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据8月21日《法制晚报》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近1.2亿。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人数翻了一倍多。美国学者马丁·特罗20世纪70年代曾经提出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说:  相似文献   

2.
根据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四川省2015年1%抽样数据,对四川省的人口结构变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总人口数量逐步增加,0-19岁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化;(2)人口受教育程度逐步提升,但教育文化程度依然较低;(3)产业结构由传统型向发展型转变;(4)离婚率上升,男性的未婚比例和离婚比例高于女性;(5)城市化趋势加快,人口行政区域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3.
运用衡量人口文化素质的几项主要指标,即每万人口中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每万人口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人数、文化教育水平综合均值、文盲率等,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哈萨克族的人口文化素质,并与全国、自治区平均水平和其他几个民族相比较,其非文盲率在全国位居第三,仅次于塔塔尔族和乌孜别克族,大大高于全国、自治区平均水平,其他几项指标在自治区被比较的13个世居民族中处于偏下位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老龄人口存在健康状况不理想、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等问题。文章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预测了我国农村老龄人口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口流动成为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因素。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三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主要呈现规模增长、分布“就近、就镇、就富”规律、以男性及青壮年、以中小学文化程度流动人口占主体等特征,运用“推拉理论”进一步研究迁移流动的形成机制,从而提出引导人口迁移流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日前在一次会议上向与会者提供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已达到4亿左右。在这4亿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有1%左右,高中文化占12%左右,初中文化占39%左右,小  相似文献   

7.
据省统计局对全省千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我省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人口的文化程度又有了新的提高。高文化人口增加,低文化人口减少 1985年底,全省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38%,比1982年增加4.53%;占六岁及以上人口的79.34%,比1982年增加4.95%,其中,城市为88.53%,增加1.85%;农村(含镇)为77.70%,增加4.42%。农村的增长幅度大于城市。总人口的文化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各类文化程度人口中,具有初中、高中、大学(含大学肄业和在校生)文化程度人口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82年的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教育与人口发展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口普查资料,深入研究人口文化素质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是制定21世纪初期湖北省教育发展战略,促进人口、教育、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以《湖北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资料》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为依据,结合历年《湖北教育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对湖北省教育与人口发展状况进行宏观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正> 发展我国成人文化教育事业,除增加教育投资和优化教育结构外,应根据我国国情,构建一种高效的成人文化教育形式——家庭成人文化教育。家庭教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奠基性、开发性、感染性、针对性、集聚性、继承性、长期性、潜移默化性等特点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文化教育的功能,原因如下: 首先,构建家庭成人文化教育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客观需求。四化靠掌握现代技术的劳动者去建设,学习现代技术知识,起码应具备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小学、半文盲、文盲的人口为6亿,占总人口的53%,扣除小学在校生和非在职人口后为4.1亿,占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0%。这显然是四化建设的一  相似文献   

10.
1987年我国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手工汇总的数据表明,我省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3%,较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7.8%,下降了2.5个百分点。这说明我省人口文化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但是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适龄儿童、少年不上学和中途辍学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是普及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婧妍  赵群  冒荣 《江苏高教》2022,(9):10-16+40
文章参照基尼系数方法,提出了基于人口数的高校分布均等度和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分布均等度的概念,并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进行了有关计算。结果表明,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全国普通高校和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基于人口数的省际分布均等度都有所提高。突出问题在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巨大与省域内基于人口数的市际高校分布均等度和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分布均等度偏低,后者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过于集中在大城市而忽略了中小城市。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所强调的竞争型途径和集聚性效应。要促进高等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应重视补偿型途径和辐射性效应。  相似文献   

12.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一经公布,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便抢占了人们的视野.按照官方定义,在国际上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而根据公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目前不仅老龄化人口多,而且发展速度快,已居全球首位,并快速步入"少生、少死、高寿"的老龄化社会.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最新相关数据,结合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分析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全国文盲人口已下降至较低水平,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总体提高,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不断提升.同时,文盲人口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布存...  相似文献   

14.
运用矩阵算法,以2001年第5次人口普查和其后3年数据为依据,对我国人口发展做了预测计算。结果与权威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育》2011,(7):125-125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9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广东省常住人口达到104303132人,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东部地区占全国人口比重比10年前上升2.41点。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州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反映了10年来全州人口变动的主要特征:常住人口总量下降、性别比偏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同时,也反映出一些矛盾和挑战:人口死亡率偏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抚养负担加重、性别比偏高、城镇化率偏低等.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流动人口的数量、比例、流动性等总体情况,迁入地、迁出地分布以及省际流动格局,人口流动的空间距离、时间长度,以及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迁移原因、受教育程度等特征及构成。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妇女基础教育的初步分析方素梅最近10年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程度全面提高。根据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在19个百万人口以上民族中,文化教育水平综合均值最高的为朝鲜族(8.85)、满族...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程度的若干定量分析林香顺,李红杰本文将根据199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的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目前的文化程度。一、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程度的基本状况及其与全国水平的比较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中,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20.
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又推动着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为刻画吉林省人口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特征,梳理分析吉林省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选取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文化结构等,包含性别比、抚养比、城镇化率、首位度、文盲率等12个指标,采用图表法、时间与空间比较法对吉林省市域人口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吉林省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社会抚养负担增加;城乡差距较大;人口流失现象严重,女多男少趋势显著;人口文化素质未能满足发展之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发展老龄产业,吸引人才回流,优化产业结构,打破城乡二元壁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