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法兰西科学院院士阿兰·佩雷菲特曾经说过:"宗教的奇迹在于对上帝的信仰,而经济发展的各种奇迹却在于对入的信任,'诚信'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的,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非物质的第三要素'."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达,故诚信也就成了开启财富之门的敲门砖、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信用档案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信用档案制度,以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市场秩序的有条不紊.我国要发展市场经济,也应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制度,使其在经济发展运行中发挥"经济身份证"和"经济润滑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今用:"民无信不立"必须和"民信之矣"结合起来看,"民信之"是"取信于民"之意,"民无信"亦就是"未取信于民"之意。"民无信不立"的含义就是"未取信于民之政府则无以立足"。"政府取信于民"在先,"百姓相信政府"在后,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7,(6):68-76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1年与2012年的数据,本文从信息传播的视角探讨了媒介使用对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受众有着不同的人口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他们的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除了传统媒介电视使用会提高医患信任与广播使用会提高社会信任外,其它媒介的使用都降低了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而且传统媒介对医患信任的影响力要高于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力,需要改变"受难式"医疗报道框架观,应用建设性的传播方式重建医患信任。新媒介相比传统媒介,降低信任的方向与显著性不同,互联网与手机定制信息"线性负向"显著性降低了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而传统媒介在降低信任中基本表现为"U型",而且互联网比手机定制的影响力更大,互联网媒介需要从个体理性向公共理性的逻辑转变,达成重叠共识以重建信任。  相似文献   

5.
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企业无信则事业不兴,个人无信则无以立身,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信用是一种约束人的行为的道德准则,是人们做事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和凭证,它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信任是诚信经营的基本前提,研究分析杭州"人脸识别第一案"背后的信任危机问题,对数字记录保管者的信任重建具有积极意义.基于认知平衡理论与数字记录的基本内涵,解析数字记录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阐释化解信任危机的意义、信任重建主体及重建内容,建议从转化传统数据保护意识,形成以国内法为梁柱、国际法为配筋的法律体系,深化技术与社会...  相似文献   

7.
张萍 《新闻前哨》2010,(9):101-103
本文将社会资本形成的三要素——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及由此产生的信任结合网络特点,分析了虚拟网络社团中社会资本的网络构建、互惠性的形成和信任的产生方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民无信不立,业无信必衰。"诚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构成社会秩序的基石。当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诚信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成为建立社会经济秩序的基本要求。图书馆事业作为社会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推进自身的诚信服务建设,建立诚信服务制度,以规范行业服务为突破口,以建设完善的诚信制度为核心,以建立图书馆行业整体诚信服务体系为重点,倡导重诺守信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9.
通过信任风险、信任相关方关系和信任形成三维视角的分析,发现电子商务信任的核心问题是交易信任,重点是赢得消费者信任;而网站在电子商务信任关系中处于核心位置,初始信任和网站制度控制在促进电子商务信任形成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针对这些特性,给出业界提升消费者信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4,(16):27-33
高风险社会,不信任并非是简单的信任反面的意涵,而是风险压迫下的一种情绪和心态的复杂表征。社会困难群体因其弱势在风险社会中首当其冲,而该群体不信任的泛化心态也为社会埋下了风险因子。本文从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信任缺场切入,借助课题组实地调研多年累积的群体性事件数据库分析,认为社会困难群体在抵御风险过程中寻求参与新闻活动,并和传媒形成互动闹大而构建对传媒的期待;随着期待的消解,传媒的信任被瓦解进而推动社会困难群体塑形风险。作为社会困难群体与政府机构和专家系统之间的信任纽带,传媒理应在风险叙事中守护和维持信任沟通,从而消解社会困难群体不信任带来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1.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生活的人生信条。在我国古代的商业文化中,宝贵的诚信传统“童叟无欺”、“民无信不立”等为世代口碑相传;古人经商常云:“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也正是这个道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企业进行正常商业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企业信用档案是其在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经济通行证”。  相似文献   

