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14年8月至11月的三个月中,时任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遗产》主编的康保成教授,受邀赴任日本东洋文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员,其间与东洋文库图书部长、日本学士院会员(相当于院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田仲一成先生进行过数次长谈,其中颇多涉及到祭祀仪式与金元杂剧的关系问题。现将其整理出来,经两位教授审阅同意,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2008,(2):31-31
2008年5月19-20日,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迪姆?罗仪德(Timo-thy Lloyd))博士来我中心访问交流,并以《史密森民间生活节:公众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模式》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演讲。在罗仪德博士的演讲中,他以史密森民间生活节日的职员和顾问的亲身体验,为听众讲述了史密森民间生活节日对美国公众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现状和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据罗仪德教授介绍,史密森民间生活节日已经成为一个表现民间传说、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的活态博物馆。它创立于1967年,每年夏天在the national Mall举办,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一个一英里长的公园,连接美国国会大厦和华盛顿纪念碑,周围是众多的史密森博物馆。现在,史密森民间生活节日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场,学者在其中尝试新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向公众介绍民间艺术家和表演者,并且与遍及美国和海外的社区保持长期的教育合作关系。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来我中心访问$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3.
周星 《文化遗产》2013,(2):1-10,157
民间信仰是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共同关心的重要学术课题,本文在详细归纳了民间信仰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无神论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信仰在当代中国一直面临着"合法性"问题的困扰。民间信仰获得合法性的路径,除了"民俗化"、"宗教化"之外,近年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出现了"文化遗产化"的新动向。通过对一些经典性研究个案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民间信仰"文化遗产化"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是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举措.漯河是中原文化古城之一,曾经是历史重镇、水旱码头,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商贾云集,各种民间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漯河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基本情况 1.1 种类、数量状况.经过文化部门普查统计,目前,漯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共涉及14个门类,3457项,其中语言文字258项,民间文学1432项,民间美术60项,民间音乐302项,民间舞蹈207项,传统戏曲81项,曲艺43项,传统手工技艺268项,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108项,民间习俗267项,民间信仰29项,民间知识32项,传统医药120项,其他250项,从中筛选出1780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的备选项目.  相似文献   

5.
近期,由《浙江档案》杂志社编著的《传人——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集萃》一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从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8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27位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代表的学艺经历、艺术创作和表演历程以及从艺心得等。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6.
《档案管理》2004,(4):15-15
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的“2004年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于2004年5月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国家档案局、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等单位。这次论坛由主题演讲会和专题研讨会两部分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苟仲文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相似文献   

7.
"妈祖信俗"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产生的新名词。伴随着此概念的应用,"妈祖"开始取代"娘妈"、"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称谓而成为标准化的名称。以"信俗"代替"祭典"、"皇会"等,则凸显了这一信仰的民俗性本质。作为中国首个信俗类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确立了"立德、行善、大爱"的信仰内涵。以湄洲岛妈祖祖庙为最高组织机构,以各地的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各种不同的祭拜形式,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和习俗等,构成了"妈祖信俗"的核心内容。妈祖信俗的重新命名与再定义,不仅证明了传统民间信仰的自我更新能力,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语境中迅速走向制度化和组织化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日本第48届每日出版文化奖在东京颁奖。本届评审委员会由著名教授和文化艺术评论家10人组成,共从80种提名图书中最终遵选获奖图书9种。获奖图书中,本奖3种:《鲸与捕鲸文化史》(森田胜昭著,名古屋大学出版会出版)、《志贺  相似文献   

9.
李菲 《文化遗产》2008,(3):154-156
2008年4月4日至7日,“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重庆文理学院红河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康保成教授、宋俊华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李军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徐艺乙教授、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和重庆文理学院牟延林教授等学者共同发起,由“中国高校文化遗产论坛”与重庆市文化与广播电视局、重庆文理学院联合主办,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国家教育部、文化部以及重庆市政府等各级相关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本次会议是中国“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历程中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节点,在本领域若干前沿性重大问题上均取得了较大的推进。一、“文化遗产学时代”:走进?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李军教授在大会首场主题报告《走进文化遗产学时代——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对象与方法》中指出,文化遗产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具有以多样化选择对抗全球化单一面貌的特殊价值。“走进文化遗产学时代”的提出旨在呼吁学者们立足于跨学科交叉平台之上,建构中国的“文学遗产学”学科。根据会议的整体筹划,李军教授的开场引言以某种具有煽动性的表述方式准确传达出当前中国高校“文学遗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从...  相似文献   

10.
日前,第7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筹备委员会召开了第三次会议,决定正式成立组织委员会,全面进入会议的具体组织 运作阶段。 组织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主席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担任;副主席为中国传媒大 学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周鸿铎教授、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崔保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传播学院副院 长麦莉娟教授、中国教育报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中原;执行主席为麦莉娟和陈中原。 组织委员会下设常设机构秘书处,全面负责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秘书长由陈中原担任。为更好地…  相似文献   

