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数学课程是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但是从现阶段中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来看,许多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学习较为吃力,究其原因是数学思维障碍存在导致的结果.一、中学学生数学思维障碍形成的原因众所周知,数学课程是一门逻辑性较为严密,且推理性较强的科目,如果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有效性的话,便极有可能产生"学困"现象.从目前高中学生数学思维存在的障碍类型来看,分为了肤浅性、差异性以及消极性等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是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但是从现阶段中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来看,许多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学习较为吃力,究其原因是数学思维障碍存在导致的结果. 一、中学学生数学思维障碍形成的原因 众所周知,数学课程是一门逻辑性较为严密,且推理性较强的科目,如果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有效性的话,便极有可能产生"学困"现象.  相似文献   

3.
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阻碍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智能结构以思维能力为核心,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的思维活动体现为三种形式:数学家的思维活动(它或隐或现地存在于课本之中)、数学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师作为数学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控制者,在数学教学过程这一“思维活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可使这三种思维活动同步协调,发生“共振效应”。学生的思维往往是通过模仿教师的思路逐渐形成的,而数学知识信息星罗棋布,因此怎样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寓思维品质的培养于教学之中,是数学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1.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在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由于存在这种个性差异,他们的探究过程就会变得多姿多彩,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放要做到有张有弛。因为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是很难有精彩生成的。学生的主观倾向一旦麻木,心智就会关闭,处于被动状态。因此老  相似文献   

6.
<正>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应成为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三种思维活动,即数学家思维活动、教师思维活动、学生思维活动.其关系如图:数学家的思维活动→备课教师的思维活动上课幑幐反馈学生的思维活动其中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或隐或显地存在于教材中.但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其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时需要颠倒甚至删去数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这样就常常会掩盖数学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7.
周梅芬 《成才之路》2012,(27):95-95
正数学知识是成人已知的,但对小学生而言,却是新的和未知的,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品质更是很难从数学结论中获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尽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一、找准起点,人人发现每节数学课学习的规则是学生未知,教师熟知,这种差异往往导致教师难以预先具体估计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会怎样思考,会碰到什么问题,从而导致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生成出现较大的距离,也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体验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从而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9.
田全静 《教学月刊》2015,(Z1):73-7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其自身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思维障碍,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当地点拨,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化难为易,以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叶圣陶老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也就是说教师适时、适法、适度的点拨引导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那么在数学教学中,点拨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现代数学的特点在于力求控制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学思维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严格地说,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从本质上说,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直观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三个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姜永 《考试周刊》2014,(92):66-66
<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完成数学问题的解答。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能力的手段,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习惯了"化整为零"的思维方式,认为将整个问题进行分解、再进行分析、理解,就会降低解题难度,这种方式对于部分题目来说是适用的。但在浩如烟海的数学领域里,其题目的种类繁多、思维的方式也是变化多端的,绝对不可能只用一种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有些问  相似文献   

13.
数学思维体验学习是数学体验学习的一种,是通过观察与分析、猜想与验证等"抽象"思维而获得的一种体验.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适的思维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思维体验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驱动性问题,经历"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实际问题的解"的数学建模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教师的教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数学思考不一致的“伪思维”现象.课堂中的“伪思维”一旦形成,就会导致教师教的辛苦、学生收效甚微.因此,小学数学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生的思维现实,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经验、操作经验和认知经验,才会有效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的“伪思维”产生.  相似文献   

15.
反思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自觉地对数学认知活动进行考察、分析、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是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可见反思不仅仅是对数学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重要的是它指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数学概念的学习,实践表明,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或思维活动中遇到的障碍,往往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掌握有关的数学概念而造成的.但概念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探索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平时的数学解题中,不少学生受到思维的局限,表现在对数学问题背后隐藏的数学知识和考查的基本技能认识不清,由具体数学实际情境问题转化数学模型的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探索性数学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过程"一词,即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知识的重视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才显得生机勃勃,学生才会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人,才会有感官、心理、情感上的诸多体验.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  相似文献   

19.
张玉琴 《新疆教育》2012,(19):36-36
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头脑中已存在一种与新知识类似的旧有知识,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养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用这种固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解决新的问题。由于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定势思维在教学上不仅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思维定势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克服这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有必要研究并加以克服解决。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数学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即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探究、交流等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有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学习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我校数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合作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