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字是学生阅读、作文的基础,也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主要基石。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识字教学要改革方法,提高质量。”怎样改进方法呢?大纲中又强调指出:“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据此,我们在低年级开展了以教训字方法,培养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活动,具体方法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创造环境;二是建立模式。第一,创造语言环境帮助学生识字。1、训练学生能熟练直呼音节,做到拼音开路,提前阅读,以利于发展语言和思维,帮助识字。2、小语低年级几乎每课生字都配有图画,因此我们就识字先识图,再从图中引出语言,再从…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新大纲不再提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要求“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怎样理解这一新提法?在具体教学中怎样处理识字教学与其他教学的关系?本期我们安排了一组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欢迎小学语文教师们继续研讨,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本系列讲座简称为《大纲》)指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还要“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石。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在处理“识字”这一环节时,方法各异,花样多多,而效果也自有不同。从教学程序的设计上看,大致有三种:一是先学文后识字;二是先识字后学文;三是在学文中识字(即边学文边识字)。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以训练为主线呢?唯有“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先学文后学字)才是上上之策。先识字后学文一法,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入学前本已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用语,教学中一开始…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读拚音识字”共12课,出现66个生字,每一课的内容包括:纯拚音句群、插图和生字,以及随生字出现的笔画和笔顺。怎样教好这类教材呢?应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按照大纲强调的从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要求,抓住图画、纯拚音句群和生字之间的联系,把识字和认识事物,识字和初步的阅读训练,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现行大纲》对于识字教学作了一个重大改革,提出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并且适当地减少了识字量. 关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的提法,自古已然.我们的前人,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识字是读书和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认识了相当数量的字以后,才有条件进行读书和作文.因此,过去的语文教学,是从识字教学开始的,并且提倡集中识字.当时编写的识  相似文献   

7.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关。识了字,才能读书、写东西。怎样使学生识得快、记得牢、会运用呢?我想以省编耕读小学语文课本为例,谈谈自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初步体会,和耕读小学的教师同志们共同研究。一、教好看图识字看图识字,儿童看了图就能识字,也了解了它的义。儿童是欢迎看图识字的。看图识字中,有些字音和儿童口语中的不一致,如“日”,平常叫作“太阳”,“足”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委1986年12月颁布的小学语文修订《大纲》中提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为什么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我的认识是:  相似文献   

9.
优化“随课文识字”的教学过程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郭雅如佳木斯市教育学院栾志芳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宇,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还说“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识字的基本途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识字教学正好体现了这些要求。从1984年秋季开始,我们在一年级搞了这项实验,对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做了初步探索。我们改变了传统识字教学的课堂结构,变先识字后读书为先读书后识字(或称边读书边识字),也就是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我们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学生在入学后,通过六个多星期的汉语拼音学习,  相似文献   

11.
也谈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松花江地区教育学院果乃玉识字足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九年义务教育大纲适当地降低了识字量,但对识字教学的方法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纲指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强调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一、利用语言环...  相似文献   

12.
每一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学习二类字特别难,因为这些字不要求会书写,但是要会读、会运用.不要求会写的汉字怎么才能让小学生认识并记住呢?笔者认为,教师只有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语言发展的特点,创设恰当、丰富、有效的识字教学活动,才能增强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13.
应当怎样以新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扎扎实实教好句子,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句子教学的多功能作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呢?这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现以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材《庄稼的好朋友》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充分发挥识字、学词“语言环境”的作用。识字、学词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这并不难,认清字形也比较容易办到,然而“理解字义”却是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怎样呢?我认为还存在四个问题: 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还未真正领会,或者表面上似乎领会了,而实际上却并不照着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大纲》规定得明明白白:“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在语文课中,教师要讲字词句篇,学生要练听说读写。“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就是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对这“八字宪法”应铭记在心。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提出来的教学理论。所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把单字放在词里,句里,段里、篇里去理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主要是指在阅读中识字,即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大纲说“阅读是识字的基本途径”就是这个意思。传统的识字教学,总是安排在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集中解决。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企图一举达到“四会”,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改实验之窗龙口市润新小学1996年,我校在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的基础上,横向拓宽,纵向加深,率先创立了“环境识字”法。即在课本识字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学生平均每天在生活环境中识一个字,两年共识700多个。这样小学低年级便可突破2500字大关,为大量读写打好基础,开创了识字教学的新天地。一、利用开放多变的生活环境,开拓广阔的识字空间  1.学校环境。我校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宣传栏、板报、画廊等都是识字的活教材。要学哪个字,可读拼音、查字典…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刚入学,就要学习汉语拼音,学生掌握拼音后又如何识字,为阅读打好基础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新编小语识字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我们知道,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口语词汇的音和义,如:上、下、天、地等.但这些字的形状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印象,一旦这些字以书面的形式特点出现,学生一下子很难从它的象形或会意等方面来认识掌握.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就是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词、句、语段、篇章来教学,使它们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形式上的“符号”,而是与它所代表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建立音、形、义三者的联系,这样才利于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掌握.怎样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呢?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本)》指出:‘识字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  相似文献   

19.
小语教学大纲要求,“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在识字的过程中重视写字的指导,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如何实现上述四个结合,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呢?我们依据结合型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学习语文是从识字开始的,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一、根据汉字特点,增强识字过程的探索性我国古代的学者根据音、形、义将汉字的构字方式分为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六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书”。小学识字教学中,前四种基本的构字方式较为常见。教师可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字形入手,通过分析形状,探索生字的义和音,增强识字过程的探索性和趣味性。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3》就是依据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而编排的集中识字课。某位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