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萍 《宁夏教育》2006,(12):13-14
为什么我的双眼噙满泪水,因为我深情地爱着这片土地。——艾青爱画,眼中皆画,爱音乐,满耳皆音乐,一个喜欢做教师的人,他的生活皆富有教育色彩,之所以喜欢上网,是因为我最喜欢浏览教育网站。从K12到教育在线,从教育在线到人教论坛,再到凤凰语文,一路走,一路学习,虽然始终不敢高声语,更多的时候,是一名默默的看客,但我能从这里一场场精彩的辩论中,理清自己的思维;从别人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一个真正的朋友,不在于他对你的才能赞赏到什么高度,而是对你的错误容忍到什么程度。”人往往不能像容忍自己那样容忍别人,因为这样才过多把注意力集中于人家的过错上。我们可以宽恕自己撒一百次谎,却无法容忍别人一个近于玩笑的谎话;我们可以在每次失败后给自己很多开脱的理由,却不能给别人一个解释的机会;我们可以容忍自己心灵上的尘埃越来越多,却无法容纳别人一  相似文献   

3.
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藏的画是真迹、是精品,都希望听到别人的称赞和夸奖。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当你挂上一幅画后,你身边真正能把它看懂的未必能有几人。有些人虽说是专业画家,画儿画得不错,但让他看别人的作品,他却很可能辨不出真伪。这就是我常说的"好不好"与"是不是"的区别。画家看画,往往看重的是这幅画儿画得"好不好",而鉴定家却是在判断这幅画"是不是"。因为许多仿品也可能画得很好,但再好也不  相似文献   

4.
瑞恩的行为,其实没那么复杂,他从小受西方基督教式的教育,基督教新教有个核心思想:别人和你是一样的,你要把别人看作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因为同情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同情了之后把他看作是和我一样的,那么我就希望他和我一  相似文献   

5.
缪李琴 《上海教育》2023,(S1):61-62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教育是你情我愿,教育是双向奔赴,教育更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点燃。教育是看见与被看见,是认可和接受的过程,是一场救赎与自我救赎。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首先是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影响到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画家朋友,善人物画。我约他为我画一张,我立在他的案前,他凝神下笔,十几分钟,画便成了。看之,惟妙惟肖。 之所以像,是因为他抓住我的脸部特征。特别是鼻子部分,稍平塌,但鼻腔却大。不要看画,单是看那鼻子部分便知道是我自己了。 回头参观他的画室,墙上皆是他的作品,有他妻子的,有他女儿的,各种姿态,张张活灵活现。 到后来我发现惟独没有他自己的。 问他,他说:“画不好。” 我说:“画别人如此绝妙,画自己为何画不好?” 朋友说;“画别人即使是画一个初次相逢的陌生人,我都能抓住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教育箴言     
一切取决于你自己伽利略说过:你不可能把什么东西都教给任何一个人,但是你可以帮助他发现自己。马克.吐温对此的态度是:我从不允许学校的规定妨碍我自身的学习兴趣。邱吉尔也说:我不愿意别人指点来指点去,但是,我自己必须时刻在学习。学校仅仅是一个学习环境,没有一个学校能提供学生要求学到的所有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的首要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意义的人,诚信自然不可缺少。我的孩子今年九岁,上小学四年级。一天,我问他:"假如你从寝室出来,正要去上课,天也要下雨了,而这时你发现同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的珍贵在于你就是你,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这种独特性,是一个人成长与幸福的立足点。教育发展到今天,要想实现新的突破,要想培养出创新人才,必须珍重这种独特性,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认识你自己!要成为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0.
幽默之窗     
自己与别人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 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 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真正的忘我者, 把爱传递给别人,不计较别人爱的回馈。他公益演出400多场, 义工服务时间达6000多小时,长期无私捐助178名失学儿童,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他说:“我不能成就整个世界,却可以尽我所能成就一些孩子。”罹患胃癌晚期,家人多医药费发愁,他却把别人捐给他治病的钱,拿出两万元给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的孩子交学费。他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只要有瞬间的灿烂就足够了。”于是,他在离去的时候,仍留给人间最后一份礼物,他的眼角膜使5个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重见光明。他就是这样一个奉献了自己一切的人,他的名字叫丛飞。  相似文献   

12.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智者接着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  相似文献   

13.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14.
愉快     
一位十几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智者。 他问:我如何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带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智者接着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15.
四句话     
《少年读者》2009,(1):18-19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  相似文献   

16.
战胜自己     
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从小我就崇拜一个又一个战胜别人的强者。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战胜自己"才是我奋斗的目标。保尔·柯察金战胜了自己,让世人看到了他那钢铁般的意志;张海迪全身高位截瘫,但她自学好几门语言,还是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17.
善待他人     
从我刚懂事的时候,妈妈就教育我要善待他人。妈妈经常对我说:“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那你就要先怎样对待别人。”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完美无缺的,一个人更是如此。也许有些事情自己觉得做得很好,但别人却认为你做的很糟;也许你觉得自己很优秀,可在别人的眼里,你和那些俗人没什么区别。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这些含义。  相似文献   

19.
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那个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为别人提供光明,帮助别人。我手里提上灯笼,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身上,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点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的价值是在和他人、社会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盲人在为别人提供光明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生活的秘诀在于奉献,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  相似文献   

20.
认识自己     
一读一读[学习提示]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朗读下面这段话,可按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边读边做手势,你的心里是不是升起了一种快乐的领会的感觉呢?人们用画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人们也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别人的画和文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我们的画和文帮助别人认识我们。每一个人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每一个人也是一个大大的世界。二看一看[学习提示]欣赏别人的自画像,感觉别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并自然地联系自己思考:我的外貌有什么特征,如果将自己的外貌画下来,该用怎样的方式比较好。三画一画[学习提示]在看样式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