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优秀男篮队员个人进攻对抗能力的测量与评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个人进攻对抗能力基本概念的研究,明确了个人进攻对抗能力的表现形式和对抗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国家男篮和北京男篮进行了现场测试和1987年北京国际男蓝邀请赛的临场统计取得大量数据。经过数理演算和IBM—PC微型计算机进行逐步回归的处理,优选出评价优秀男篮个人进攻对抗能力的四项典型指标。这些变量不仅本身对推测的对抗能力有显著影响,而且也分别代表了所剔除的某些重复的同类项,最后制订出了我国优秀男篮科学、实用的个人进攻对抗能力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第22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攻防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董伦红 《体育学刊》2005,12(2):115-116
通过对中国队在第22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上的技术统计,分析了个人攻防能力与全队攻防特点;并运用RSR对全队攻防能力进行评价,中国队在防守和进攻能力上均为优秀等级,且攻防均衡,全队进攻方面的特点表现为高命中率、空中优势;防守方面表现为内线优于外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2013年男篮亚锦赛前8名的所有比赛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统计比赛技术,得知亚洲男篮致胜因素特征主要受到5个因素影响:2分球投篮效率、防守封盖、2次进攻能力、防守能力以及对抗下技战术发挥稳定性能力。参照对亚洲男篮的分析结果,对男篮失利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玲 《福建体育科技》2009,28(4):40-42,5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参加第29届奥运会的部分中外男篮组织后卫在进攻中的技战术能力、得分能力和进攻中的失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我国组织后卫同世界优秀组织后卫在进攻中个人能力的差距,为以后对我国篮球队组织后卫的选材和培养上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23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看中国队攻防能力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3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队的技术统计与分析,对个人的攻防能力和全队的攻防特点,及全队攻防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中国队在防守和进攻能力上均有比较强的实力,且攻防能力均衡。全队进攻方面的特点表现为内外线进攻平衡、高命中率、空中优势明显、防守方面表现为内线优于外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美两国男篮中锋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篮球运动中。中锋进攻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比赛的胜负。通过对中美两国男篮中锋在个人攻击、抢位接球、组织进攻和抢篮板球4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提高我国男篮中锋的进攻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男篮比赛进攻数据统计分析和录像观察,世界优秀篮球运动员进攻技术全面、对抗激烈、得分手段多种多样、得分点多面广;队员位置概念模糊,全能型队员成为各队核心球员;传统高大、灵活性差、一味固守篮下中锋越来越少;比赛速度加快,节奏变化明显;以速度为主导的快攻发动迅速突然,直奔篮下;阵地进攻配合简单实用,高效,技、战术动作注重在移动配合中完成;优秀的身体素质,快节奏、高对抗条件下技战术的运用能力直接决定了比赛成绩。中国队在助攻、进攻篮板球上与世界强队差距过大,在对手贴身紧逼防守下失误多,投篮时机难以把握,强对抗条件下队员攻击力不足。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理统计和录像观察法对刘炜与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其他参赛国优秀后卫的技术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刘炜的综合比赛能力与其他优秀后卫有较大差距;从单项看,他在助攻、前后场篮板球的拼抢方面表现优异;但在被紧逼防守时的个人进攻得分能力较差,防守时的抢断意识与能力明显弱于对手,而犯规次数则明显高于对手.为中国队在未来两年对他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中外男篮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正朝着高速度、高强度、高空优势、激烈对抗的方向发展 ,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 ,集体战术合理 ,进攻和防守的攻击性、对抗性、灵活性加强。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 ,队员的身体越来越高大、强壮 ,而空间相对缩小 ,因此身体接触频繁。美国篮球教练罗·萨马拉斯曾对奥运会两场篮球比赛做过统计 ,除了轻微的不妨碍队员前进的接触外 ,其它身体接触就达5 0 0次以上 ,可见对抗的激烈性和防守的攻击性增强。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解决进攻问题给我国男篮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优秀的篮球队必须是攻守兼备的 ,但是进攻是克敌致胜的直接手…  相似文献   

10.