12.
结合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政府信任的发生机制与过程的探讨,指出危机传播中政府信任的形成源于安全的需要、专家系统的依赖和过往互动经验。形成政府信任,必须要在危机发生的各个阶段保证危机的事实性信息公开、政府决策与制度安排的信息公开、相关领导人以及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公开。大众媒介扮演着政府信任形成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它也是培育公民社会,促使公众参与危机治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11):47-53
网络求助文本是求助者通过话语寻求社会救助的一种实践形式,通过对"轻松筹"、"微爱通道"的三个案例的话语分析发现,求助者通过伦理叙事、自我标签化、道德化叙事建构自我的"弱者"身份,通过"悲情叙事"进行情感感染及动员,通过"自证""他证"方式建构与潜在救助者之间的信任,整个话语表达的核心在于构建求助者和潜在救助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从分析来看,目前的信任关系主要建立在道德因素、熟人社会网络、语言的认知及判断等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公信力。字面上讲指公众的信任力量,现实中则指那些公共权力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公信力的核心是信任。它是社会团体、行业、部门和政府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是生存和立身的根本。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在长期发展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体现出一种无可替代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5.
信任是社会秩序建立的基础,其主要形态包括人际信任、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大众传播媒介对信任的各种形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往关于媒介使用与政治信任、社会信任的影响关系的研究多有涉及。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试图探究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不同媒介使用和媒介依赖与信任评价内在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就信任评价而言,较之社会信任、政治信任,人际信任目前依然在中国社会信任中占据主要位置;就媒介使用与信任评价而言,无论是对人际信任、社会信任还是政治信任评价,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对信任评价的影响远高于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与报纸;但就媒介依赖而言,报纸、电视、网络、手机媒介依赖与人际信任、社会信任变量各指标无显著相关,但是与政治信任呈显著相关。此外,对于人际信任和社会信任评价,媒介使用各变量对信任评价的预测力超过媒介依赖变量对信任评价的预测力;而对于政治信任评价,媒介依赖各变量对信任评价的预测力远超于媒介使用。  相似文献   

16.
虚拟社区中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对于促进社区成员自发、自愿的参与和贡献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是促进虚拟社区成功的关键因素。基于相关文献构建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调查问卷从虚拟社区使用者收集数据,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社区感觉、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依附动机、社会支持导向和信任倾向等因子对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依附动机、社会支持导向和信任倾向等个体特征因子通过信任因素对虚拟社区感觉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维基社区有效的信任管理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信任管理系统结构和模型。在分析维基社区协作活动系统的基础上,指出间接反馈信息建模的必要。同时从中心制、信任形成、信任评估、信任获取几个角度探讨维基社区有效的信任管理模式。此外提出面向维基社区的中心制信任管理系统框架和分层结构,并给出一种基于修订史的间接反馈信息抽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许正良  浦艳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135-138
网络购物发展态势之迅猛已日益受到诸多消费者的青睐,但在“信任自己人,不信任外人”的传统信任模式的影响下,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环境中如履薄冰。基于中国情境下网络购物环境和人际互动模式,深入分析消费者网络购物过程中信任的形成机理,以此来提取关键要素,并形成消费者网络购物信任的建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杜学军 《报刊之友》2010,(11):166-167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建立信任社会为前提,信任社会由广泛的人际信任、聚合的政治信任和规范的制度信任构成。  相似文献   

20.
张友鸾在去年五月二十八日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是蜜蜂,不是苍蝇"一文中,硬说现在记者不被尊重和信任,"没有社会地位","逢人低三等".他提出什么"记者不讨厌,不是好记者"的口号,甚至扬言"不到新闻工作者获得应有的、适当的社会地位,决不罢休".看,他多么"关心"记者啊!然而,我们都知道,党向来就是尊重和信任忠于革命事业的新闻工作者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报纸是党进行思想工作的最有力的武器,党决不会把这个重要的武器,交给不能被尊重和信任的人去掌握.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也是尊重和信任的.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