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产酶条件优化.方法:以含菌秸秆、腐木叶和玉米地土壤为原料,经富集、初筛培养后,根据水解圈直径/培养天数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复筛培养,测定CMC酶活和FPA滤纸酶活,并进行了产酶条件的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到4个菌株,均为细菌,其中H-3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和滤纸(FPA)酶活最高,分别是0.5401U.m l-1、0.2923U.m l-1.结论:H-3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最佳产酶条件为温度30℃,pH4.5.不含尿素,葡萄糖和纤维素含量为0.4%和0.6%.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出绿色木霉 3.3711纤素酶系各组分最适酶解条件组合分别为(pH5 .0、4 5℃ ) (C1酶 ) ,(pH3.5、5 5℃ ) (Cx 酶 )和 (pH4 .5、6 5℃ ) (βG酶 )。分析比较了分别使用纤维素粉和麦麸为单一或混合碳源时在产酶过程中各组分酶的最高酶活 ,比酶活及其形成时间和分泌特性。结果表明 ,同种碳源不同浓度所产酶系中C1比酶活相对稳定 ,C1和Cx 酶活分别形成一个和两个高峰 ,βG酶均为一个高峰。混合碳源使各组分酶活高峰期相对一致 ,高峰期稳定时间延长和酶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筛选得到的1株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废弃秸秆资源的降解效果.本文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固体培养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获得了1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源酶活力的初步研究.利用PCR法,结合18S 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菌,将该菌株接种到不同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48 h后测定酶活,发现该菌株不到12 h对滤纸完全崩解;15 d内对小麦秸秆分解迅速.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小麦秸秆纤维素分解能力分别为:4.653 U/m L、5.445 U/m L和6.876 U/m L.  相似文献   

4.
绿色木霉纤维素酶系分泌特性及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出绿色木霉3.3711纤维酶系各组分量适酶解条件组合分别为(pH5.0、45℃)(C1酶),(pH3.5、55℃)(Cx酶)和(pH4.5、65℃)(βG酶)。分析比较了分别使用纤维素偻和麦麸为单一或混合碳源时在产酶过程中各组分酶的最高酶活,比酶活及其形成时间和分泌特性。结果表明,同种碳源不同浓度所产酶系中C1比酶活性相对稳定,C1和Cx酶活分别形成一个和两个高峰,βG酶均为一个高峰。混合碳源使各组分酶活高峰期相对一致,高峰期稳定时间延长和酶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优化纤维素降解菌株CY10产酶条件,为该菌株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方面提供实验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对CY10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依据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糖化酶(FPase)活力大小确定最适培养时间、初始p H、碳源、氮源、温度、接种量及装液量等.结果表明:菌株CY10产酶的最适初始p H为6.5,碳源为麦麸(2.0%),氮源为酵母粉(0.5%),在30℃培养42 h;该菌株所产CMC酶和滤纸酶的酶活性最适温度为45℃,最适p H为6.5.在此条件下,CY10菌株的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达到21.26 U/m L和23.57 U/m L.为此,菌株CY10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从温泉、堆肥等环境采集样品,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用微晶纤维素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进行分离和筛选出几株高温纤维素分解菌.进行测定这些菌株的Cx、滤纸酶活性试验,两种酶的作用温度相对较宽,Cx酶的最适酶活性温度约70℃,而滤纸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因菌株差异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海洋适冷菌产低温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株分离自黄海深海海底的产纤维素酶海洋适冷茵进行了产酶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在接近自然海水盐度、温度20℃,自然pH条件下,茵体生长和产酶较好。所产纤维素酶为诱导酶,主要作用底物为CMC-Na和微晶纤维素。以1%球磨Avicel 1%蔗糖构成的复合碳源产酶活力最高;最适氮源为1%蛋白胨 1%酵母膏。  相似文献   

8.
温室内设置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被泽兰实蝇(Procecidochares uti-lis )寄生和未寄生两组盆栽试验处理,测定了两种处理下紫茎泽兰植株生物量和功能叶片的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酶活性。结果表明:泽兰实蝇寄生与未寄生的紫茎泽兰植株生物量分别为8.81 g·株-1、10.59 g·株-1,寄生对紫茎泽兰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寄生后紫茎泽兰功能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为26.18 mmol·g-1 FW、16.19μg·g-1,显著高于未寄生的对应指标,分别比未寄生的高35.93%、36.39%;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比活力为1.64 U·mg-1、6.18 U·mg-1、42.94 U·mg-1,显著比未寄生的高,分别为未寄生的1.2、2.2、2.1倍。说明紫茎泽兰能够通过调节生理特征来应对泽兰实蝇的寄生,这可能是其能够成功入侵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包括:一维MIR光谱和二阶导数MIR光谱)开展了微晶纤维素(KG-802和PH-301)的结构研究.实验发现:微晶纤维素主要存在着:ν_(OH-微晶纤维素)、ν_(CH-微晶纤维素)、ν_(H2O-微晶纤维素)、δ_(CH2-微晶纤维素)、ω_(CH2-微晶纤维素)、ν_(纤维素-Ⅱ-微晶纤维素)和ν_(C-O-微晶纤维素)等红外吸收模式.以ν_(CH-微晶纤维素)和ν_(纤维素-Ⅱ-微晶纤维素)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开展相关2D-MIR光谱研究.研究发现:在303~393 K的温度区间内,微晶纤维素主要官能团(ν_(CH-微晶纤维素)和ν_(纤维素-Ⅱ-微晶纤维素))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进一步进行了机理的研究.本项研究显示出三级MIR光谱(包括:一维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和2D-MIR光谱)在重要的药剂辅料(微晶纤维素)结构及鉴别研究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生物高效降解木质素,采用苯胺蓝、氯化锰、α-萘酚平板法和木质素降解试验,从腐竹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具有高效降解木质素活性菌株,命名为LQ-04.对该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其优化工艺为:碳源为葡萄糖10 g/L,氮源为酵母膏10 g/L,pH为6.0,温度为40℃,转速为180 r/min,在该优化条件下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 P)活性高达82.8 U/m L.这将为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金鱼为研究材料,测定了在不同浓度梯度镉及镉、锌联合胁迫下金鱼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镉单一毒性胁迫下其变化趋势均为先下降,然后上升.而在镉锌联合毒性胁迫下,其酶活基本都低于相应镉单一毒性下的酶活,表现为毒性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在0.1~600MPa压力和25~45℃温度范围内,压力和温度对胡萝卜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较低的压力下(﹤396MPa),胡萝卜过氧化物酶的稳定性较常压下高,在506MPa、40℃时则观察不到再生,在600MPa、45℃下,胡萝卜过氧化物酶失活率达91%。但超高压(UHP)对维生素C或蛋白质的失活没有明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胡萝卜处理中超高压结合轻微的加热处理比在高温下的热处理更容易使过氧化物酶(POD)失活。  相似文献   

