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浪潮对各民族国家的文化要素作出了调整与重组,传统文化因此受到解构与冲击,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符号、价值认同趋于弱化.民族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传播类型,在保护族群记忆、传统文化认同上起到重要作用.探求价值嬗变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路径,以及叙事困境,是"非遗"微电影生产、传播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2.
在转型期的中国,怀旧作为人类潜在的情愫正经历着由浅入深、由个人到集体、由回归型向反思认同型转型的蜕变。"集体记忆"作为怀旧的核心概念也在持续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地得以重新建构。电视综艺节目通过对图片、影像和人物等包含双重意指的符号进行不同的组合编排并形成系统的符号体系和修辞实践活动,赋予了集体记忆以不同于以往的内容和功能定位,并通过或隐或显的意义诉求和文化担当,在观众的生理和心理双重参与下,完成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和元素。大众传媒在塑造、重现大众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凝结爱国主义情感、强化国家认知、建构国家认同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以央视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为例,探讨文物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重构大众集体记忆的方式,分析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内在联系,以及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最后总结《国家宝藏》对重塑集体记忆、建构国家认同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档案作为记录社会活动的原始性凭证,蕴含族群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集体记忆和身份信息,是族群认同的关键性材料,彰显记忆价值、认受价值和文化主体价值.本文基于档案在族群认同中功能展开的观察元框架,通过明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认同传递机制,解析个体通过"刻写实践—共谋筛选—档案保管"向族群传递认同的交互行为,以及族群经由"仪式展演—情...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的传播大环境下,移民传媒构筑起独特的文化空间。在信息受传过程中,源于不同族群和文化传统的受众具有不同心理需求,移民传媒有助于其受众进行民族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本文试从移民传媒的人种学背景、现状、特征以及其发展空间等方面入手,探讨移民传媒在文化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俗形成的过程,在本质上是民俗的传播过程。"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是民俗形成的核心特征,因此民俗传播缺乏单一信息来源、固定传播者、明显传播效果等一般信息传播活动的必备要素,但必然具有相对固定的信源、程式化处理、集体认同、信息变异等传播要素,最终形成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的重要符号,对内成为族群成员的"集体记忆",对外则成为彰显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受众心理不断迭代,人们越来越倚重通过图像来理解和解释世界。运用视觉符号去塑造形象和强化认同,通过视觉话语去强化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都是值得研究的重点。本文以《领航》这一“现象级”作品为案例,从符号认同构建的实践向度、集体记忆修辞的内在向度、民族认同确立的情感向度三个维度研究其创新之处,以期为以后同类题材专题片的创作提供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晓璐 《出版广角》2015,(9):123-124
对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来说,任何现代化改造都可以被视为一种"入侵",这种"入侵"带来的不仅是血腥的战争、动荡的生活,还有文化上的毁灭—弱势族群总会因物质上的落后逐渐丢失精神信仰,趋向于先进族群的价值观,而弱势族群一旦淡化或失去了对本民族的精神认同,那么距离被毁灭也就不远了.本文以奈保尔的《河湾》为例,探讨了一段在特殊时期里非洲民族的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族群都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的用途生产、留存属于各自族群的档案,并借此实现族群身份认同.作为集体记忆的族群档案,既是族群身份认同的原始"证据",又是族群身份认同的本真"叙事".族群档案融合了"社会性"和"文化性"双重标准,具有非凡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0.
在海外华人中,群体意义上的集体记忆普遍缺失,海外华文媒体对国族认同的叙事因而走向了中心舞台,用各种方式唤醒华人的集体记忆.只有"借助集体记忆,借助共享的传统,借助对共同历史和遗产的认识,才能保持集体认同的凝聚性"①,达到展现民族文化、构建国族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档案工作和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被深化与认同。而这主要就是因为,在众多的学者与社会实践者看来,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记忆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通过各种形式载体来获得的,而档案作为社会活动过程的有效记录,自然就与集体的记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全世界的档案工作者们也逐渐开始将记忆观念划入到相应的理论框架或实践的范畴中去,进而促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与维护中,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职责范  相似文献   

