .求(m +np +p2 ) (m +nq +q2 )的值 .(1999年北京市八一中学中考模拟题 )解法一  (略解 )由α2 + β2 =5 ,易得m =-5 .∴  (m +np +p2 ) (m +nq +q2 )=(-5 +np +p2 …  相似文献   

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应用十分广泛 .但是 ,应用这个定理时有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第一 ,要注意对判别式的检验课本叙述根与系数的关系时说 :如果ax2 +bx+c=0 (a≠ 0 )的两个根是x1、x2 ,那么x1+x2 =-ba,x1·x2 =ca.请注意“如果……” ,它告诉我们 ,在实数范围内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条件是 :方程必须有两个实根 ,即Δ≥ 0 .有的同学不注意对判别式的检验 ,往往在这里出错 .例 1 方程x2 -(m +1 )x +3m -5=0的两个实数根为α、β ,且α2 +β2 =1 6,求m的值 .错解…  相似文献   

5.
在中考复习中,注意某些公式、法则的适用范围以及它们的限制条件,是很有必要的.在本文中,我们一起探讨数学中考中容易失分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一、忽视应用根的判别式例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的两个实数根α、β满足α1+β1=1,求m的值.(2004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错解:∵1α+β1=1,∴αα+ββ=1,即α+β=αβ.又∵α+β=-(2m-3),αβ=m2,∴3-2m=m2.解之,得m1=-3,m2=1.∴m的值是-3或1.分析: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首先要判别方程有无实数根,只有符合Δ≥0的条件,方能确保公式的应用.∵α,β…  相似文献   

6.
谈韦达定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均设x_1,x_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a≠0)的两个根,Δ=b~2-4ac为该方程的判别式。下面就初中讲授一元二次方程谈点体会。 一、应用韦达定理不必考虑Δ≥0 1.两根异号的问题。因为此问题就告诉了方程有不相同的两实根,所以Δ>0。  相似文献   

7.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根与系数关系)在解题中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中考中屡屡以压轴题形式出现,现举例说明·例1(四川省)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1)x+m2-2m-3=0,①的两个不相等实数根中有一个根为0,是否存在实数k,使关于x的方程x2-(k-m)x-k-m2+5m-2=0,②的两个实数根x1、x2之差的绝对值为1?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因为方程①有两个不等实根,所以Δ=|-2(m+1)|2-4(m2-2m-3)=16m+16>0,所以m>-1·又因为方程①有一根为0,所以m2-2m-3=0,即(m-3)(m+1)=0·解得m1=-1,m2=3·又因为m>-1,所以m1=-1应舍去,所以m=3·当…  相似文献   

8.
下面的一组试题,都是从近年来日本各大学入学试题中选来的: (1)K是什么实数时,二次方程: 7x~2-(K+13)x+K~2-K-2=0 有两个实根,它们分别在区间(0,1)和(1,2)内;(1975年东京大学) (2)在△ABC中,tgA,tgB是二次方程:x~2+mx+m+1=0的两个根,求m的范围。(1978年久留米大学) (3)整系数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α与β满意α>1,-1<β<0;又已知这方程的判别式的值是5。求α与β。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看这样一个数学问题:若sinαcosβ=1/2,求cosαsinβ的取值范围. 一个典型的错误解法是: 解:因为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1,1],sinαcosβ=1/2,所以-3/2≤cosαsinβ≤1/2. 它的错误原因在于找到的约束条件不全面,仅考虑了-1≤sin(α+β)≤1.许多参考书上给出的正确的解法是: 解:因为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1,1],sinαcosβ=1/2,所以-3/2≤cosαsinβ≤1/2, 因为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1-cosαsinβ) ∈[-1,1].  相似文献   

