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关系的教育就是STS教育.将"STS教育"渗透到乡土地理教学环节中,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框架,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大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乡土地理教学的STS教育目标体系以及STS教育观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综述和教育实践观察,分析了STS教育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参与.研究发现,STS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促进跨学科学习.最后,总结了在生物教学中应用STS教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关系的教育就是STS教育.将“STS教育”渗透到大学物理教学之中,不仅应当,而且可行.我们应当探索在大学物理中实施STS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从技术上讲,我们可以创设情景、提供资源,建设物理STS教育网.  相似文献   

4.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三个单词的英文缩写.STS教育起源于英、美等发达国家.1980年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STS教育国际会议上,一致同意把STS教育看作"一个对今日学生进行理科教育最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STS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的简称,它是以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为中心而形成的教育.新高中化学课程摒弃了传统"双基"教育的不足,渗透了STS教育的内容.新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等方面体现了STS的思想,在新课程中构建STS教育知识体系,增强教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一、STS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一种在现实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进行科学教育的教育理念,西方科学教育界对它的讨论已经持续了许多年.STS教育倡导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看待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试图摆脱和超越对科学的单一的看法,全面、综合地认识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7.
STS是Science Techology Society的词头缩语,即科学-技术-社会,它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交叉学科.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教育观.通过STS教育,学生除了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学会关心人、关心社会,理解科学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科学利弊观.  相似文献   

8.
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是STS教育的基本特征。受STS教育的启发,本文认为我国的数学教育应倾向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为更好地推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STS实验研究,目前应着手编出渗透STS教育的数学课程计划,增设STS课程选修课,把STS导入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增加STS教育的理论宣传。  相似文献   

9.
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把科学知识教育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较新的教育构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从生活出发,寓STS教育于生活(即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之中,结合教学实际,渗透STS教育的基本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利用课本生活素材,发挥课堂教学渗透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STS教育的主  相似文献   

10.
融入STS教育理念的机器人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机器人应用的不断深入,对机器人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保持学科知识结构与理解三者关系之间的必要张力,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全面理解.从对机器人教育各个要素的分析可见,把对机器人教育问题的研究放置于STS教育视野下,并且将STS教育理念融入于机器人教学过程中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以STS教育思想为架构,以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上对如何在机器人教学中融入STS教育理念进行了探索与设计.  相似文献   

11.
STS教育越来越受到中学理科教育的重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STS教育采用了STS思想渗透教育模式,开设专题STS教育课程的模式,以课外活动为辅助的STS教育模式,实验证明,以上模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着重谈STS对中学物理教育的渗透及其对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的影响,涉及STS的含义及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STS与中学物理教育相结合的内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STS (“科学·技术·社会”)革新教材 ,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介绍了STS产生、发展及其特点。谈了打破传统的教材模式 ,让师生真正进行一种共同的讨论式的学习、走出学科 ,在“综合”中求得拓展的新天地、让学生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为教育注入创新的生机和活力的三点体会。最后从新世纪高度阐明了高师院校借鉴STS的模式改革课程教材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4.
STS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近年来已成为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STS教育的内涵及特点,提出了高师生物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plores scienc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and consequent decis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nontraditional science curriculum. It is a case-study analysis that examines the perceptions of 14 secondary teachers of a model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STS) curriculum designed to promote scientific literacy. Although the TEACHERS' decisions varied on whether to accept, alter, or reject the STS curriculum, they shared similar concer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ultidisciplinary curriculum. There existed a common set of five factors that the teachers believed to be critical, and that strongly affected their daily teaching decisions. This study offers insights into how science teachers perceive an STS curriculum, and the influence those perceptions have on their teaching decisions. It explores curricular issues from the frame of reference of teachers, the key factor in successfully implementing innovations.  相似文献   

16.
STS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pproaches to science education challeng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he discipline and of pedagogy.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hange in teacher thinking necessary to cope with integrated science and STS education. It involves reflection on the moral basis of the subject matter and its teaching.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Canadian and German teachers the authors note that while teacher thinking is rooted in the discipline, and the discipline is the context for teacher reflection about STS approaches, it is also a source of constraint. This constraint raises concerns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STS science. The authors consider how integration might enable teachers to overcome the elementarization of school knowledge and work towards helping students cope with the problems of real life.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年的高职办学实践,在建立现代高职教学体系上有了较深的体会,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考核等一系列环节,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见解和作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物理的教学要加强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将学生培养成为关心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人。为此,开展STS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社会意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观察、接触和了解社会。本文将结合物理教学的实际,对如何渗透STS教育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探讨英语课堂教学立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化的课堂结构是以教材、参与人物和教学环境作为三维构成立体的课堂结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英语课堂教学立体化也在不断改革。本文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的立体化的进一步分析,探讨其在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