12.
从根本上来说,文化认同是一种被建构出来的集体意识,这种建构可能是从无到有的"发明",也可能是稍作修改的"挪用"。在建构过程中,有三种主要因素参与其中,一是与他者的比较,二是外力模塑,三是特定的文化记忆。区域文化认同无疑也是可建构的,而"非遗"的地方性、审美性与符号性与区域文化认同之间具有耦合性,是建构区域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但是,把小地方的"非遗"建构成较大区域的文化符号时,可能会产生矛盾,一是小地方不愿意自己的文化被征用,二是大区域并不认可来自小地方的"非遗"作为自己的文化象征。另一方面,区域文化认同建构过程中征用"非遗"等传统地方资源,这其实是本土意识对全球化的应激反应,这种区域文化认同其实暗含着某种排他性,可能导致"文化自闭症",这是应该警惕的。  相似文献   

13.
媒介环境学派认为,在人类历史各个阶段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不同媒介有着各自的偏向。语词自书面文化起成为一种技术,随着媒介技术的变迁,族群的历史记忆与认同也被反复形塑。泰雅族作为台湾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经历了从原生口语文化到次生口语文化的转变。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其部落文化规范的传播方式不仅考验着族人们的族群认同,更被裹挟着卷入台湾历史记忆重构的争议之中。  相似文献   

14.
徐丹丹  秦宗财 《传媒》2021,(10):88-90
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产品,微纪录片通过"符号加工—场景展演—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实现了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下性生产,并在人们审美、消费、解构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微纪录片需要通过把握中轴结构,建设交往空间和推进文化消费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岫泽 《视听》2022,(9):31-34
“长安十二时辰”是位于西安市的沉浸式古风体验街区,以仪式化符号打造了立体的传播空间。仿古街区将空间与文化传播相结合,通过仿古建筑符号、历史人物符号和生活化场景符号,建构出仪式化的传播环境。同时,依托沉浸式场景、互动式游览和共享式体验进行仪式传播过程,并与西安城市文化传播联动,增强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效力,促进了文化认同的形成,对唤醒集体记忆、获得身份认同、提升社会凝聚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是记忆的载体与媒介。在博物馆中,记忆的生成、塑造和延续机制有三个层次。第一,展品自身的物理存在构成与参观者的沟通系统,并通过这样的沟通激发后者的回忆;第二,博物馆的展品遴选、展陈设计、路线规划、解说词的撰写等元素构成了符合某种历史话语的叙事系统,集体记忆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中生成并凝塑参观者的文化和族群认同;第三,博物馆自身的历史——其概念的提出、展馆的设计与建设、展陈的叙事构建等过程——促发并强化相关参与群体的集体记忆与认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关于记忆的研究在国内的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和文学等学术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文化记忆、交流记忆等理论概念为主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2019年,关于集体记忆的研究在CNKI中文文献数据库中达889篇,年发表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主题涉及文化记忆与民族认同、仪式与集体记忆、媒...  相似文献   

18.
李杰  周慧婷  曾海芳 《视听》2022,(8):140-142
通过对2021年抖音视频博主“张同学”发布的49个乡村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基于符号学视角探析其利用短视频社交平台唤醒都市农人的集体记忆符号建构过程以及激发群体情感共鸣、重构身份认同的符号意义表征。研究发现,“张同学”的视频通过筛选独具乡村记忆的视听符号与自然符号建构起回忆的场景空间;采用共同体叙事,沉浸式地唤起受众熟悉的乡村生活经历;在记忆的符号化中实现城乡代际对于农耕文化、自在生活和亲密关系的情感认同,在泛娱乐化的视觉文化环境中发挥着乡村短视频符号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万怀 《新闻界》2013,(17):47-50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传播,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传播现象。网络流行语汇集了某个社会时期或阶段公众的集体记忆,获得了集体的认同,并借助网媒进行话语的扩张,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象征符号。本文基于网络流行语的社会传播语境,对网络流行语的流行范式与社会传播意义进行解读,为认知与把握当代社会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世界全球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跨国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城市实体的同质化趋势让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成为不得不被重视的问题。文化认同的形成在文化记忆理论的研究中与象征符号有密切联系。本文以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对澳门城市"莲"符号的意义建构与传播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澳门城市的莲花符号在过去凝结了地区人民的精神共识,在回归后对符号意义的继承、更新和传播实践形成了扬·阿斯曼所认为的记忆的凝聚性结构,促进了澳门人民对地区和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