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体育强国建设中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进入建设体育强国新的发展阶段,这对我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阐述了体育强国的概念、内容,探讨了建设体育强国对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启示;分析了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基础环境破坏、生存方式变异、传承式微、文化影响力缺失等困境;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视角下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体育强国是目标,营造适合的基础环境;经济是基础,完善体育管理体制;“以人为本”是宗旨,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全球化”是趋势,建构中华体育新文化;教育是根本,让民俗体育真正步入学校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表现在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四个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参与观念的转变、参加人员的增加、民族传统体育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文章对民族传统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四种互动模式,即政府引导型、市场主导型、学校辐射型、城镇带动型。  相似文献   

3.
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水流域的古老文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独特的地理和历史环境,让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呈现出多地域文化交融、多民族文化交汇、多时空文化交叠的文化特征。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在文化记忆与传承、健身与休闲娱乐、经济资源开发和利用、社会控制与凝聚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功能。加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民族传统体育的良好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策略,希望为新农村体育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是传统体育文化融合重构发展的新空间,也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延续的重要单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访谈法等,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研究传统体育文化对于新农村新环境的适应,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各种量间关系及发展趋向,能够很大程度上丰富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为传统体育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变化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山东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开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山东各地依托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推出民俗体育节庆游、民俗体育赛事游、民俗体育演艺游、民俗体育休闲游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但仍存在产品类型单一、地域发展不平衡,认识不充分、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有待完善,发展要素不足、旅游配套体系与产业链缺乏等问题。为此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推广,拓展市场空间;完善旅游要素配置,提升服务质量等对策和建议。为推动山东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实践及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身体素质不但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传播,而且关系到我中华民族整体国民素质的高低。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农村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体育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也是日益凸显。但是当前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这就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要认清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且要针对这些问题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进行积极的探索。这对于促进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既是民俗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加快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进程,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体育课程政策,加强民俗体育项目的专门研究,加强民俗体育项目的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民俗体育项目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规范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赛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民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系统、完整的工程。建设新农村,农村的经济、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都将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也会给农民体育的快速发展带来不可多得的机遇。应该抓住机遇,从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农民体育的组织形式、树立以文化娱乐为主流的体育价值、重视和挖掘“乡土体育”项目、发挥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和发挥小城镇在农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着手,谋求农民体育工作在新形势下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协调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发展背景及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与探讨.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合理规划场地设施建设、创新民族民间体育、整合体育文化资源、优化体育消费结构等力显新农村全民健身的中国特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资源的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依据、原则以及配置机制。研究认为农村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体育管理体制、体育发展战略规划、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及农村居民对体育的需求配置体育资源;要遵循以人为本、重视效益兼顾效率、动态配置以及统筹平衡的配置原则;我国农村体育资源的配置是计划和市场并存的复合机制,这一机制实质上是现实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过渡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体育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体育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体育运动发展区域不平衡,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及体育场地设施短缺;农民体育人口相对值偏小且体育观念落后;体育工作中缺乏专业体育指导员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乌江流域的20个区、市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乌江流域农村群众体育进行多维调查.客观认识分析乌江流域农村体育现状。乌江流域参与体育锻炼人员少,锻炼人群结构分布主要集中于青少年;锻炼人群的活动时间较少、场所不固定、活动方式多样;体育认知水平较低;体育消费能力不高:体育服务水平低;机构组织不完善;体育文化建设落后。提出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农村群众体育参与意识与能力;应着眼农村下一代;加强体育硬件与软件建设,充分发挥旅游优势带动乡村体育发展,大力挖掘民间民族乡土体育。  相似文献   

15.
摘要:根据我国民俗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开展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新时代我国农村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形式、局限与路径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研究表明:1)民俗体育逐渐向着现代竞技体育的方向发展,民俗体育活动增多,形式多样,但在广大农村地区民俗体育存在个别突出,一些项目甚至有颓势现象;2)民俗体育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民俗体育生存的土壤发生改变,农村地区民俗体育缺乏组织机构,民俗体育无专业指导,民俗体育设施不完善,民俗体育参与者没有持续积极性。要提高对农村民俗体育的认识高度3)农村民俗体育的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村发展民俗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发展农村民俗体育能推动农民脱贫致富; 4)推动农村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路径: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增加民俗体育的内容,通过民俗体育实施农村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人们对农村民俗体育项目的认识,加强各环节管理,做到精准扶持,让民俗体育从业者脱贫致富,推动民俗体育项目百花争艳,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小康生活质量。通过对民俗体育项目本身、民俗体育项目发展平台、民俗体育管理、民俗体育从业者四位一体进行研究,多途径探索新时代农村地区民俗体育发展局限性问题和推进其发展的路径,对新时代农村地区民俗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构建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量的普查和典型案例调查的基础上,从农村学校参与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角度,总结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有:1)农村学校为当地村民提供体育服务的模式。包括农村学校场地设施免费向校外村民开放的模式、农村学校义务为附近村民提供人力服务的模式、体育俱乐部模式和学校体育场地(馆)市场化经营模式。2)农村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模式。包括自建(自制)非标准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模式、开展非标准体育项目模式、"特定项目人人会"模式和利用校外资源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中国当代农村体育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建设农村体育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体育发展的有关社会学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生产方式的转型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本条件;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农村体育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代体育文化的培养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深层动力;体育组织的建构是农村体育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