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休闲体育是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文化现象,是对中西休闲文化、中西体育文化和休闲与体育之间的文化认同的产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休闲文化与体育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形成了休闲体育的文化认同基础,并分析了休闲体育文化认同的兼容性、开放性和扬弃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是当前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该地区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是国家维护文化安全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该地区远离国家行政中心,"边""远""山""穷"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条件造成该地区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基础薄弱、辐射力不足;多元文化格局条件下的竞争与冲突又增加了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难度。对该地区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特殊性进行深入剖析,将有利于找到维护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族群即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文化现象,又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族群的认同与建构受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段颖博士的《泰国北部的云南人——族群的形成、文化适应与历史变迁》一书介绍,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角度描述了位于泰国北部的国民党"孤军"流落与生存、形成华人族群的认同与建构以及在泰国文化的适应与信仰等,对于族群的认同与建构研究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特质和文化标识,这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精神延续的纽带,是激励中华民族继续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本文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为切入点,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从构建中华文化认同体系,营造中华文化认同校园氛围角度,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等路径进行分析,得出通过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对爱国主义认同和对民族团结的认同,达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秦汉大移民和湖广填四川是西南巴蜀地区历史上重要的移民活动。移民不仅对巴蜀文化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巴蜀武术以及巴蜀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较大影响。借助相关史料,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对巴蜀地区民族发源与形成以及移民活动与武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认为巴蜀民族自古就有着浓厚的武风遗习,历史上重大移民活动对于巴蜀武术的拳种形成时代、地理分布和技法特点均有一定的影响,巴蜀武术体系形成以及成熟的历史时期与历史移民活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巴蜀武术文化的发展实质是巴蜀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文化涵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文化全球化的视域中,自我认同抗拒性建构的新视角促使自我认同的理论研究从总体性层面做以深刻的内省。这种新的认同实质上就是文化主体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争取自身自主性、独立性并由此参与界定世界文化和世界历史的问题。同样也正是这种认同的抗拒性建构,文化才会在全球化中保持着自己的丰富性和发展性。这种认同的建构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主体对现代性的不适从内部结构张力方面进行了调适,使得文化的认同开始走向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不同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使得不同民族与国家的人们可以分享人类灿烂文化的共同成果。运动休闲、娱乐在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由于它所具有的娱乐性、游戏性、健康性的特点,使得运动休闲方式乃至运动休闲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频繁和广阔。这期间,文化认同是运动休闲娱乐跨文化传播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经过秦汉时期的10余次移民,大量的关东移民被迁入关中地区。在迁徙的人口中以六国贵族后裔为主体;六国贵族后裔中,齐楚两国是主体;齐楚贵族后裔中,齐国诸田是主体。同处于齐鲁文化圈内的齐国诸田再加上齐国诸姜、鲁、宋、邹、卫等国移民人口在迁关中的移民中占了绝大多数。迁徙手段主要采取政令强迫,同时也以赐钱、赐物、赐田宅以及免除赋税等优厚的经济利益以诱惑;迁徙的目的主观上起到了增加关中人口、充实诸陵邑、加强对旧贵族势力控制的作用,客观上发展繁荣了关中经济,促进了东西部文化融合,尤其是奠定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卢筱雯 《江汉学术》2021,40(4):63-72
在当今的离散讨论中,身份认同的诘问、"家"在何处的命题伴随着全球化加剧移动的速度,移民对文化、社会的认知不再仅局限于单一面向,逐渐扩张为男女性别的冲突、个体价值的探索,甚至是后殖民的问题与研究.华裔离散诗人、作家作为中西方的沟通桥梁,为异质文化下的离散经验提供许多案例,特别是中国移民女作家以独特的双边视野建立写作框架,...  相似文献   

10.
身份认同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后殖民作家迈克尔·翁达杰提供了身份认同过程的全新模式——跨界,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身份认同,这种观点在他的作品《英国病人》中表现尤为明显。跨界有助于阐释身份认同与语境的关联性,化解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1.
文化公民身份认同释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公民的身份认同是文化公民形成的首要前提,也是文化公民自觉承担文化义务、自觉维护文化权利的动力机制和"执行"因子,只有经由自我认同,文化公民的身份意识才能从抽象的讨论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胡适的文化思想中表现出了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并认同其主体地位和合理价值的现象,这种文化“保守倾向”主要表现在: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肯定、对中国本位文化的认同及其对整理国故的情有独钟。“保守倾向”的形成与胡适早年所受的传统教育有关,与胡适的文化使命感和新文化运动期间及其后的文化争论也有着密切联系。胡适的文化观可以概括为:形式上“激进”而内容上具有“保守倾向”。  相似文献   