11.
5月16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教育报刊社五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在京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给大会发来贺信,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中国申办和筹办本届会议的情况,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创始人、瑞典延雪平大学国际商学院罗伯特·皮卡特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简短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代表五家主办单位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本届会议主题为“传媒产业:全球化·多样…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2006年5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教育报刊社五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在京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给大会发来贺信,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中国申办和筹办本届会议的情况,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创始人、瑞典延雪平大学国际商学院罗伯特·皮卡特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简短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代表五家主办单位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明确信息资源管理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的“2004年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于2004年5月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信息产业部、国家档案局、北京市档案局、福建省档案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赛迪集团、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维易化系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深信泰丰股份有限公司、中软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盖特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华中师大出版社依托本校民间文学研究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三个一”的民间文学出版品牌格局,即:一套教材,一个书系,一部年鉴。刘守华、陈建宪教授主编的《民间文学教程》自2002年出版以来,现已被20多所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再版3次,行销不衰。此外,出版社还将推出《民俗学教程》、《神话学教程》、《比较民间文学》等系列大学文科教材。“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书系”2004年推出第一本《灵性高原——西藏民间信仰源流》。作者林继富博士,在西藏调研8年,从宏观和微观双重视角,考察了西藏民间信仰与民间风俗互动共融的关系。继该书之后,2005年出…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27日至29日,经中国科协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主办,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的青年科学家论坛第126次活动在哈尔滨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面向自主创新的情报学创新与发展”,执行主席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纲博士、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马海群博士、中信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新民博士共同担任。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信所等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的情报学青年专家20多人参加了论坛。近10名我国情报学界知名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科技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06,(3):10-14
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WorldMediaEconomicsCon2ference,WMEC),由世界著名传媒经济学家罗伯特·皮卡特(RobertG.Picard)教授等创办,致力于研究当前世界传媒经济发展中的经验、问题和发展趋势。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通常由大学承办。2004年5月,在蒙特利尔的会议上,由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麦莉娟教授、中国教育报刊社陈中原等共同组成的中国申办团,通过陈述、答辩和沟通,成功地获得了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的主办权。2006年5月16日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第一次在亚洲举行,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传媒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承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陕西电视台和云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等单位协办的"首届中国电视传媒研究博士生论坛",于2008年12月20日在四川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位博士研究生以及陕西电视台、云南广电局、昆明电视台等业界代表参与了本次博士生论坛.论坛共收到来自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在内的十余所高等院校六十多篇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论文.  相似文献   

18.
勉之 《文化遗产》2008,(3):107-107
2008年8月9日,由北京奥组委、文化部联合主办的“中国故事”大型文化展示活动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正式开展。“中国故事”是北京奥运会确立的重要“人文奥运”项目,活动时间为8月9日—9月17日。它通过30个72—108平方米的“祥云小屋”,以图片、实物、多媒体视听艺术等多样形式,结合现场手工艺表演和观众参与互动等多种方式,立体展示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族、民间文化,并充分发掘其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从而实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赛时期间,以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活泼、互动、人文的奥运氛围的总目标。各小屋主要展示的内容有: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燕京”八绝工艺、北京绢人、内画鼻烟壶、空竹、风筝;天津杨柳青年画艺术、泥人张彩塑艺术;重庆川江号子、川剧变脸、蜀绣;上海骨哨、仿战国虎座鸟架鼓、仿唐琵琶,象牙雕刻二胡和18K金筝;辽宁满族服饰、民俗器具、民间刺绣、辽南皮影、剪纸、本溪石雕等以及现场传习、表演;吉林冰雪小屋、吉林民居、满族服饰、脸谱、刺绣、枕头顶等以及农乐舞表演;内蒙古广阔的草原、民族服饰、节庆;新疆维吾尔族民居、和田地毯、壁龛...  相似文献   

19.
孙崇涛 《文化遗产》2010,(2):147-147
《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下称《形态研究》)是由中山大学黄天骥与康保成两位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2006年结项获优,2009年1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汇集中山大学等校一批研究中国古代戏剧的学术精英集体完成的84万字的煌煌巨著,是我国近年戏曲学领域十分重要的成果,其学术水准,有审读者在“不知出自哪家手笔”情况下阅后感到它是“近年来我所读到的质量最高的一部戏曲研究的专著”(见《文化遗产》2009年第3期徐振贵文)。对此,本人亦表示赞同。本书以角色扮演是戏剧本质为基本观点,从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形态、形式为切入点,采用纵横交叉、史论结合的宏大论述结构,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纷繁复杂的中国古代戏剧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形态特征,颠覆了既往研究中国古代戏剧注重内容、漠视形式的僵硬模式,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学术理念与思维方式,这是对中国戏剧戏曲学的一次重大突破。全书七篇四十八章,前三篇“唐前戏剧形态篇”、“杂剧院本篇”、“南戏传奇篇”,重点透视中国古代戏剧形态嬗变情况,主要从“史”的纵向角度,对中国古代戏剧历史作出新的解读;后四篇“脚色渊源篇”、“演出场所篇”、“戏剧服饰篇”、“音乐唱腔篇”,分别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