10.
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时,同学们弄不清什么时候应该考虑用判别式Δ,因而产生解法错误或出现不必要的讨论.比如下面两例: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12-2ax+a2-1=0的两根均在区间[0,2]上,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考虑二次函数f(x)=x2+12-2ax+a2-1,其图象开口向上.由条件,有f(0)=a2-1≥0,f(2)=4+212-2a+a2-1≥0,0≤-1212-2a≤2,即a≤-1或a≥1,a∈R,14≤a≤94.∴1≤a≤94.辩析上述解法是错误的,因为3个条件f(0)≥0,f(2)≥0及0≤-1212-2a≤2仍不能保证原方程有实根,如图1,要正确解答原题,还必须在这3个条件之外附加Δ≥0,故正确结论是1≤…  相似文献   

11.
导数是新教材中增加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应用非常广泛,但学生在应用中由于概念不清,经常犯一些小错误,笔者现把教学中学生的一些典型错误整理出来,希望能引起大家注意.1对极值点定义认识不清,错误地认为f(x)有一个极值点等价于f′(x)=0有且仅有一个实根,导致结果错误.病例1若函数f(x)=x4-αx3+x2-2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求α的取值范围.错解由f′(x)=4x3-3αx2+2x=x(4x2-3αx+2)=0,得x=0或4x2-3αx+2=0.因为f(x)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所以4x2-3αx+2=0无实根,所以Δ=9a2-32<0,即α∈(-432,432).剖析解题过程看似合理,但结果有误,原因是f(x)有一个…  相似文献   

12.
文献[1]~[3]对二次函数f(x)=x2+bx+c的迭代进行了探讨,其中文献[2]、[3]得到了关于方程f2(x)=x在特殊情形下根的一个结论:设f(x)=x2+bx+c,记Δ0=(b-1)2-4c,若方程f(x)=x有2个不等实根,则1)当0<Δ0<4时,f2(x)=x只有2个不等实根;2)当Δ0>4时,f2(x)=x有4个不等实根.方程f2(x)=x中的f2(x)为f2(x)=f(f(x)),一般地有fn(x)=f(fn-1(x)).本文将考虑一般二次函数f(x)=ax2+bx+c(其中a≠0且a,b,c∈R)的迭代,用初等方法给出  相似文献   

13.
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方程x~2+x+1=0的两个根是α~(-1)、β~2,则很容易知道等式α~(-2)+α~(-1)+1=0和β~4+β~2+1=0成立。但是,由等式α~(-2)+a~(-1)+1=0和β~4+β~2+1=0成立,就不容易想到α~(-1)、β~(2)是方程x~2+x+1=0的两个根。是因为人们在考虑问题时,常常习惯于按正向展开思维,而不习惯于按逆向展开思维的缘故。这种倾向影响解题,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要注意克服,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例如,在复习方程的有关解的定义、公式、法则的正向应用时,强调它们的逆向应用,这不仅可以使为数不少的数学问题得到简捷而巧妙的解法,而且对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举出几个错解的例子,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得出正确使用根的判别式Δ的方法。例1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i+1)x-m+i=0有实根,求实数m。错解:因原方程有实根,则Δ=[-(2i+1)]~2-4(i-m)≥0,即4i~2+4i+1-4i+4m≥  相似文献   

15.
分析和研究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矫正他们数学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对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有重要意义。一、审题中的心理障碍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知识结构的限制,在初中阶段往往习惯于“静态”思维。如:若方程x2-2ax+a+6=0的两实数根为α和β,求(α-1)2(β-1)2的最小值。错解:由韦达定理,得α+β=aαβ=a+6(α-1)2+(β-1)2=α2+β2-(α+β)+2=(α+β)2-2αβ-2(α+β)+2=4α2-6a-10=4[a-34]2-494当a=34时(α-1)2(β-1)2的最小值是-494但当a=34时原方程无解。原因:审题时没有看清楚方程有实根的隐含条件是…  相似文献   

