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澳大利亚自由泳运动员多采用前交叉配合,通过内旋转上臂和屈肘来实现移臂高肘动作。中国自由泳运动员多采用中交叉配合,在肘内收之前,前臂和手几乎与水平面垂直,水下采用的是屈肘划水动作。通过对澳大利亚和中国自由泳技术对比分析,找出存在差异,借鉴澳大利亚自由泳技术,去改进和完善我国自由泳运动员技术,有助于缩短与他们的距离。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索普刘禹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2.2.2对比法3、研究结果与分析3.1澳中著名自由泳运动员技术特点对比为什么澳大利亚男子游泳运动员能够在200米到1500米自由泳项目中取…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和分析澳大利亚新一代游泳运动员如帕金斯、哈克特和索普的自由泳动作 ,发现肩部的转动没有腰、臀和腿的幅度大 ,实际上肩部的转动很小 ,并且双臂在交替动作时是前后移动 ,当臂出水时肩稍稍抬起再向前伸展以减少阻力。澳大利亚顶极选手和美国优秀运动员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此 ,澳大利亚顶极选手在抓水和划水阶段都保持相对较高的肩部位置 ,而美国人却在教队员过度转动肩部。相对较固定的肩部可以使肘部较早地抬高并促进腰、臀和腿的转动。肩部的前后移动来自双臂划水的肩带的运动 ,当运动员空中移臂至伸直时 ,比正常情况下多出的几英寸…  相似文献   

3.
1.澳中优秀男子自由泳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对比(1)澳大利亚运动员哈克特的自由泳技术特点。在自由泳中,减少阻力的方法就是尽量向两头伸展,而前交叉技术是伸展的最好选择。哈克特也正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训练的。前交叉配合技术是与较长的身体姿势紧密相连的。当身体尽量伸长,并且在每一个动作周期内尽量保持这种较长的身体姿势时,阻力和克服阻力所需要的力量就明显减少。采用适宜的速度游进,身体多数处于侧卧位置,并呈良好的流线型,这种形状就成为“赛艇”形状。如果移臂和划水同时进行,即移臂的手臂与划水的手臂同时经过肩关节时,形状就类似“…  相似文献   

4.
周欣 《游泳》2001,(5):9-11
在日本福冈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中 ,澳大利亚“大脚鱼雷”伊恩·索普光芒四射 ,包揽6枚金牌和破4项世界纪录 ,被当之无愧地授予赛会最佳运动员和最佳男选手两个奖项。然而索普旋风也无情地掩盖了许多名将的风采。回首本届世锦赛时 ,我们至少不应该忘记……哈克特苦尽甘来在与索普的较量中 ,澳大利亚自由泳中长距离好手哈克特似乎只有一个结局 :俯首称臣。世锦赛400米、800米自由泳的决赛后 ,哈克特饱受精神折磨。他辛辛苦苦领了多半游程的路 ,谁知道总是功亏一篑 ,在最后50米或100米被“大脚”索普无情地超出。当索普带着灿烂…  相似文献   

5.
1996年底 ,澳大利亚游泳队向外界宣布了三位游泳明日之星———迈克尔·克里姆、伊恩·索普和格兰特·哈克特。克里姆在1998年世锦赛独取4金 ,自由泳和蝶泳多次创造世界纪录。而索普近年来不断创造奇迹 ,成了自由泳之王。只有哈克特的名字一直都响不起来 ,这并非他没有取得佳绩 ,而是索普像前面的一座山 ,把哈克特的光芒挡住了。所以有人说哈克特只是索普的一个影子而已。1998年珀斯世锦赛 ,男子1500米自由泳由于澳大利亚游泳名将帕金斯的缺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各国列强都为能吃这块大肥肉而进行激烈的拼争 ,哈克特就…  相似文献   

