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由于文化差异的普遍存在,译者必须谨慎处理原文文本中存在的文化因素。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过程就是译者对其在原文文化语境中和意义相互作用关系的解构以及在译语的语言符号系统中对该关系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吉海荣 《茂名学院学报》2004,14(2):38-39,62
沿着解构传统法律文化的进路,讨论当代中国社会法治建设所面临的制度与理念脱节的问题;文章提出以独立的思维,开放的思想,摒祛“本土”与“西化”的争论,将人类一切法律文化成果都看作一种资源,进而探讨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法律文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及其在此空间中的文化翻译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的主人公莱拉如何在后殖民语境下、在"第三空间"中扮演文化翻译者的角色,以及文化翻译在其建构华裔美国女性身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翻译教学着重于翻译技巧的传授,却忽视了翻译意识的建构。本文以"I Love You"的翻译为例,讨论了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建构学生的翻译意识,包括文化意识、语境意识、文本意识和对等意识。  相似文献   

6.
扬州市首次统一组织了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笔者对三年级得分率最低的部分数学试题和学生作答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三年级数学试卷得分率最低的四道题目,分析了数学认知结构的变量与特征,并在数学认知结构及其整体框架建构的策略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翻译思想经历了3次嬗变:晚清时期他坚持归化翻译,用意译法;在五四时期转为直译;在20世纪30年代他主要以硬译法来开展翻译活动。通过引入文化研究中自我/他者概念分析其翻译思想嬗变历程,可以发现一个译者的逐渐自我他者化。而其自我他者化是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权力话语做出的身份选择的结果,其变化的翻译观是为其文化身份建构服务的。  相似文献   

8.
程然 《教育探索》2013,(1):21-22
教育有很多目标和任务,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是实现学生的身份建构。而在学生诸多身份中,教育不能只偏重于社会身份的建构,而忽视学生文化身份的建构。只有把学生文化身份的建构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把合作型学习作为文化身份建构的最佳方式,我国教育才有可能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9.
文化身份与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研究文化身份和翻译的关系,可以从翻译的过程和作品两方面着手。译者的目的,不同采用的翻译手段、塑造的文化身份就不同。译作传达的应该是原作所要表达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0.
身份建构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语用学等语言分支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在语用学视角下,从语言顺应理论的方面解释身份建构过程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然而在对人物访谈类电视节目中的被访问者身份建构情况的研究,证明语言顺应理论可以恰当的阐释说话者在选择语言形式和策略中建构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刘畅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146-14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文化自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明确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今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下,承载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从教育生态系统中与个体关系最密切的家庭教育出发,探讨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家庭教育应提供的精神动能和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通过教育手段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最终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英语翻译也成为日益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在英语翻译过程中,除了要注重语言翻译的准确性和语法结构的合理性,更需要注重语言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从英语翻译的特点入手,具体分析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文化欠缺和文化构建,探索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不仅是文本之间的信息转换,也是在权力网络多元操控下对译入语的文化建构。以权力话语理论为视角,分析了翻译活动中的权力制约因素,及其对翻译活动的文化建构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解构主义学说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翻译理论。本文阐述了解构主义理论对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影响,指出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并提出解构之后重建新的翻译标准的必要性。它所阐释的观点和方法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这对于重新构建中国翻译理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将鄂伦春人尊崇的山神建构为整个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山神树被砍伐这一影像意味着山神死了,这是这一文化符号的影像化结构。山神这一文化符号附在孟金福身上,使孟金福具有了双重文化身份,由此形成了文化符号的人化重构——永恒性的神附着在一个67岁的老人身上,最终必然随着孟金福肉体的消亡而死去。因此,正是通过“山神”符号的建构、解构和人化重构,纪录片预言性地凸现了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被消解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解构主义,作为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一种思潮或学派,在“后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它非但没有消解翻译,而且使其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意义观分析,揭示出翻译研无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本体论意义,即翻译是实现不同文化间平等对话的通道,在汲取“差异”营养的基础上繁荣了人类精神文明,对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