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有效衔接,并非意味着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丝毫不能与初中的内容重复,事实上,基础知识的重复是难以避免的,要避免的是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叙述深广度大同小异的"简单重复"。同样的知识内容,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程度"要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
一、新思想史研究的尝试 问:您的《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在1998年出版、2001年再版以后,影响很多大,在国内获过奖,在国外,如纽约出版的《当代中国思想》(Contnmporary Chinese Thought)曾连续两期来译介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3.
“文本”一词源于拉丁文的texere,本意是波动、联结、交织、编织。法国哲学家利科尔的解释是:文本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整合”在英语(integration)中主要含义是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等。国外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认为整合“是指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从新版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抗日战争”内容的叙述中我们发现,历史教科书编写当中有如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1.如何处理学习主题与教科书内容的关系;2.历史发展的连贯性与跳跃性;3.以实事求是态度治史与教科书编写的思想性;4.历史教科书的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5.
6.
正难度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自2001年进行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了适应学生的需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历史分成了必修和选修,其中四个版本在不同地区使用。但是,在它们得到认同的同时,大多数学生和老师也认为高中历史教科书变得越来越难学了,其实教科书使学生觉得难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选取全国范围内使用范围最广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课书(简称人教版)必修本为研究对象,从语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让学生记住和复制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在思考和探究中建立起对历史的认识。所以此次新课程改革将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定性为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课程性质阐述为“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8.
朱煜 《历史教学问题》2007,(5):91-94,48
当代西方学者认为,“历史意识”已经成为公众讨论过去的一个中心范畴,也成为历史教学法的一个关键概念。所谓“历史意识”,通俗地说,就是指思维主体了解自身所认知的过去是什么。所要传达的概念是什么。历史意识之所以称为“意识”,含有心理学上的意义,指与人们理性思考有关的对象。举凡口述家史、笔记小说、电视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历史意识,但是历史教科书的影响应该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高中历史教育中断层与台阶效应日益突出的显现出来,这就使得初高中历史教育的衔接问题被提上了新课程教学的前沿,而作为历史教育衔接的核心,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更成为了新课改研究的重中之重,作为历史教育者,要立足于初高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从有效整合和结构建构两方面着手,实现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衔接,为解决初高中历史教育衔接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教走廊·开栏词】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故历史教育,实即服务于我们生活与人生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与本刊编辑部合办的专栏“人教走廊”,亦即“借助历史进行人生教育的走廊”。旨在围绕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用全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鲜活的思想、有效的办法。来解析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教学、评估学习……“人教走廊”应是多姿多彩的。编、读、教、学诸方同仁,漫步其中,撰稿参与,阅读思考,交流协商,互动互助。广益教学,对理解历史、感悟人生、服务生活发生积极作用,乃专栏之最大愿望矣。  相似文献   

11.
20 0 4年 5月中旬 ,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第二届中德历史教科书国际学术研讨会 ,就中学历史教科书建设的有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会者各抒所见 ,热烈争鸣 ,气氛活跃。本期首先发表德国代表的三篇发言纪录稿。文中的观点 ,纯系作者个人所见 ,欢迎继续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全志聚 《历史学习》2010,(12):24-25
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依据历史课程标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文字表达简洁有序,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但在历史年代和史实表述方面存在着一些错误,现提出来与诸位方家商榷。  相似文献   

13.
高中标准教材的差异问题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以“集合”教学内容为例。五种教科书在框架样式、结构体例、知识内容、作业要求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偏高、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不同解读、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标准教材”和“大纲教材”的区别等是形成差异的三大原因。我们要以积极的、科学的态度去面对差异问题:在实践中及时调整和修改“课程标准”,各种标准教材在必要时作“使用说明”,教师不能简单地做“并集”。教研、师训部门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高职衔接"项目是符合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改革需要,搭建终身学习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立交桥"结构的教育改革探索。以试点项目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从衔接课程的建立依据、原则、内涵的角度进行设计并建立课程标准,突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体化衔接结构特点的教学设计,建立适合衔接的课程标准,是指导、规范本项目教学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故历史教育,实即服务于我们生活与人生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点本刊编辑部合办的专栏“人教走廊”。亦即“借助历史进行人生教育的走廊”。旨在围绕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用全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鲜活的思想、有效的办法。来解析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教学、评估学习……“人教走廊”应是多姿多彩的。编、读、教、学诸方同仁。漫步其中,撰稿参与,阅读思考.交流协商。  相似文献   

16.
对于教科书问题,目前过多的集中在"教教科书"与"用教科书教"以及教科书理论研究层面,而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关注教科书研究问题却少有问津。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其内涵已融入新的理念。基于个案研究分析以了解在真实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科书是如何影响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换一种视角来探讨研究新课程下教科书变革问题比起纯理论说明也许会给我们今后使用或研究教科书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探寻:“内在理路”的取径 历史是什么?——落定的尘埃、千年的叹息,抑或思古之幽情?不管对历史如何定义,历史关乎人类的过去,人类的历史就是过去的人生,是我们先人经历的喜怒哀乐,离合聚散,成败兴亡(许倬云)。问题在于,历史发生在过去,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属于“遥远”的过去,来自“陌生”的世界,显然与我们,尤其是年轻的学子已有的、日常的“认知”和“经验”相去甚远,甚至“渺不可及”。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在“贫乏”的历史记忆中沟通、接榫,最终建构历史图景的巍峨大厦?  相似文献   

18.
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了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撰的新版历史教科书,由扶桑出版社出版,立即激起中国、韩国、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及日本16个民间团体的愤怒,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自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了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分别选用了不同的版本,其中对于传统体育的内容反映,不仅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状况记述过于简约,反映不出中国古代体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而且对新的学术观点和结论吸纳也过于谨慎.建议在中学历史课本中适度增加传统体育内容,重视对于体育史研究新结论的吸纳,在低年级历史教科书中增加传统体育娱乐活动内容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历史批判性思维的最本质特征是追求真实、论从史出。茅海建先生说:“一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发展的轨迹是主题先行,很早就有了许多重要的结论,但这些结论所依托的史实却是在匆忙中搭建,根基并不是很深……学术发展到今天,我们手中并不缺乏结论,相反的是,我们的思考却为各种各样相互对立抵牾的结论所累。”而中学历史教科书所汇聚的,恰恰包含了根基不深、经不起查证的“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