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山水诗,首先应该明确关于它的界定,这也是一个学界争论不已的话题。王瑶先生在《玄言·山水·田园——论东晋诗》这篇文章中曾言:“所谓‘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并不是诗人们的思想和对宇宙人生认识的变迁,而只是一种导体,一种题材的变迁。”这个观点里面隐含着对山水诗的界定,即以山水自然为题材的诗歌。这种较为宽泛的定义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赞同,比如袁行霈在其《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中讲道:“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也主…  相似文献   

2.
人类早在刚学会使用劳动工具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了美的观念和美的追求。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进展,自然界的山川草木、日月星辰渐渐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诗歌的雏型——远古歌谣中就保留了上古人对自然美的描述。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描绘自然景物的诗句已触目皆是,但那些用作比兴片断描写还只是我国古代山水诗的滥觞。自南朝刘宋时起,山水诗作为诗歌新流派步入诗坛,南朝以降更是蔚为大观。名家高手,层出不穷;名章佳什,难以数计。千百年来,这些艺术地再现名山胜川自然美的古代山水诗,引发着人们的美感,陶冶人们的情操和乐趣。  相似文献   

3.
华中师范大学丁成泉先生,积数年心力精心结撰的《中国山水诗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版)的问世,填补了我国山水诗和自然美研究的空白。山水诗史的研究,难度颇大:一是千百年来,由于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的影响,以及“诗言志”传统的束缚,使山水诗的研究起步甚晚。客观上,中国历史深嵌于中国诗歌之中,大量的借物言志的抒情诗与表现自然美规律的山水诗杂揉一起,难以厘分。二是我们民族虽然创造出大量精美的山水诗与山水画,受到世界其他民族的喜爱与艳羡,却没有形成自然美的理论,没有总结出山水诗创作的系统艺术经验。只是到了清代,沈德潜、叶燮、乔亿、朱庭珍、魏源等,才对自然美的本质有了些微理解,才开始探寻山水诗创作的艺术规律,但仍谈不上科学化系统化。这就造成了山水诗研究中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4.
山水诗是以表现自然为主题内容、以自然美为审美主体的文学作品,山水作为题材进入诗歌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山水诗的正式成形是在晋末宋初,会稽文化氛围促进了山水诗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体育对人的美学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水平和欣赏能力;提高了人们欣赏、追求和创造艺术美的能力;培养了人们对社会美的认识水平和创造能力,从而促使人类向着美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对人的美学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水平和欣赏能力;提高了人们欣赏、追求和创造艺术美的能力;培养了人们对社会美的认识水平和创造能力,从而促使人类向着美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然美,就是自然领域的美。无论是蓝天白云、高山流水,花香鸟语、彩虹落霞等自然风光,还是烟波浩森的太湖洞庭,巍巍耸立的三山五岳等游览胜地,都属于自然美的范围。高尔基说:“在环绕着我们并仇视着我们的自然界中是没有美的。”只有当人类在漫长的实践中逐渐掌握了大自然的规律,开始有效地控制和利用大自然时,只有当人类开始从自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成为大自然的主宰时,自然界才可能成为美的对象。所以说,自然界之所以美,归根到底,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自然美初探     
通常人们所说的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的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界是一个千姿百态,万千气象,五彩缤纷,非常丰富的美的世界。无论是高山流水,白云蓝天,鸟语花香,还是彩虹朝霞,清风明月……都会给人们带来愉悦与满足,令人心旷神怡。自然美是令人陶醉的,也是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另一方面,自然美同其它形态的美一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属性,它是“自然人化”的结果。自然美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其物质条件,但它离不开人类社  相似文献   

9.
社会美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美,除了自然美之外,都属于社会美。像这几年大家从传播媒介中接触比较多、比较熟悉的人体美,它就属于社会美中一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美的最大特点是与社会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美来源于实践,但各种美与实践的关系,并不完全一样。比如自然美与实践的关系就是间接的。而社会美则是直接从实践中创造产生出来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会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却不能从事自然美的创造,也不一定能从事艺术美的创造。而对于社会美,人们则不仅能欣赏,而且也能参与创造。因此,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美的创造,应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人类是生物进化的最高阶段的产物,它来自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支配和改造自然界。恩格斯曾指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和统治“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逐渐学会正确理解人对自然的关系和注意估计自己的行动对自然所产生的较近和较远的影响。生态学的创立和发展即是这种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山水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即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山水成为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而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时,才逐渐形成。自然山水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审美对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已经感受并认识到自然山水的美即在于美的自然山水本身,于是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眷恋也就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和时代风气,具有独立意义的山水画(以及山水诗)开始出现并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诗歌中情与理的关系,是人们很早就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可以说,自从诗歌产生以后,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也就产生了。它实质上涉及到人们对于诗歌本质的理解,体现着人们对于诗歌艺术生命奥秘的探索和认识。诗歌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一种艺术表现,必然凝聚着人类思想感情的火花和理智的光辉,从中可以窥探到人类无限丰富  相似文献   

