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开发有其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包括与中学德育接轨和与职后教育接轨两方面内容,可以从物理一空间、组织一制度、文化一精神三个层面加以考虑,通过入学教育、专业学习、实习实训、课外活动和硬件建设五个环节实行.  相似文献   

2.
论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性影响,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性的联系,各种隐性课程因素以间接和内隐的形式,曲折地反映着社会和学校德育的内容和要求,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因此,重视并充分运用隐性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3.
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性影响,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性的联系,各种隐性课程因素以间接和内隐的形式,曲折地反映着社会和学校德育的内容和要求,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因此,重视并充分运用隐性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调整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建设更加科学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德育教育体系,是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必然选择。现代课程理论越来越重视隐性课程在学生品德及个性培养中的作用。作为高职教育来说,其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功能主要存在于学校物质、学校精神、学校制度等三大领域。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开发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隐性课程是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对人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影响,其德育影响是最大的,居于核心的地位。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课程理论的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不和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低效现象的根本原因。对高校德育中的隐性课程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设计与优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和谐,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课程是德育目的实现的中介,可笼统地分为正规或显性课程和非正规或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所包含的教育性因素对教学成就和学习态度的影响有时比显性课程还要大。文章从隐性课程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出发,简单分析了隐性课程存在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隐性课程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隐性课程的内涵、基本特征.谈了隐性课程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对道德认识的导向价值;对道德情感的陶冶价值;对道德意志的激励和磨炼价值;对行为的约束规范价值.以及对人心理品质的完善价值。  相似文献   

8.
隐性德育课程的观念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有关这一课程的具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一种过去不为人所知,具有潜隐性影响的特殊课程类型,它的发展完善必然经历一个对相关德育资源的发掘吸收和改造整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隐性德育课程的理性认识,探讨这一课程的具体运作模式,是保障这种课程形式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入,隐性德育问题被提了出来。本文在对隐性德育的内涵、特点及其组成部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隐性德育的主要功能,进而对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提出了若干设想,旨在引起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对此问题的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广泛性与开放性,隐蔽性与渗透性等特点,对于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开发,需要将显性创业教育课程与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结合起来,把校园的布局和美化及周边环境治理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将开展学生户外拓展训练活动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隐性课程区别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是真正的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效,在知、情、意、行四个层面上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影响,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铸造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隐性课程区别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是真正的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效,在知、情、意、行四个层面上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影响,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铸造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隐性德育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它作为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研究。但隐性德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显性德育所预期的目的.它的全面实施,会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呼唤现行德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在迅猛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又呈现出新的独特个性,所以单纯的显性德育方式已显得力不从心,隐性德育不失为一个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文章试从教师主体、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来探讨加强高职院校隐性德育,以期提升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按照课程的类别,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类.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这三类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资源和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等德育因素,使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其巨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隐性教育独特的理论视角、多元的教育载体也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培养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拓展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丰富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内容,形成二者结合的高职院校有效德育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按照课程的类别,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类。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这三类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资源和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等德育因素,使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其巨大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课程是由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教师人格魅力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显性德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政治理论与哲学理论的传授;隐性德育课程则主要是将这些理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观念或政治观念,达到知行统一的效果。然而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的失效性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对显性德育课程考察的同时,隐性德育课程也进入人们的视野。隐性德育课程的构成要素,大致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中包含的隐性德育课程、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与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显示课程和隐性课程是当今高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两种最基本形式。二者各有优势,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尤其要促进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艺术院校大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其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也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得以强化。  相似文献   

20.
耿忠云 《考试周刊》2009,(35):123-124
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而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时有限,因此,加强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