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敏 《中学理科》2002,(7):13-14
如果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似ax^2 bx c=0(a≠0)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即韦达定理),不解方程,可以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那么判别式△≥0.我们可利用这个性质求代数式的值或取值范围.它的基本思路是由已知条件构造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利用判别式列关于所求代数式的方程或不等式,从而求出代数式的值或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用途较多,如判断不解方程的根、求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求有关方程两个根的代数式的值等.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根的判别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代数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求方程两根代数式的值是常见的一类问题。现根据辅导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心得。将其归纳为根与系数关系法、根的定义法和求根代入法。  相似文献   

5.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为实数,不解方程,求这两个根组成的代数式的值.这是根与系数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应用,但课本中出现的代数式都是关于两根x1、x2的对称式.所谓关于x1、x2的对称式,是指在代数式中,将x1换成x2,x2换成x1,代数式的值不变.这样的代数式称为关于x1、x2的对称式,如x1x22+x2x12,x13+x23,(x1-x2)2等.如果要求值的代数式不是关于x1、x2的对称式,如x12-3x2,x23+4x12等,如何求它的值?这里介绍一种配偶法.  相似文献   

6.
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主要考点有以下几个:1.判断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2.不解方程,判断方程根的情况;3.求方程中参系数的值、范围或相互关系;4.求与方程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5.列方程解应用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元二次方程的考点.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代数中 ,求关于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的代数式的值 ,是常见的一类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 ,一般情况下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来求解 ,但在不少情况下 ,题中所给的代数式与方程两根的和与积并没有明显的联系 ,单独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不易求解 ,甚至无法求解。此时就可以先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把所给的代数式进行变形 ,使之与方程两根的和与积产生联系 ,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例一 :已知α,β是关于 x的方程 :x2 + ( m- 2 ) x+ 1=0的两个根 ,求 ( 1+ mα+ α2 ) ( 1+ mβ+ β2 )的值。分析一 :考虑用根与系数的…  相似文献   

8.
韦达定理揭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间的关系,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在学习中应领悟定理的本质意义,由浅入深地掌握运用此定理进行解题的三个层次.一、根据题目条件,直接用定理若问题要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值,或求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或求作符合条件的一  相似文献   

9.
已知:x1、x2是方程x2-x-9=0的两个实数根,求代数式x2+7x22+3x2-66的值(湖北省黄岗市2001年中考数学题) 分析这是一道求一元二次方程两实根的代数式值的问题,首先想到可利用求根公式,分别求出该两个实数根,然后代入,即可求出值来。如果所求得的根为整数、分数,则代入运算比较方便;如果是无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以后,我们常常碰到这类问题:在不解方程的条件下,可以求得某些含有方程根的代数式的值,如设α,β为方程 ax~2+bx+c=0(α≠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求下列含有α、β的代数式的值:  相似文献   

11.
在近些年来的初中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含参数的一个或几个一元二次方程有整数根的问题,这类试题或求整数根或求参数或求含参数的代数式的值,其类型繁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解法灵活多样且技巧性极强.本文试对这类问题的常用解法技巧系统归纳如下,供读者参考.一、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  相似文献   

12.
朱家海 《数学教学通讯》2005,(2):94-96,F0003
在近些年来的初中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含参数的一个或几个一元二次方程有整数根的问题,这类试题或求整数根或求参数或求含参数的代数式的值,其类型繁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解法灵活多样且技巧性极强.本文试对这类问题的常用解法技巧系统归纳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在中学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以1996年有关中考题为例,示其妙用所在。1 求与方程的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 例1 已知方程2x~2-10~(1/2)x-6~(1/2)=0的两根为α和β。求α~2β αβ~2的值。 (1996,上海市中考题) 解: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得: α β=(10)~(1/2),αβ=-6~(1/2)/2。  相似文献   

14.
若x1,x2是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不解方程直接求代数式等的值.这类代数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互换字母x1、x2后,原代数式不变,则称它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对称式.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谈对称式在中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考点解读根与系数的关系(简称“根系关系”)是建立在一元二次方程存在实数根的前提下进行的,它与根的判别式构成解答一元二次方程问题的两种重要工具.判别式用来判断根的存在情况,属于定性判断;根系关系用来研究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属于定量计算.这两者一般结合使用,“判别式”优先判断根的情况,再计算与两根相关的代数式的值,由于没有直接求方程的两根,因此计算量大大减少,熟练运用两种工具可以有效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6.
对中学数学教材一例题的补充羊兰高中《代数》(必修)上册第170页例3;设tgα,tgβ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求的值。原解:在一元二次方程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由题设,故,代入得此题应分两种情况求解。因时,不存在,无意义。对中学数学教材一例...  相似文献   

17.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求有关代数式的值这类型的问题,往往需要灵活运用根的定义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才能达到非常简捷的效果.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方程解的定义: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本文举例介绍利用这个定义求有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代数式的值,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某些数学题目,如解方程,证等式、不等式,求代数式的值等,可根据题设的数量关系式的特征,采取构造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1 运用方程的根的定义构造方程 当题设的等式特征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特征时,即可根据方程的根的定义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解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定义是建立数学大厦的基石,求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关的代数式之值的问题时,若能恰当地用根的定义来解,则简捷明快,事半功倍.一、求代数式的值例1若m、n是关于x的方程x~2+(p一2)x+1=0的两个根,求代数式(m~2+mp+1)(n+np+1)的值.析解若展开变形求解,则相当繁冗.但依题意易想到方程根的定义,有m~2+(p-2)m+1=0,n~2+(p-2)n+1=0.再观察待求式,又可想到将此二式继而变形为m~2+mp+1=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