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南方作家中的佼佼者,23岁即以处女作艳惊文坛,其作品多展现20世纪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精神困境。麦卡勒斯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群古怪的"畸零人"形象,以其身体和心智的双重畸零隐射严重的精神异化现象。本文以其代表作《心是孤独的猎手》和《伤心咖啡馆之歌》为主要切入点,结合美国南方的社会背景和文学传统,分析"畸零人"的爱与孤独,从而揭示出作者对现代人精神健康的隐忧。  相似文献   

2.
在日留学的经历使得郁达夫的文学创作深受日本文学影响,特别是受到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的影响。郁达夫的《迷羊》和谷崎润一郎的《痴人的爱》在人物设置、女性形象及性爱观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迷羊》突破了《痴人的爱》中"私小说"的狭隘范畴,描述了更广泛的社会阶级和社会内容,表达了身处封建社会的青年人的爱的苦闷与性的悲哀,具有反抗封建旧道德旧伦理的社会价值。郁达夫立足中国人的感情、中国人的苦闷,对日本唯美主义小说进行了不断的过滤和变形,使其作品既具有日本唯美主义的特质,又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坛上的重要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3.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通过多种艺术手法,使书中人物脱离了他们原有的历史面貌并深入人心。由于罗贯中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作为贤明仁德君主刘备对立面的曹丕自然是被改造者之一。经过对比、无中生有、片面夸大手法的巧妙运用,文学上成就突出、政治上兢兢业业且举措尚称仁慈的曹丕形象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军政上毫无作为且心胸狭隘、刚愎自用的昏庸君主形象。  相似文献   

4.
权力是毕飞宇作品最关注的主题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平原》,也毫不例外地将关注点聚焦到"权力"上。在《平原》书写的王家庄里,权力无处不在,在政治、家庭以及爱情层面上都侵扰着老百姓的生活,重新塑造着人性,使人无处逃遁。故此,本文将以《平原》的权力叙事为研究对象展开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5.
小说《包法利夫人》中怀揣"贵族情结"的爱玛,在充满反差的现实面前跌碎了幻想。女主人公的文学形象长期受人诟病的原因,在于不切实际的"包法利主义"。"包法利主义"的教训,启示着现代婚恋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作为一部根据民间流传的取经故事而写成的经典小说,蕴含着几代人的智慧,不仅具有时代烙印,也有作者的思想痕迹。其以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向我们展示了四个师徒形象——唐僧品德高尚、孙悟空本领高强、猪八戒庸懒幽默、沙僧任劳任怨,并以"德者居上、能者居中、庸者居侧、劳者居后"的组合方式安排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修得正果。文章通过对《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及组合方式进行分析,阐述了作品中"以柔克刚"和"以德服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在《教风行》中把"问题为纲"作为教学规律性的理念确定下来,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问题为纲"是政治理论课由既往"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的关键。"问题为纲"的重要途径是采取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可以有效地体现"知识"与"生命"、理论与实践、教与学的本质联系,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今天,当人们站在一个新的时代高度上,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过去,用今天的标准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明天的经验,必将再次选择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为更好地开拓人的内在潜力,培育人类"最香的花朵",塑造一代"最美的心灵",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善于摄取和利用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知识信息,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一、中国形象建构的"视觉危机"在西方传统的媒介叙事逻辑中,中国长期处于一个被动的表征系统。(1)华人学者彭增军通过分析美国《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十年间的中国议题报道,发现两份报纸的涉华报道逐年上升,而且整体的报道框架是负面的。在政治问题或意识形态问题上,西方媒体则表现出了更为苛刻的报道立场,尤其是采取了极为显著的负面框  相似文献   

10.
《孝经》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至今尚无定论。从内容看,《孝经》应该是先秦两汉时期"经过几代儒家人物的增删、润色与整理"而成。以孔子、曾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家所提倡的孝道,虽然也有忠孝相通的观念,但是,其关注重点是家庭伦理;《孝经》中,事亲之孝只是立论的基础和前提,其核心内容是以孝治天下的孝治思想,因此,《孝经》完成了儒家孝道由家庭伦理向政治理论的关键性转变。秦汉以后统治者不遗余力地提倡的正是《孝经》之"孝",因此,其与原始儒家孝道思想渐行渐远也就不足为怪。  相似文献   

