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搞好教育,培养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社会转型的今天,高校教师师德的建设尤为重要。教师应在实践基础上把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变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实际行动,这就要求加强学习,坚定师德信念;把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师德建设要求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客观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加强师德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学生日常管理教育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六个方面探讨了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目前高校师德现状及原因分析,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加强教师自身师德修养;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师德教育发展;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激励、考核和监督机制;坚持师德建设与业务提高相结合;在师德建设的大环境里,教师要把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当成一种觉悟和责任,师德建设才会切实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4.
胡哲 《华章》2010,(35)
通过对目前高校师德现状及其原因深入分析,目前加强师德建设非常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为指导,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加强教师自身师德修养,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激励、考核和监督机制;坚持师德建设与业务提高相结合;在师德建设的大环境里,教师要把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当成一种觉悟和责任,师德建设才会切实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5.
坚持“四个结合”加强辅导员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新形势下,应紧紧抓住加强教育培养与辅导员自觉提高认识相结合;加强制定规范与辅导员自觉认真践行相结合;做好考核评价与认真实施奖惩相结合;坚持严格要求与落实利益保障相结合,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师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实践证明 ,从强化管理机制入手 ,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切入点 ,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是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抓好干部、党员的师德建设 ,增强凝聚力要抓好全校的师德建设 ,必须从抓好干部和党员的师德建设入手 ,不断提高学校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1.抓好干部党员的理论学习 ,在提高政治觉悟上下功夫。为了使理论学习能够持之以恒 ,学有成效 ,我们做到四个坚持 :即坚持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坚持一把手抓 ,抓一把手 ,总支成员带头学 ;坚持抓住一个要点 ,紧…  相似文献   

7.
汪洋  李军靠 《文教资料》2010,(33):138-139,41
中职学校师德建设存在的六方面典型问题决定了中职教师师德修养的内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用心待人;适应需求、改革教学;终身学习、不断进取;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行途径主要有: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做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建立健全师德培训体系,规范中职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改进中职教师的职称考评和晋升机制。完善师德考核体制;借鉴国外相关的教育管理经验。严把中职教师职业入口关。  相似文献   

8.
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因此,要将课程整体建构与师德水平提升相结合,课程结构优化与教师政治素质提高相结合,课程内容完善与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相结合,课程实效性提高与职业素质业务能力提升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师德古来有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师德建设中应当体现先进性导向与师德底线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抓师德建设就是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使教师的道德品质上升到新的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面临严峻的挑战,教育战线出现师德缺失的现象并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师德缺失的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缺少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缺少推进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学校缺少浓郁的学习氛围;教育工作者缺少为人师表的意识。新时期应该完善教育管理制度,重视评估机制;以活动为载体,优化学校风气,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将师德建设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把学习终身化作为良好师德的一个内容,影响学生的学习观;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多维度剖析高校青年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并探讨高校青年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高校青年教师要注重以德治教,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播撒甘霖,关爱每一位学生;提高修养,形成崇高的个人人格魅力;服务学生,建立为终身教育服务的责任意识;终身学习,永葆创造活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提高他们的师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师队伍其整体和主流是好的,但在师德建设中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德教育,重视师德修养,加强师德培训,完善师德规范,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的青年教师比重越来越大,沟通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在青年教师发展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高校应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形成畅通的纵向、横向沟通的渠道,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能与职业道德,同时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归属感和社交需求。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失范表现为集体意识淡薄、敬业奉献意识不强、为人师表意识欠缺。究其原因在于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教育失衡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合理。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为:加强理论教育,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注重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依法治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北省某地方高校学生评价师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对教师师德表现整体评价较高,但对教师在关爱学生方面的评价和对青年教师的评价较低;学生年级、学生性别、专业类别、教师职称等因素对于学生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而教师性别、教师年龄、教师学位、评价人数、教师是否属于本学院等因素对于学生的评价结果并没有显著影响.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发现其专业实践能力、学术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社会交往能力都有待提升。从高职青年教师、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政府的角度,结合支架理论提出促进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是一个道德家"是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起点。生成论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道德服从"、"道德同化"到"道德内化",从"道德感性认知"到"道德理性认知",从"道德他律"、"道德自律"到"道德自由"。为此,需要树立生成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自觉意识,营造和谐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通过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问卷调查,从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学态度、师生关系和专业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与研究提供了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考核评价政策有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目前,绩效评价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主流,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深远。探究当前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如何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对S大学的实地调研发现,教师评价制度有赖于建立“层级管理-量化的相对指标-外部裁决”的管理技术,施予青年教师结构性压力,使其产生“适应顺从”的惯习,影响其专业知识、专业自主、专业伦理和专业情意。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研究发现:评价制度与场域内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形塑青年教师自我认知与行为选择方面具有一致性;应采取优化资本配置、调整学术人员惯习、关注学术场域内发展性评价等策略提升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性。  相似文献   

20.
从清末民初时期、民国中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相关文件对幼儿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论述,可以发现我国幼儿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幼儿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在指引幼儿教师解决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维护幼儿教师团体凝聚力、推进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保护弱小幼儿不受伤害及形成幼儿良好伦理品质五方面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