13.
王维和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诗派的杰出代表作家,他们大量的山水诗作,不仅出色地塑造了祖国河山的大好形象,将大自然原始形态的美,变为弓队入胜的艺术美;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诗歌表现自然美的艺术经验,提高了诗歌的表现能力,在古代诗歌史上,产生过至为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诗歌史上,以山川景物为歌咏对象,体现作家的美学理想,艺术地再现大自然美的山水诗作,直到晋宋时代才产生和奠定基础。这种山水诗作的使命是塑造山]!;景物的形象,来表现大自然的美,通过景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意念,它突破了“诗言志”的古…  相似文献   

14.
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初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对英国乃至世界浪漫主义运动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以饱蘸感情的诗笔讴歌大自然,咏赞自然界的光景声色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华兹华斯一生都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作品都是以大自然和接近大自然的人为题材的抒情诗,它们形成了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本文试图通过对华兹华斯自然诗歌的分析和研究,深刻认识和理解华兹华斯是大自然的诗人,是大自然最喜爱的儿子。  相似文献   

15.
王维山水诗长于静境。在王诗中,人们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空寂静闲之自然美,亦可体验出人面对静物时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亦或是两者的交织。从这点说,王维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天地。当然,笼统地说王维以前诗人没有静境,未免言过其实。从佳句来说,晋宋以来,山水诗就已盛行。谢灵运雅爱山水,屡次出游名山丽水,诗中多静物佳句,如“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石璧精舍还湖中作》等。至于齐梁间的佳句,更不胜枚举:如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  相似文献   

16.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占有一定的比重。入选的古诗,绝大部分是写景诗。山水诗是自然美的表现,可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英国诗人勃莱克语)。让小学生从小就接触五彩缤纷的大自然,这样可以让他们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操。同时,山水诗也是发展儿童形象思维能力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增强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以及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人类与体育运动发生了功利关系;人们用最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技术去研究考察体育运动,人与体育运动发生了认识关系;随着人们的眼光逐渐从人体之外的自然界(劳动对象)转向人体自身(体育对象),随着人类审美能力的增长和提高,人们开始把观赏体育竞技作为一种获得愉快享受的方式,开始用艺术或美学的观点去看待它。人类与体育运动发生了审美关系,体育美学的产生就成为必然。欣赏各种体育运动竞赛和表演,能带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美的心灵享受,但要亲自体验从事运动带来的美妙感受,运用运动去创造美,陶冶美的情操和创造完美生活,就必须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8.
诗歌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一种文学形式,至今仍然高处于文学殿堂的尖顶。当你欣赏一首诗歌的时候,你是否会为那诗歌中传达出来的难以言传的美所感动呢?那么这种美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它又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我们都说它美,那它到底美在哪里?一、什么是诗美和诗美的产生所谓诗美,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通过感知、选择、加工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客观物的美,这种美一经创作主体表现便可以被读者接受、欣赏和评价。这种美源自于客观物的自然属性。审美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在人类出现以后才有所谓的美和审美。在人类形成之前,自然界的万事万…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为了人类的生存,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多姿,必须保护大自然,认识和改造大自然,使大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此,必须使学生认识人和自然界中水、土、植物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以达到改造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之目的。例如在学习《水、土、植物、人》一课时,做完水土流失情况模拟实验后,我着重讲述了人、水、土、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让学生明确,如果其中一种受到破坏,都会造成旱、涝灾害等。这些自然条件好,人们就生活得好;这些自然条件不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描写始于《诗经》,多以比兴而与人的品德相比拟。自汉末至魏晋,自然则成为人的自觉的审美对象。自然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在长期的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界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人与自然逐渐形成一种审美关系。自然美是"人化了的自然界"与审美主体相契合而共处一种和谐状态中呈现的一种审美状态。自然美由客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