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创立之初,通过"以民定俗"确定了自己的学科独立性,在向日常生活研究转型的过程中,"以俗定民"成为主流,皇帝是不是民众有过很多讨论。而在中国有皇帝的时代,风俗研究的首要目的就是建立群体认同,即"以俗定民",这在中国古代有非常悠久的传统。熟知这一传统的乾隆皇帝公开书写和传承风俗,可以被视为建构群体认同的举动。44通北京内城乾隆帝御制碑,表明乾隆帝非常熟悉北京风俗,既熟悉它的当下,也与它的历史息息相通。他不仅是北京传说的搜集者与传播者,也是庙会节庆的创造者和支持者。他以碑刻这种方式公开书写并传承北京风俗,事实上创造了一种"北京人"的群体概念,以模糊阶级与族群差异。在乾隆皇帝这里,"北京之民"与"北京之城"是一体的。依赖于地方性空间的"风俗"而不是附着于族群的"族群性",才是构建身份认同的首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美国民俗学家西蒙·布朗纳(Simon Bronner)近来提出以实践为中心的民俗学的主张,强调重新将传统置于民俗学研究的中心位置。这一主张有四个核心关键词:Praxis、Pheme、Tradition与Custom。四个词都在西方有长期历史和丰富含义,中国学术界内也有各种不同翻译。本文提出,站在民俗学的立场上,中国古已有之的知行、风谣、风俗与世俗这四个概念,与布朗纳使用的上述四词有内在契合。无论是布朗纳的实践理论,还是中国古代使用的这四个概念,都源于高举行动实践与政治意识的重要性。正是在强调实践主体的自由意志与政治主体间对话的意义上,布朗纳的实践理论与中国当下的实践民俗学产生了交集。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民俗学陆:张教授,来您家的路上,看到路边有家门旁倒贴着大红双“(?)”字。象这类婚礼习俗,以及端午吃粽子,或找到野山参后大喊一声“棒槌,你往哪里跑”之类,都属于民俗学研究的范围吧。那民俗学中的民俗概念,与我们日常语汇中的“风俗习惯”一词,是一回事吗?张:是的,你提到的几种风俗都是民俗学研究的题目。倒贴“(?)”字,意思是谐音“喜到了”,反映了人们的祈福心理。婚礼习俗在风俗学的分类上属人生仪礼范畴。至于长白山挖参人发现野人参后大喊一声,用短裤罩住,或用红线拴住的习俗,都反映了挖参人对大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敬,在他们心目中,人  相似文献   

4.
日本民俗学中,以"城市"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的都市民俗学是1980年代出现的。与贴近"自然"的"村"不同,"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活动和信息发散的中心,鼓励消费行为,重视人际关系,强调技术革新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村"被"城市化",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复合的、多层的城市中,城市的特点也越来越强化。这样的生活文化的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教育制度的确立、技术革新、疏离自然、社会的变化等。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取决于从前代继承什么,向下一代传授什么。  相似文献   

5.
如今民俗学在世界范围内遭遇困境,脱离社会缺少服务社会的能力是其衰败的主要原因。民俗学必须自我反思,提高学科独立性与理论自主性,把民俗定位为提升日常生活境界的文化资源和为精英创造民众认同的文化精华,让民俗学在国家与地域认同,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促进以及地方风俗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开辟政治民俗学和经济民俗学的研究,是现代民俗学转型的重要举措。而支撑这种开拓的理论资源,可以从中国传统的民俗思想和实践中获取。民俗学的中国话语可以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建立起来。这样中国民俗学可以对于世界民俗学起到拯救和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廖元新 《文化遗产》2016,(4):136-142
21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开始浮现在公众面前,并成为各界日益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看似忽然火热的"非遗"热并非是"横空出世",考察其来龙去脉,不仅和国外民俗学界的推动有关,和国内民俗学的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将以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为例,考察其在"非遗"酝酿和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承启作用。同时,反思在"集成"编纂和"非遗"保护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三套集成"的历史意义,亦有助于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的民俗学不止一种。在众多民俗学中,"日本民俗学"是怎样形成又是怎样发展至今,今后的"日本民俗学",或者用更普遍的说法——"民俗学"究竟应当以怎样一种方式存在,是本论所关心的内容。在全球化语境下,民俗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不可抗拒的全球化浪潮汹涌来袭的今天,居住在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的人们应当如何面对和接受,并在这股浪潮中生存下去。这种生存的智慧在民俗中又是怎样体现的。是民俗学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自柳田国男在《民间传承论》中界定其研究对象为"民间传承"以来,日本民俗学围绕"传承"概念,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立场:一是"从田野看传承"或"由传承思考田野",认为应努力把握田野里传承的实际面貌,借此显示出一种民俗学能够进行独到的调查研究之可能性;二是对传承概念的批判,主张不可以继续拘泥于其所蕴含"同一性/连续性"规范,仅仅探究具有"传承"性质的事象,否则今后的民俗学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传承"概念被"冻结",背后存在着基层文化论和民族性理论的影响,这种传承观将有可能由行为论之传承理论逐渐得以"解冻"。民俗学有必要把握"生活世界中的传承"的实际情况,重新返回到田野,返回到生活世界,重构传承概念。  相似文献   

