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剧中某些人物的功能,就是为戏剧冲突赋予动机,为矛盾发展提供推动力。卢太尉的出现使汤显祖《紫钗记》克服了其前身《紫箫记》缺乏戏剧性的致命伤,也使李益的形象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李益内在的薄幸秉性被转化为卢太尉可见的威逼利诱行为,李益随之变成了可爱的纯情天使。这表明戏剧的独特形式对角色的设置有特定的规定性,并在中国古代文学那些流传不息的人物形象的迁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了戏剧在汤显祖手中的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2.
《紫钗记》中的李益形象较之《霍小玉传》有很大的不同。李益在汤显祖的笔下,有了由负心到重情、由略显轻薄到饱含风雅、由孱弱士子到扬名塞漠等多方位的蜕变。但是,同时李益身上依然存在踟蹰、软弱、甚至苟且的一面。本文尝试以对李益形象的重塑为切入点,来探讨《紫钗记》中的至情主题。  相似文献   

3.
《紫钗记》中的李益形象较之《霍小玉传》有很大的不同.李益在汤显祖的笔下,有了由负心到重情、由略显轻薄到饱含风雅、由孱弱士子到扬名塞漠等多方位的蜕变.但是,同时李益身上依然存在踟蹰、软弱、甚至苟且的一面.本文尝试以对李益形象的重塑为切入点,来探讨《紫钗记》中的至情主题.  相似文献   

4.
《紫钗记》在保留唐人传奇《霍小玉传》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同时,再造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别开生面地演绎李益和霍小玉的爱情故事,提升了小说文本的艺术内涵。就其主人公塑造而言,霍小玉的身份因母亲加冕而成为光彩照人的大家闺秀,上演的是一见钟情、一往深情、无怨无恨的角色。男主人公李益也由小说中的负情薄幸郎,改写为多才至诚的君子,了却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紫钗记》别于唐人传奇故事原本,亦别于汤显祖自己早年本于传奇的剧作《紫箫记》,人物性格的全新大改造,改悲剧而为大团圆,盖汤氏“尚情”以至褒扬“至情”戏剧观之必然。惟其如是,方成其“临川四梦”格局。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对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评介和研究风起云涌 ,“汤学”广为人知 ,且有颃颉“红学”一争雌雄之势。 2 0年来 ,有关汤显祖的著述汗牛充栋 ,百家争鸣。而邹自振君的《汤显祖综论》(巴蜀书社出版 ,2 0 0 1年 4月 ) ,可谓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汤显祖综论》并非一本按汤显祖生平事迹编年由作者且述且论的评传 ,而是别出心裁 ,另辟蹊径 ,采取了板块式结构 ,以《汤显祖与明清戏剧史》、《汤显祖与古典文学名著》、《汤显祖与明清文艺思潮》、《汤显祖的诗文创作及其他》、《汤显祖的世界意义》、《汤显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韩彬 《考试周刊》2007,(20):124
“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所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论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7.
三无理而妙贺裳《皱水轩词鉴》云:“唐李益诗嫁得瞿塘贾云”,子野《一丛花》末句云:‘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此皆无理而妙”。我们来看李益的《江南曲》,其诗云:嫁得翟塘贾,朝朝误妄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  相似文献   

8.
“情”是汤显祖著作中的一个引入注目的字眼。它是汤氏思想与剧作精神的核心,一向为汤学研究者所重视。然而对汤笔下的“情”的理解,往往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其中较为流行的看法,即认为是人的“思想感情”。另外还有“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情节”、“伟大思想”和“一般人情”等诸多说法。还有一位研究者在考察了汤氏《青莲阁记》、《调象庵集序》、《耳伯麻姑游诗序》、《临川县古永安寺复寺田记》、《哭娄江女子二首序》、和《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等文章中有关对“情”的论述,得出了汤氏的‘情’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情’所指的内容是不同的”结论。它可指“才情”、“人情”、“情志”、“情趣”、“情思”、“激情”等等。但我觉得,汤氏虽然在许多场合都用了这个“情”字,使这个“情”字带上了宽泛性的含义,但并不表示他这个“情”字没有质的规定性。如果汤显祖笔下的“情”没有其固有的内涵,那这种“情”也就不为汤显祖的“情”了。那么汤显祖赋予“情”的本来涵意是什么呢?如何理解与把握汤显祖的“情”的内涵泥?我认为首先不可对汤氏著作中的“情”字以等量齐观,要把那些最能说明汤显祖思想与剧作精神的“情”刮目相待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汤显祖《紫钗记》取材于唐代蒋防传奇《霍小玉传》,经过《紫萧记》,最后才有了完整的《紫钗记》。《紫钗记》保留了《霍小玉传》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有了重新的塑造,别开生面地演绎了李益和霍小玉的爱情故事。这里的"情"不仅指人的情感,而是一种提升了的、扩展了的情,它与晚明时代思潮中的至情理论是一致的,包含着强烈的人性意识,主要体现为生命意识,也就是对自由爱情婚姻的向往,充分肯定人欲。  相似文献   