13.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生物量酵母菌株 1 2Y— 5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进行了碳源和氮源的利用研究 ,所得结果为 :最适碳源为葡萄糖 ,最适氮源为酵母提取物  相似文献   

14.
微波诱变选育酯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酯酶生产菌灰绿犁头霉(Absidia glauca Hagem)为出发菌株,经过微波辐射,得到一株产量较高的生产菌ZM-6,酯酶酶活由28.49 U/mL提高到46.25 U/mL,提高了62.34%。传代实验表明,ZM-6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探明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核侧耳菌丝生长及胞外聚合物动态积累和化学成分组成影响.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菌核侧耳(虎奶菇)菌丝体在以果糖为碳源的培养液中菌丝生长好于葡萄糖为碳源,生物转化率37.18 ~48.53%,菌丝(冻干)产量12.640.41 ~16.500.51g/L;以酵母粉为氮源的菌丝生长好于蛋白胨为氮源,生物转化率28.06 ~33.68%,菌丝产量9.540.79 ~11.450.73g/L.胞外聚合物含量在接种后的6 ~ 14d或6~ 20d均有一个平稳的高含量,在葡萄糖-酵母粉Gpy培养基中胞外聚合物含量(0.12 ~0.16g/L)明显高于以果糖-酵母粉Fpy培养基(0.11 ~0.12g/L).气相色谱法分析表明:菌核侧耳(虎奶菇)胞外聚合物的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而且胞外聚合物含量高于单糖组分的总和,是一种杂多糖.本研究确定可以利用果糖-酵母粉培养基进行菌体增量培养,同时利用葡萄-糖酵母粉培养基进行胞外聚合物的增量培养.  相似文献   

16.
以我市生活垃圾富集区土壤样品为筛选材料,对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富集培养、刚果红筛选培养,获得能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在此基础上,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复筛、产酶试验、酶活测定,最终筛选出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生物学鉴定,包括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与芽孢染色和生理生化鉴定,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这种细菌能使纤维素类废弃物和以生活垃圾为碳源的发酵培养液中还原糖的含量显著增加,从而实现在降解生活垃圾中的应用。该项目的研发和实施不仅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形成,促进城市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碳源对嗜热β-半乳糖苷酶在组成型重组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水平,葡萄糖、果糖、丙三醇、乳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用于配制培养基的碳源.当以单糖和甘油为碳源时,酵母的生长和重组嗜热β-半乳糖苷酶的分泌水平要优于双糖;以果糖为碳源时,重组酵母分泌嗜热β-半乳糖苷酶的水平最高,其次为葡萄糖和丙三醇,蔗糖要高于麦芽糖,乳糖最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精子获能前顶体酶,获能后的顶体反应,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获能前每10~5个精子顶体酶平均活性为15.7±8.9(U)。此酶室温下大约17小时失活。而保存于-4℃、-20℃在1、2、3天内无变化。(2)30μl/ml 丙酸睾丸酮和20μl/ml 肝素使顶体酶活性显著下降。(3)获能过程中,顶体反应7小时这最高16.1%。20mM 茶碱,0.5mMEDTANa_2时顶体反应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阿维拉霉素(卑霉素)是由绿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cbromogene,sv)发酵得到的寡糖类抗生素。本文研究了碳源,主要是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对阿维拉霉素产量的影响。葡萄糖是SV快速利用的碳源,研究发现大于20g/L的初始葡萄糖浓度强烈抑制阿维拉霉素的积累,可溶性淀粉是促进产物积累的有效碳源,但高于40g/L的初始可溶性淀粉浓度影响其转化率。在此基础上,设计碳源补加工艺,提高了阿维拉霉素的产量,其中以可溶性淀粉为基础碳源,培养过程中补加葡萄糖,培养240小时,阿维拉霉素的产量达到1926μg/ml。  相似文献   

20.
碳源是影响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碳源对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形貌、颗粒尺寸、热解碳形态、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以聚丙烯腈、丹宁酸、没食子酸、葡萄糖酸内脂为碳源,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Li_3V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结果表明,相比聚丙烯腈、丹宁酸,没食子酸、葡萄糖酸内脂为碳源制备的Li_3V_2(PO_4)_3/C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和循环稳定性.在20 C的高倍率下,以葡萄糖酸内脂为碳源制备的Li_3V_2(PO_4)_3/C表现出最高的放电容量,这主要归于材料高的结晶度、导电性以及材料颗粒表面完整的包覆碳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