11.
《冰雪奇缘》和《冰雪奇缘2》是近年来在中国上映的迪士尼公主题材的动画电影,这两部影片打破了"王子拯救公主"的迪士尼传统叙事,其塑造的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艾莎和安娜也深入人心。影片中,艾莎和安娜反抗众人和男性的凝视,追求真实自我,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确立。与此同时,影片中女性形象并未得到长足的进步,依旧存在局限性。艾莎和安娜并未根本上摆脱众人和男性对其的凝视,其对自我人生的把握依旧存在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逐渐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转型要遵循科学性、适应性和实效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创作的《动物农场》(Animal Farm)以独到的艺术视角、犀利的创作笔锋、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和"文学与政治不可分"的文学观,用寓言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生存问题,解剖了战后存在的极权专制与人类的心理困境。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大人物(老麦哲、斯诺鲍、拿破仑)的形象,并与现代社会中的从众心理和乱站队现象相结合,揭示出现代社会"守脑如玉"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为自己的头脑发声。  相似文献   

14.
新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唯一的越南文刊物《荷花》丛书自1986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了9个年头。在这9年里,外文出版社的编辑、翻译们和新星出版社的编辑们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使这本刊物越办越好,已经成为越南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荷花》的内容主要是向越南人民介绍中国的基本国情,涉及政治、经济、改革开放、科学文化等,其中包括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政策、宏观指导性文章,特别是西南省区的经济改革和建设成就;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人民生活现状:使越南人民能正确全面地了解当代中国。层次安排上以农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戏剧的早期,仆人这一形象已出现在戏剧舞台中。他们是戏剧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类角色,为戏剧舞台带来生动细致的戏剧效果。在这类角色形象中,同样不乏那些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经典形象,本文以《西厢记》中的"红娘"和《费加罗婚礼》中的"费加罗"这两位智仆形象为例,对中外戏剧中的智仆形象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之处,感受剧作家们赋予他们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形象即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各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对其他国家在该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和韩国不仅地理位置上邻近,在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外交等多方面也互有影响,韩国主流媒体如何向其国民展示中国形象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韩国三大报纸②之一的《中央日报》为研究对象,使用网络工具,检索了《中央日报》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上半年有关"中国"的所有报道,借此研究韩国主流媒体《中央日报》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并依据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嵘 《文化学刊》2010,(6):170-173
《尤利西斯》被认为是代表以色列和爱尔兰两个民族的史诗。为构筑具有"史诗"的鸿篇巨制,《尤利西斯》性欲潜意识几乎贯穿全书,透射着关乎人类或者现代人生活的重大命题。独具特色的"双层面"结构、高超的意识流手法、别致的叙事伦理使性爱描写渗透着浓郁的民族性;通过反讽、独白铺陈和命名暗示塑造布鲁姆、莫莉等代表西方现代典型,展示了现代西方人庸琐、空虚的精神图景。  相似文献   

18.
愫芳是曹禺的经典作品《北京人》中一个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与作品中的其他女性角色特别是令人憎恶的大奶奶曾思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愫芳被曹禺塑造成为一个在封建大家庭中逆来顺受、无私奉献、沉静寡言、温婉善良的形象,是一位典型的"理想女性"。曹禺作为一名男性作家,其塑造的女性形象本身也带有男性叙述的特色。本文通过对愫芳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探讨男性作家在创作时融入的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9.
以侠义为主题的文学是我国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侠客形象多来自下层群体,蕴含着传统的世俗观、伦理观和情感观念。《聊斋志异》中的"侠"形象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蒲松龄作为清朝中下层文人的侠义心态。近30年来,关于《聊斋志异》的侠义故事的研究逐渐增多,为《聊斋志异》中的"侠"形象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国家元首在国事访问、私人交往过程中,其国际政治传播活动活跃,"元首赠书"即是其中较为典型的现象之一。(一)2006年4月,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其间,胡锦涛向耶鲁大学赠送中国图书,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论语》、《礼记》、《现代汉语词典》等,共计567种、1346册。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