10.
鹳雀楼位于山西蒲州府城西南,前瞻中条山,下瞰万里黄河,在唐朝乃游览胜地。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此处“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这话颇有见地。李益,畅当姑置之不论,若乃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实是千古不朽的好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己。上焉者,意与境深……”《登鹳雀楼》正是这种名列上品的诗篇。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意与境相交融,特别是能写壮阔之景,抒深远之意。  相似文献   

11.
李益是中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前期生活较为坎坷,晚年则较显达。两《唐书》皆有传,另有其它史料载有李益传记材料及遗闻逸事。这些史料虽有助于了解李益生平,毕竟语焉不详,况且漏载及讹误亦所难免,因而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深入细致地考证。 近年来,对李益生平的研究取得了不小成绩。卞孝萱先生《李益年谱稿》(载《中华文  相似文献   

12.
邹自振新著《汤显祖与玉茗四梦》以全方位的视角,开放的思维,来观照汤显祖与“玉茗四梦”,力图高屋建瓴地把握汤显祖戏剧的文化价值。通过全书,人们对于汤显祖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宏观地位,将会有更加清晰和充分的认识。作者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紧扣汤显祖生平经历与创作心态,将“四梦”融于其中,进行专题性的细微考察。在作者感性的体认和智性的审视下,汤显祖的戏剧和人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汤显祖与玉茗四梦》无疑为繁花锦簇的“汤学”园林,又增添了几许春色,是新世纪“汤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3.
汤显祖的“玉茗四梦”,尤其是《牡丹亭》,不仅在国内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走向世界的汤显祖研究情况进行追溯与回顾,意在表明,从国内与国外、大陆与港台的情况看,汤显祖研究的国际化倾向已初露端倪。可以预料,汤显祖及其“玉茗四梦”必将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讲坛与舞台上得到“还魂”与“回生”,汤学必将成为国际性的显学。  相似文献   

14.
《紫钗记》是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著名的“玉茗堂四梦”之一。过去一些研究者在论述汤显祖时,往往只推重《牡丹亭》,谈到其他几“梦”,不是评价很低,就是语焉不详。最近有人为《南柯记》、《邯郸记》鸣不平,但对《紫钗记》仍有些冷落。我以为《紫钗记》的思想内容也很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汤显祖是明代一位极富于哲学思考兴趣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受到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指导,而且是他进行关于人的哲学思考的继续和深化。他站在时代哲人的高度,充分发挥文学家的天才,匠心独运地把哲学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表现融为一体,从而使“临川四梦”以一种独特的风格卓立于世,其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都登上了时代的高峰,并对当时和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早从哲理角度探讨“临川四梦”立意主旨的,是与汤显祖同时代而稍后的王思任,他说:“其立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  相似文献   

16.
李益的绝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的唐代诗人中,李益算不得名家;在新编的文学史上,甚至找不到他的名字。但是,李益的绝句,历来评价很高,颇负盛名。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也说:“益七言绝,开、宝以下,足称独步。”清代一些著名学者、诗人,大多也持此观点。例如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七言绝句,中唐以李庶子、刘宾客为最,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供奉。”至于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更是说:“若论绝句,则李十郎之雄浑高奇,不特冠冕十子(指大历十才子),即太白、龙标,亦当退让。”把李益绝句说成连李白、王昌龄“亦当退让”,这仅是一家之言,未必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但李益的绝句,确实具有极高的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为大多数人公认的是,唐代绝句(特别是七言绝),盛唐首推李白、王昌龄,中唐则以李益、刘禹锡为胜,晚唐之冠是杜牧、李商隐。总之,李益为中唐绝句的代表作家,这是毫无疑问的,已早有定论。  相似文献   

17.
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所写的《南柯记》、《邯郸记》两部传奇,对其艺术性,一般都是比较肯定的。但是,对“二记”的思想内容,历来则有所争议。如有的批评《南柯记》“成为汤显祖失败的作品”,《邯郸记》“作者在揭露之后剩下来的是失望、彷徨和消沉”;有的赞美“二记”“象这样的杰作,在全部明人传奇里,也属罕见”,  相似文献   

18.
欧阳詹《李评事公进示文集以诗赠之》中“李评事”有职无名,不知为何人。文章用文史互证的方法从年龄、任职、诗文成就等三方面论述了“李评事”可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  相似文献   

19.
邹自振先生的《汤显祖与玉茗堂四梦》,材料丰富,视角独特,深入浅出,既有很高的学术含量,又通俗易懂,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全面而又“情”深的汤显祖形象,探讨了多姿多彩的“玉茗堂四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整部著作娓娓道来,一气呵成,既是汤显祖的评传,又是一部汤显祖研究的论著,二者兼备。是书也是邹自振先生多年心血的又一结晶,真可谓是“玉茗堂前朝复暮,牡丹园中芳与菲”。  相似文献   

20.
汤显祖以唐传奇《霍小玉传》为题材,创作了《紫箫记》与《紫钗记》两部戏曲。这两部剧作虽都是以《霍小玉传》为本事,但其中表达的思想却有很大不同:因科举受挫,汤显祖在《紫箫记》中流露出浓厚的佛道思想;为与社会不公作斗争,在《紫钗记》中则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赞美。两部剧作的背后,一条共同的主线是汤显祖在“至情”道路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