9.
"编辑"词义从古到今的演变(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概念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范畴."编辑"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编著合一"是不是古代编辑的特征,编辑出版史要不要划分编辑活动和著作活动的界限,"编辑"一词怎样进入近现代新闻出版词汇,这些都是讨论的热点.本文想通过考察"编辑"词义从古到今的演变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1962年韩国无形文化财制度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诞生,半个世纪里虽屡经修改,但原形主义始终是制度的核心理念。然而,无形文化财制度艺能领域所认定的文化原形却先天不足,大多是在备战全国民俗竞演大会过程中人为创作的产物。这种"伪民俗"被无形文化财制度赋予话语权后,使真民俗的生存举步维艰。21世纪初原形主义引发的诸多弊端受到民俗学界激烈批判后,"典型"概念取代"原形"成为无形文化财制度的新理念。但由于法规制度本身的运作逻辑,"典型"最终沦为另一种"原形",引发新的争议。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民俗学学科发展脉络中,"20世纪民俗学"是以柳田国男及其研究为起点的。有关20世纪日本民俗学的形成、发展及演变之学术动向的探讨,也是为了进一步探寻迈向"21世纪民俗学"的术语。以往的民俗学将研究对象仅限于"民俗",而将"人"看做"民俗"的载体或"信息来源"。为了摆脱这样的对"人"的观点,新一代日本民俗学者在以往民俗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面向"人"的民俗学,从而使民俗学成为关注"人"的主体性、主观性及生活经验的学问。民俗学研究不该只将"民俗"局限于与传统、传承息息相关的民俗事象,而是应该通过"民俗"探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之网"。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以理解普通人"当下的日常"为目的的面向"人"的民俗学,实则是"回归"民俗学学科本质属性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北京、广州、深圳、南京、上海各大城市的政府与其主流媒体相继宣布,在各城市,"下岗职工"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失业人群,"单位的人"正式向"社会的人、市场的人"转变,"下岗"一词在其经历了20年的发展变迁,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3.
说“胡皴”     
陆游、郎瑛、方以智等人对"胡皴"做出过不同的解释,"胡皴"一词其实是杨朴的个人创造,用来戏称表面干裂的胡饼.食物的形制会随着各时代的风俗、喜好有所变化.胡饼的种类丰富多样,根据宋代的一些文献资料,胡饼的制作分和油与无油两种,在炉内烘烤而成.胡饼,尤其是无油的胡饼,经烘烤或长时间的储存,表面会出现裂纹,故而有"胡皴"之说.  相似文献   

14.
王均霞 《文化遗产》2010,(1):101-108
当中国民俗学研究从对事象的关注转向对民众生活整体的关照,当科学性和客观性不再是中国民俗学的唯一追求时,"家乡民俗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理解深度与情感深度使其在关照生活整体这一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势,但同时,它也面临着因对家乡太过熟悉而不自觉地陷入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采取熟视无睹、想当然的自然态度的危险,这反而又容易使其丧失关照生活整体的机会。常人方法论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可以在这方面给家乡民俗学研究以启发。  相似文献   

15.
岩本通弥  王晓葵 《文化遗产》2010,(4):109-115,158
"记忆"是最近20多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认为,作为以口头传承和身体传承为研究对象,以访谈记录为主要方法的民俗学,记忆具有本质性的意义。将记忆概念引入民俗学研究,不但为我们分析民间传承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且能够将民俗学研究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现象结合起来。为民俗学重新成为"当下之学"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华"与"夏"起初的含义并不相同,至西周春秋时期,具有文化与族称的含义,二者连称与单称无别。经过民族融合与中国政治生态的变迁,清末民国初期,华夏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华夏逐渐被中华代替。如今,中华民族的概念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山寨文化"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山寨现象"的兴起,相关的讨论与论辩也在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当事双方虽然都在使用"山寨"一词,但其内涵所指却不尽一致,于是造成概念外延与内涵的隔离,极易产生歧义。所以,欲讨论"山寨文化",清晰的概念内涵辨析十分重要,它是有效沟通与准确讨论的前提。若从中国社会一以贯之的文化心理角度观察,"山寨现象"又与"游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门"字来于水门(watergate),是个泊来词,源于重大的政治丑闻,"门"字是一个特殊词,在它的外延意义上专门指违背道德法律,引发重大后果的行为,词性上属贬义。近年来,"门"字在新闻媒体中被滥用。媒体到处安"门",不  相似文献   

19.
据目前新史料表明,古代"采访"一词,最早出现于<人物志>之中,比学界公认的<搜神记·序>提前了近半个世纪.在近代,"采访"一词与新闻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采访"的称谓逐渐被新闻学界认可,特别是1928年周孝庵著<最新实验新闻学>出版后,"采访"一词始成为新闻学专业术语,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新闻学"与"传播学"自始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传播学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归入到新闻学科之中,绝大多数院系被命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相关的专业划分与数据统计中,"新闻传播学"也被归入同一类别。[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