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龙门山断裂带上,这场大地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1].我国学者针对汶川地震断裂带的结构特征,对汶川地震断裂带与龙门山隆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为我国地质灾害的探索和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本文从地表和地腹的构造特征着手,对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特征与龙门山隆升的关系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实践     
国家出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为有效组织各方面力量做好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灾后重建规划组制定了《国家汶川地震灾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造成极大损害,笔者通过查阅史料,试图通过分析明代四川的地震主要分布区以证明四川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地震的多发区,这次5·12汶川大地震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4.
在探讨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关系和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民族民俗文化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为代表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民族民俗文化的地震破坏情况,以及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重建经验和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2011年春季发生的日本地震和云南地震为背景,对汶川地震灾区和非灾区的中学生对地震受灾民众的态度进行比较,发现:1)汶川地震灾区和非灾区的中学生帮助云南受灾民众的意愿都显著高于帮助日本受灾民众的意愿;2)汶川地震灾区的中学生状态共情的程度和帮助云南受灾民众的意愿都显著高于非灾区的中学生,但二者帮助日本受灾民众的意愿差异不显著;3)对日本文化的接触程度调节共情与助人意愿的关系,对日本文化接触越多,帮助日本受灾民众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讨生命价值观对汶川地震灾区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中介作用,为震区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提供参考.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川文理学院的323名汶川地震灾区籍大学生在地震发生32个月后的PTSD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震区籍大学生总体阳性检出率为4.34%,SCL-90的9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震区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必须要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作为引导.  相似文献   

7.
为支援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我社将举办支援汶川地震诗书画义拍义卖会,即日起面向全国征集诗词书画稿件,征稿时间截止2008年11月30日。  相似文献   

8.
四川汶川地震牵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合肥八中师生像全国人民一样,时刻关注着抗震救灾工作。连日来,学生们、老师们、退休老同志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要为灾区人民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校领导也积极思考怎样为灾区人民作贡献。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组织师生及退休老同志自愿捐款,向四川汶川教育系统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相似文献   

9.
在汶川地震灾区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引领下汶川地震灾区教育信息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青川县、汶川县、茂县等重灾区田野考察中,笔者发现汶川地震灾区教育信息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凸显出灾区教育信息化政策取向上遭遇两难问题、灾区教育信息化政策议程缺乏、灾区教育信息化政策内容较宏观、体系不健全等.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发展模式、构建系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存教育,刻不容缓.这是汶川大地震下达的"命令"!以这次地震为背景,我利用班级文学社、QQ群平台,讨论学习地震知识.对学生开展生存教育.……  相似文献   

11.
"5.12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吹响了援建汶川灾区的号角。教育信息化援建的具体内容要从硬件设备、软件资源以及潜件理念3个层面去呈现,进而提出教育信息化援建对汶川地震灾区的教育发展的作用:为汶川地震灾区教育提供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汶川地震灾区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实现教育公平的步伐,使灾区的教育信息化通过"输血"能够尽快恢复"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2.
抗震救灾中的价值震荡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既是一场地理大地震,又是一场价值大地震.惨烈的大地震发生的瞬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和感染着全国人民.然而,在地震发生后和抗震救灾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  相似文献   

13.
地震孤儿,是指经历了地震灾难,并且父母在地震灾难中双双身亡的儿童。四川汶川地震使汶川成千上万的家庭惨遭重创,许多父母在这次地震灾难中死亡,留下了大量的孤儿,本文所指的地震孤儿就是指在汶川大地震中遗留下来的孤儿。在汶川地震中,这些地震孤儿不仅有着地震的痛苦经历,还要承受失去父母成为孤儿的巨大痛苦,经过了这一变故,他们的心理创伤会有多久?他们的家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本刊编辑部在参阅主要媒体关于四川汶川地震信息资料基础上,将四川汶川地震灾情和全国人民支援抗震救灾实践轭要,摘编成文,并配合之简要介绍了1949年后中国特大地震概况及汶川地震留给地学界最有探索性的命题——地震可测性与地震不可测性。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灾区旅游环境、旅游业生产能力遭受重创,旅游市场遭受毁灭性打击,极大地加剧了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矛盾。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始终以恢复和保护旅游环境为既定前提,满足游客不断提升的旅游环境需求;应该建立合理的旅游经济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当地总体利益的提高;应该发展绿色旅游经济,推动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6.
陈宁 《早期教育》2008,(8):24-2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袭来之时,正值学校上课,地动山摇、风沙弥漫、房屋坍塌,但教师们奋不顾身,以自己羸弱的身躯,抵抗肆虐的恶魔,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学生的平安,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7.
《广东教育》2011,(6):43-44
1.地震中的防身措施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面对世界频繁的地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懂一些有关地震的知识。[写作内容]请用英语写一篇短文,告诉同学或朋友,当发生地震时,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1.避免无秩序地蜂拥而出;2.躲在结实的家具下边,用手臂或包护着头和颈,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3.跑动寻找庇护处时,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地震谣言常见诸媒介.本文从地震谣言的公共属性出发,从受众和媒介两方面作了详细分析.一方面,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社会对生存环境的感知方式和社会心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地震谣言报道并未基于受众的感知和心理将地震谣言视为公共事务加以报道,因而出现了一个媒介舆论和公众话语的鸿沟.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根由在于我国新闻实践在向公共新闻的转变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无法与公众的要求同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华西都市报>5.12汶川地震五篇新闻报道为文本,探讨灾难新闻报道中英雄原型的运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家在地震后显示出自己独特的文化责任感和民族意识,这是灾难对文学和文学家的考验.但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汶川大地震和海地大地震中作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说明作家行为及其影响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