以第十五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得分后卫技术统计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得分后卫定义为理想身高在192cm-197cm之间,年龄在23-26、29-32之间达最佳竞技状态期;有极强的外围进攻、造犯规得分能力和抢断防守能力。优秀得分后卫与组织后卫相比得分能力、进攻篮板明显高于组织后卫,进攻更具攻击性;在配合进攻能力方面,得分后卫低于组织后卫。美洲得分后卫个人得分能力最强,欧洲以外线进攻为主,美洲与非洲以内线进攻为主,亚洲及澳洲得分攻击性差,罚球得分低;亚洲攻守的绩效最低,美洲攻防绩效最高。与世界优秀得分后卫、国际球员得分后卫相比,中国得分后卫在得分方面以外线进攻为主,得分的攻击性差,防守攻击性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参加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中国队与对手6场比赛的进攻技术统计数据和表现,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整体以及个别队员的进攻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男篮进攻战术运用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攻击理念还须结合本身特点,球员身体对抗能力差。拼搏意识较弱。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在各个不同位置的进攻技术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反映出中国队在中锋位置已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前锋位置,特别是后卫位置与对手有明显的差距,同时暴露出中国队员整体对抗能力较弱,失误太多,体能欠缺,优秀队员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第8届CUBA联赛集美大学男篮参加的7场比赛的攻防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集美大学男篮有较强的进攻得分能力,内线进攻、快攻及拼抢篮板球能力优于比赛对手,队员的助攻能力较弱,主动失误次数较多,中距离的投篮命中率较低;整体防守效果较好,队员防守技术动作合理、规范,但防守的攻击性与破坏性相对不足,抢断球能力较弱。提出应加强队员身体对抗能力的训练,培养外线投手,提高支配球及转移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第29届奥运会男篮后卫技术指标的因子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29届奥运会男篮28名后卫的11项技术指标的因子模型,借助这一模型对北京奥运会男篮后卫的竞技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防守和进攻是影响后卫专项竞技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并依据此模型找出我国男篮主力后卫与世界优秀后卫的差距,对我国男篮后卫培养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戴德翔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5):66-67,83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对阿联酋、中国对捷克、中国对巴西的三场比赛中队员在中投、远投、内线进攻、突破、快攻、罚球以及进攻篮板球等七项进攻得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男篮(以下简称中国男篮)在远投命中率,内线进攻得分与进攻篮板球等方面与其他三个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快攻的成功指标又高于其他三个队,目前中国男篮尚未形成具有明显特点的战术风格,队员在临场技战术运用水平、团队配合意识、个人对抗能力以及丰富大赛经验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徐丰 《体育科研》2007,28(4):69-7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和对手6场比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比赛效率低,失误过多,前场篮板球抢获能力较差。外线队员中、近距离投篮次数少,进攻技术不全面,个人防守能力不强,内外线防守配合质量不高。这些是造成比赛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外男篮组织后卫阵地进攻中个人攻击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伟 《山东体育科技》2002,24(3):22-24,1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第27届奥运会的中外男篮组织后卫在阵地进攻中个人得分和造犯规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揭示我国组织后卫与国外组织后卫阵地进攻中个人攻击能力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从悉尼奥运会看我国男篮与世界男篮水平的差距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男子蓝球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第27届奥运会的表现,反映了我国男篮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和认识上的差距提高个人的守防、进攻能力,科学的力量训练应是我国男篮今后亟待加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男篮和与赛队手在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9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技术指标综合统计显示,中国男篮和与赛队相比具有相对优势,但中国男篮在半决赛、决赛中的竞技表现一般,表明中国男篮在亚洲已经没有了绝对优势.中国男篮内线统治力下降,外线队员进攻稳定性欠缺,突破攻击能力不强,内外缺乏呼应,全队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抢攻意识不强,阵地进攻机动性差,无效的传接球过多,进攻效率不高.全队防守伸缩性差,身体对抗不占优势.中国男篮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差距较大,队伍力量不平衡,替补队员的比赛效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20.
广西大学男篮参加CUBA比赛综合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广西大学男篮参加第7~8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各项常规技术指标、队员身高、阵地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等技术、战术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为广西大学男篮今后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