6.
多数教练员都希望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能掌握好中交叉或中后交叉的自由泳配合技术动作。这两种配合技术减少了手臂入水后在身体前方消极滑行停顿的动作,使手臂较快地进入有效划水阶段,加强了划臂动作的连贯性。不仅前进速度均匀,而且能合理运用两肩的对称转动,当一手臂在空中向前移臂时,另一手臂正处于撑水部位,既能加强划水效果,又达到较为省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自由泳运动员划臂配合技术动作的相关研究,探讨不同距离下自由泳运动员划水时相、划臂配合指数IDC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参加2009年全国游泳冠军杯半决赛及决赛的自由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Dartfish软件进行解析获得IDC等技术参数.结果:随着游泳距离的不断减少,划臂配合模式从后交叉(IDC<0)过渡到中前交叉(IDC=0或IDC>0),从而导致手臂配合时段的重新分配:抓水时段大幅度减少,抱水、推水等时段相对增加.划频和划频/划幅比率的增大、划幅的减小,说明这些参数与途中速度一样可以视为游泳成绩的影响因子.结论:根据不同距离运动员调整划臂配合模式,教练员和运动员就会找到适合自己专项的手臂配合技术,从而通过训练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8.
陈琼霞 《游泳》2006,(1):24-25
一、自由泳技术中的腿、手、身体的位置、呼吸都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而晚吸气则是“S”型划水路线的保障。少年儿童在自由泳的初学阶段,往往出现在吸气的一侧臂刚开始划臂,便急于转体吸气并且吸气的时间较长,形成整个划水动作是在转体过程中进行的。同时,过早的转体形成一侧肩下沉,身体在水中起伏较大,破坏了“S”型划水路线,降低了划水效果,影响了前进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邓永星 《游泳》2009,(3):15-18
"直臂移臂"技术在短距离自由泳中有很大优势,数据证明"直臂移臂"技术在最后冲刺阶段的划水能充分发挥腰部和肩部力量,提高划水速度与空中移臂速度并保持划幅。"直臂移臂"技术将成为国际泳坛女子自由泳顶尖技术之一。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女子50、100米自由泳决赛前3名运动员和中国十运会女子50、100米自由泳决赛前3名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探讨,我们发现中外优秀女子短距离自由泳选手之间存在许多"直臂移臂"技术的选手,但国内对"直臂移臂"技术的研究较少,游泳基础训练对此技术不重视,从而失去了一批极有潜质的"直臂移臂"运动员。本文对"直臂移臂"这一特点进行分析,找到它的存在价值,为我国游泳训练提供实质性的理论依据,以达到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谈蛙泳的一种新技术动作结构》中,已详细地分析了蛙泳划水推进力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弥补缺陷的新技术动作,即在一大一小的两次划水中有一次划水得到弥补。在这里要讲的是每一次划水都要得到弥补的大划臂技术,和现行的技术结构相比,它仍是一种-划-蹬-吸气的技术动作结构,只是划水是大划臂,不是小划臂。所谓大划臂,就是两手划过肩线后继续划过胸线,再向内收手至臀线(不越过臀线),即后划幅度比现行技术后划幅度大的划臂。  相似文献   

11.
朱倩蔚是目前我国优秀女子中、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2004年进入上海市游泳队,2006年入选国家游泳队。其自由泳技术特点为:动作规范、身体位置高、手腿动作协调、节奏好;打腿连贯有力且推进性好;划手动作舒展、划频中等但划幅长、划水质量高、划水效果佳。朱倩蔚曾多次获得全国游泳锦标赛和中国游泳公开赛冠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朱倩蔚和队友勇夺女子4×200m自由泳接力亚军;次年,在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42名优秀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进行了形态、素质测试和比赛途中游技术动作录相分析,对中、外运动员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对划频、划幅有显著作用的形态、素质因素。结果表明,划频、划幅在很大程度上受臂长、纵跳、划水拉力等形态、素质因素的影响。从差距和发展潜力看,当前我国男子50米和100米自由泳应注意提高划频,200米自由泳应注重提高划幅,可通过相应素质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改造划频、划幅。  相似文献   