16.
在解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时 ,如果考虑问题不全面 ,思维欠缜密 ,就常常出现错误解答 .例 1 已知关于x的方程 (m - 1 )x2 +2mx +m =0有实数根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错解 :∵方程 (m - 1 )x2 + 2mx +m =0有实根 ,∴ m - 1 ≠0 ,( 2m) 2 - 4·(m - 1 )·m≥0 .解得m≥0且m≠1 .故所求的取值范围是m≥0且m≠1 .评析 :解答中忽视了两点 :一是已知条件没有肯定已知方程是二次的 ,而解答是按二次方程考虑的 ;二是方程有实根但题设没有指明有几个实根 ,因而有一个实根也应当是符合题意的 .正解 :分两种情况 :( 1 )当m - …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把解题过程划分为审题、拟订解题计划、实现解题计划和回顾四个阶段.他说:“即使相当好的学生,当他得到问题的解答并且干净利落地写下论证后就合上书本找点别的事情来干,那他就错过了解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教益的方面: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一结果得出这个结果的路子,学生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能力[1].这就启示我们在完成一道题后还应考虑这样的问题:你能检验这一结果或这一论证吗?你能用不同方法导出这一结论吗?有没有更为简单和直观的方法,你能把这一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吗?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拙见,以期引玉.1回顾结论,能发现并纠正明显的错误例1α、β是关于x的方程4x2+4mx+m+2=0的两个根,求α2+β2的最小值及m的值.解α+β=-m,αβ=m4+2,∴α2+β2=(α+β)2-2αβ=m-412-1167,当m=41时,α2+β2取最小值-1167.思考α2+β2能为负值吗?m=14时原方程有解吗?纠正由Δ=16(m2-m-2)≥0,得m≤-1或m≥2,故当m=-1时,α2+β2的最小值是21.2回顾结论,能发现并纠正隐含的错误例2求过P(2,3)且与圆(x-...  相似文献   

18.
错在哪里?     
一、广西东兰中学宋全宁来稿题:设方程x~2-2mx+m+2=0有两个实根,且分别为某直角三角形两锐角正弦的四倍,求m的值。解设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分别认α、β,则方程之二根为4sinα和4sinβ=4sin(90°-α)=4cosα,分别代入方程,得 16sin~2α-8msinα+m+2=0和16cosα~2-8mcosα+m+2=0 ∴m=(16sin~2α+2)/(8sinα-1)和m=(16cos~2α+2)/(8cosα-1) 即(16sin~2α+2)/(8sinα-1)=(16cos~2α+2)/(8cosα-1)解得锐角α=45°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学课程理念的变化,阅读理解题已成为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这类题目形式灵活多样,既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同学们获取信息后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对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数学应用意识都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这类题目进行分类解析,供同学们参考.一、判断纠错型例1阅读下列解题过程.题目:已知方程x2+3x+1=0的两个根为α、β,求αβ姨+βα姨的值.解:因为Δ=32-4×1×1=5>0,所以α≠β.①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α+β=-3,αβ=1,②所以αβ姨+βα姨=α姨β姨+β姨α姨=α+βαβ姨=-31=-3.③阅读…  相似文献   

20.
例1已知tanα,tanβ是方程x2+3√3x+4=0的两根,且α,β(-π2,2π),则α+β的值为A.π3B.-23π或3πC.-π3或23πD.-23π错解∵tanα+tanβ=-3√3,tanαtanβ=4,∴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13√-43=√3.又α,β(-π2,2π),∴α+β(-π,π).因此,α+β=-2π3或π3.选B.辨析错在忽视了tanα,tanβ是方程x2+3√3x+4=0的两个负根这一隐含条件.正解∵tanα+tanβ=-3√3<0,tanαtanβ=4>0,∴tanα,tanβ为方程x2+3√3x+4=0的两个负根,即tanα<0,tanβ<0.又α,β(-π2,2π),∴α,β(-π2,0),α+β(-π,0).又tan(α+β)=tanα+tanβ1-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