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现代学校体育功能探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学校体育功能主要研究学校体育的基本作用,它是确定学校体育目标的主要依据。学校体育功能的演进与拓展始终是围绕着人和社会这两条主线来进行的,对盲人而言,其主要有教育、健身和娱乐功能;对社会而言,其主要具有文化和辐射功能。在现代教育和体育思想及理念的影响下,现代学校体育的功能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其内涵呈现出不断提高扩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随着体育实践的深入和体育科研的发展而退步深化。体育具有它的本体功能和非本体功能,体育的本体功能是指生物学意义上取得的效果,而体育的非本体功能是指心理学、社会学意义上而延伸出来的功能。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人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中转环节,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在育人方面的整体效应,不仅对个体身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反对培养个体的竞争精神、团队精神、“规则”意识、完善社会品格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社会学函义。  相似文献   

3.
1 前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紧密配合,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发展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奠基工程,是带动整个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对推动社会物质明和精神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贯彻“健康第一”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实施的具体举措,因此,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体育与健课程标准》的精神将有利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体育中,理想的人的形象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学校体育中人的形象是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变迁而变化。对受过良好体育教育的人的形象命题的思考是对学校体育本原的反思,它能够指引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能够带来对学校体育目的观的新的认识,决定着我们用什么课程内容去培养和用什么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去培养。受过良好体育教育的人是指,受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至少完成义务教育)的体育课程学习,并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有系统、有计划、比较全面的对人身心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并具有体育品质和素养的人的人。健康人、艺术人、武德人、游戏人、构成了当今社会受过良好体育教育的人的形象,它是学校体育不懈追求的目的之所在,更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责任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观念的变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基础。从教育观念变革的角度探讨了学校体育观念的内涵、特点、体系、层次、存在范围及发生作用的过程与途径;探讨了传统的学校体育观念和现代的学校体育观念。从整体和纵深的角度论述了学校体育观念,对把握学校体育观念具有指导意义。摒弃旧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学校体育观念,树立新型现代学校体育观念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利用献资料、对比分析法以中国、德国、日本三国学校体育中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体育教育目的与任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德、日两国,及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内容,指出德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突出了学生行为能力的开发,采用俱乐部形式串联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日本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切合其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人的终身体育;我国则正在摆脱旧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束缚,向着以人为本,满足社会需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重要性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生活相衔接的特点,其教学指导思想则体现于与社会生活衔接和真正实现高校体育育人效应问题。高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应该为奠定大学生终身体育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浅析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生活相衔接的特点,其教学指导思想则体现于社会生活衔接和真正实现高校体育育人效应问题。高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为奠定大学生终身体育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着学校体育同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商业的关系日趋密切,许多体育专家、学者对学校体育的结构、目标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诸多观点百家争鸣。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学校体育功能进行新的解释说明,学校体育不仅具有文化性,也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为学校体育理论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试论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提倡娱乐性和趣味性,向着有利于参与者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和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方向发展。淡化过去单纯以"学校体育明星"竞技性项目的比赛为主,克服内容单调,形式过于陈旧的现象,应抓住群体,扩大参与面,使田径运动会更好的适应当前学校体育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认知的调查,提出要把学生放到第一位,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做到取长补短,给大学体育课程以正确的定位,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将体育真正融人大学生们的生活中去。要让学生得到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加了解体育的历史、体育的文化、体育的价值,充分挖掘大学生们潜在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就要加强传承体育文化,培养他们终身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的完善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课程编制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模糊数学等方法,对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进行完善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1)掌握学校体育教学理论,形成运用该理论知识解决学校体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校体育学课程的主要目标。2)培养学生学校体育教学能力的内容是学校体育学课程的主要内容。3)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和学校体育管理是学校体育学课程关注的内容。4)学校体育学总论与学校体育竞赛的内容是学校体育学课程应保留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有了新的内涵。此研究在阐述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性的基础上,分析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并提出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基础促进校园和谐发展的若干措施。以期为加强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公共体育设施重建是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论文基于汶川地震灾区97所学校体育设施重建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灾区学校体育设施重建数量、重建原则、资金来源、建设单位、建后利用及对外开放情况,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灾后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和利用的对策建议,对现阶段有效缓解地震灾区全民健身设施需求与不足矛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等相互渗透、彼此融汇;竞技体育则是以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夺取竞赛优胜为目标。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是产生运动员的摇篮;而竞技体育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不能相互替代,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频发已成为学校体育管理非常重视的问题。如何转移学校风险,走出学校所面临的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之困境,是我们当前学校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我们应该对学校体育保险状况寄予高度重视,建立一种适合学校体育保险发展的学校体育保险机制,并通过各种立法积极推进学校体育保险的实施,减少体育伤害带来的损失,缓解社会与学校的矛盾,有力地促进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学生体育需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中学生体育需要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中学生体育需要由9 种因子构成,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欲求,是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对中学生的体育行为具有驱动、导向、支持作用;各种需要相互制约,其中既有正价的促进作用又有负价的牵制作用;中学生体育需要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有强度结构水平上的差异,也有年龄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台湾地区体育教科书在形式结构、导学系统、教学内容、助学系统等方面均表现出与大陆不同特点和风格。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对两岸两版初中体育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大陆初中体育教材应适当增加健康知识比重;运动知识内容部分增加趣味热身项目,引入体育明星励志故事,降低体操、武术教学难度;健康知识内容部分引入食品安全知识和运动伤害紧急处理与急救措施知识;增加插图数量,标明选图来源,尊重知识产权;剔除与教学信息不符栏目,重新整合栏目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