13.
阿迪契耶有"尼日利亚的托尔斯泰"之称,是一位值得深度挖掘的作家。她对阿契贝思想的传承以及宏大的移民书写使学者可以从身份认同角度对其作品展开分析。本文从身份认同角度对《美国佬》中不同人物进行梳理并得出结论:由于全球化和原乡记忆以及西方文化价值的入侵和传统文化的割裂,小说中人物大都处于非此非彼的跨界身份状态。  相似文献   

14.
《指路经》是彝族葬礼上由祭司毕摩吟诵的一种经文,彝族人认为借助经文和祭司的指引,逝去的灵魂顺着自己家族的迁徙的方向,便能回到久远年代祖先共聚的地方,指路是鬼魂变为家庭或部落保护神的重要过程,也是摆脱肉身进入不死快乐世界的开始.滇缅边界木城一带彝族的《指路经》具有彝族社会共有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很多地域性的特点.指路不仅传承了滇缅边界彝族的传统文化,还强化着彝族社会的血缘认同和祖先记忆,有利于扩大民族之间的交往,以及国民身份认同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受全球化1浪潮和现代主义同质化的冲击,文化的地方性和民族性逐渐被摧毁,文化变得同质和空洞,地方性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被破坏,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危机。电影《赛德克·巴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地方性文化的危机现象,影片中的赛德克族群在代表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主义文明潮流的日本文化的冲击之下,本族群的文化认同开始被撕裂,以本族群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性文化无法再发挥进行区分、认同与抵抗的作用,为了捍卫本族群的文化认同感,他们最终选择了本族群特有的文化仪式实现了文化认同的弥合。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化认同理论,运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探讨了广场舞发展的动因、问题与对策.认为,广场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赓续,当代文化转型的特殊产物,国民精神积极状态的生动反映,即文化认同是广场舞发展的内在动因.由广场舞引发的矛盾主体的权利与道德之争、广场舞形象引发的"污名化"现象以及广场舞发展管理的缺失与困惑,反映出文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道德多元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建议: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文化体育社团组织,加强对广场舞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自西晋五胡乱华之后,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移民在闽粤赣边区定居后形成了民居聚落群。民居建筑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面貌,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为适应闽粤赣边区的特殊地域环境,客家民居在建筑材料、规模、形态上体现了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同时传统客家民居也体现出对中原汉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在住宅的基本结构、造型、空间布局、对外关系上承袭了中原民居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和身份建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体育与音乐的交互环境中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的相关转化问题。从体育与音乐的文化相似性和异质性入手,分析体育音乐聚合关系的形成基础。得到以下结论:①体育与音乐的聚合形式为体育音乐高聚物和体育音乐低聚物;②建构了体育音乐聚合物与身份认同的互动模式,着重分析体育音乐聚合物作为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的介质,通过动员和调试两种力量实现了群体认同与个体认同的互动;③身份认同的非稳态是维护和重构身份认同的内因,青少年是体育音乐聚合物的动员对象;④表征为古典音乐的体育音乐聚合物维护了固有的身份认同,而表征为流行音乐的体育音乐聚合物重构了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切文明成长的沃壤,体育文明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上个世纪末“文化热”的再度升温,体育文化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将紧逐上个世纪的余波以性别文化的视点切入,由世界体育文化的形成、中国体育文化的性别认同和对中国现代体育中的性别文化现象个案的分析这三个角度展开论述。通过对中国体育文化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定位,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健身气功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应有内容和积极力量,但由于部分人缺乏对健身气功文化的正确认知而表现出一些文化自卑现象。文化认同是增强健身气功文化自信的现实任务,坚定健身气功文化自信需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其中健身气功文化制度性认同是产生文化自信的驱动力,健身气功文化实践性认同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决定力量,健身气功文化语言性认同是走向文化自信的表达媒介,三者内容的强化和结合,可促进健身气功文化体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坚定和增强健身气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