13.
蛙泳是双臂同时对称划水及双腿同时对称蹬夹水,配合换气的一种泳姿。在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是双臂划水与双腿蹬夹的协调配合以及双臂双腿的协调动作与换气的配合。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双腿蹬夹水动作。蛙泳的蹬夹水作用约是总体推进力的70%,它要求在划臂动作结束之前开始收腿即收臂又收腿,并且收腿时双腿应对称收及动作要尽可能减小水的阻力,大小腿折叠,髋角在120度左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则将影响蹬夹效果。接着是双小腿极度外旋勾腿尖完成翻脚动作,此时应注意双大腿内夹,以小腿内侧及足内侧面面对水蹬夹。目的是以最大的正面…  相似文献   

14.
自由泳“直臂移臂”技术,能充分发挥腰部和肩部力量,提高划水与空中移臂速度并保持划幅。这一技术是自由泳顶尖技术之一,如何在少儿运动员中进行教学与应用,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直臂移臂”技术作为自由泳运动员的入门技术,应从基础游泳教学训练开始.在少儿运动员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完整的技术动作中,仰泳臂的划水动作(入水、抱水、划水、出水和空中移臂)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因素。仰泳臂划水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然而,臂划水动作又是出现错误动作较多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少儿业余训练和教学过程中,空中移臂,入水、划水这几个动作环节表现出的问题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广东省12个市体校18名自由泳队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进行考察:自由泳队员的四肢比较修长匀称,在水中较有轻漂浮感,在水上的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中均有一定的速度感,体现较强的爆发力。但技术动作较差,存在抓水过快,内划掌心没有内转,划水路线不长等等技术动作错误。通过综合分析,对他们技术进行了适当纠正和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纪逊  森犇 《游泳》2008,(4):15-17
爆发力是游泳运动员训练的重点,尤其是针对于蛙泳和蝶泳的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在这些项目的划水动作中,推进力产生于两臂同时划水,紧接在这个划水动作之后是一个复原阶段即手不在水中,身体的前进是由于前次划水后惯性的阶段。这与自由泳和仰泳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在自由泳和仰泳动作中总有一只手在水中产生推进力。蛙泳和蝶泳的划水动作同时也要求运动员将上体推出水面进行呼吸,因而就更加需要一个爆发式的向前运动。  相似文献   

18.
自由泳转项蝶泳教学法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泳转项蝶泳教学的术语,并不新颖,而转项的内容、教法确有独道之处,确有新的举措。本人经过多年教学尝试,不断完善蝶泳新教学法,现从蝶泳转项技术的简析、转项技术实施方式、转项技术教学的效能等,继续加以论述。敬请游泳专家给予共识、关注、指导。一、转项学泳新意的技术简析自由泳、蝶泳技术结构,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有相关,也有差异,两种泳姿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向着各自技术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自由泳臂与蝶泳臂划水动作相同,用力方向相同,均肩下提肘用力划。不同的是前者两臂动作是一出一人空中…  相似文献   

19.
楼亚萍 《游泳》2010,(2):48-49
仰泳手臂的划水动作(入水,抱水、划水、推水、出水和空中移臂)是推进身体前进的主要因素,双臂划水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然而双臂划水动作又是出现错误较多的一个环节,抱水时离身体距离远了会给手臂带来压力,而离近了会使推水的效果不佳。采用何种方法纠正错误的划水动作,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技术练习中,分解练习的针对性练习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提高爬泳技术应重视爬泳双臂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相互作用有三:一是划水臂随身体的自然转动向前向外伸肩动作,会减小由另一臂空中移动时所造成的上体错误的左右摆动;二是在中长距离中,注意一手臂人水后的前伸动作,可增大划水距离,还有助于另一臂的推水效果;三是一臂的空中移动速度和人水速度的提高有助于另一臂划水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