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九八二年落榜回乡的初中生,也是业余通讯员。去年我开始订阅《新闻通讯》。每当《新闻通讯》一到,我总是仔细阅读爱不释手,从中吸取政治营养和新闻写作知识。去年,我向县广播站投稿一百六十三篇,被采用了一百三十九篇,荣获了县、区镇广播站“特等奖”。去年我同别人合  相似文献   

2.
县广播站(台)的言论文章,代表县广播站(台)的观点和主张,是县广播站(台)的政治旗帜。而要真正发挥这一作用,就要求县广播站(台)既把握中央精神,又能结合本地特点和现状,编写出言论的“地方味”。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在《我就是我》一书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1993,(5)
乡镇广播站是面对什么人说话?有同志说:“是农民”。这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又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县级台、站的听众,不也是农民吗?难道乡镇广播站的听众与县级广播台、站的听众一模一样,一点点差别也没有?最近听了彭丽媛唱的“我的父老乡亲”,受到了一点启发,感到乡镇广播岂不就是面对父老乡亲广播吗?我感到这种说法可以使得乡镇广播站与自己的听众  相似文献   

4.
到上海市洋泾乡广播站采访,正遇邻近八个乡广播站同志在这里评比1985年度工作。川沙县广播电台的一位同志随手递来一张记分表,兴奋地对我说,各项指标得分,洋泾乡名列第一。洋泾乡广播站坐落在黄浦区洋泾镇东首。这里窗明几净,一切布置得清新悦目。有条不紊的播音室,亮堂的机房,玻璃橱里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文艺节目录音磁带,墙上挂着引人注目的“先进集体”和“文明广播站”奖状……耳闻目睹这里的一切,使人感受到浓厚的文明气息。编辑沈国民向我递来一本本装订成册的广播稿,  相似文献   

5.
读者之声     
甘肃省成县广播站高志峰:1987年县广播站订了《新闻与写作》。每期一到,釆编人员就组织业务学习。其中“新闻来稿评析”、“新闻写作的语言·技巧”、“当好通讯员浅谈”等专栏是必学内容。由于我站连续5年订阅《新闻与写作》,采编人员写作水平明显提高。5年来,本站有7篇稿获地区  相似文献   

6.
读者之声     
辽宁省东港市黄土坎镇广播站孙寅:我是农村镇广播站编辑,过去,我不会写新闻小言论。从1985年开始,我年年订阅《新闻与写作》,我仔细阅读贵刊关于“新闻小言论写作得失谈”等有关文章,也开始写起小言论了。1990年,我根据有些村成立“红白事理事会”组织后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实际情况,以此为由头写了题为《“红白事理事会”要理  相似文献   

7.
回顾自己20年的新闻实践,越发感到要保证采写稿件的真实,要有“绝知此事须躬行”的精神。在这方面,我是尝到过苦辣酸甜的。记得我刚到乡广播站做编辑正作不久,有一次,到一个生产大队采写“团结”用水的稿件。大队的一个同志介绍,这个大队的6队和7队曾因稻田用水发生过纠纷。我没有到6队和7队去做详细了解,就将这个情节写进了稿子里。结果,稿子在乡广播站播出后,6队队长找上门来,质问我  相似文献   

8.
“本县新闻”是县广播站的重点节目。如何办好这个节目是县站研究的中心课题。我县广播站在“本县新闻”节目中设置了许多小专题,得到了广大听众的赞许。我们办的小专题,一属固定性的栏目,一是根据需要临时安排的。固定性的有“经济信息”、“法制园地”、“民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去年年初,我乡封建迷信盛行,各村争相盖庙。有的村还成立了盖庙领导小组,有部分党员、干部也很“热心”,带头组织施工。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村缺乏资金,就向各户摊派,没有钱的也应交小麦。群众对此事很有意见。于是,我便给县广播站写了一篇《请刹住盖庙风》的广播稿,后来,广播站将此稿转给乡党委处理。不知是我捅了本乡的“漏子”,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乡领导对我很不满意。我是乡团委书记,连以往列席党委会的资格也被取消了。编辑同志,我现在很苦恼。难道向上反映问题就错了吗?有人还对我说,“搞通讯  相似文献   

10.
要有勇气     
以前,写稿总感没啥写。县广播站编辑给我出主意说:“多往乡政府跑跑”。“乡政府!”对于一个庄稼人来说是多么陌生。去年初秋,为写一篇赞颂乡棉办为棉农办实事的报道,我怯生生地闯进了乡政府大门。棉花办公室两位同志正在忙。我说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访也是一门学问。”这是我几年来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一点体会。我是从1980年开始接触新闻报道工作的。当初,我还是一名在校学生,热爱这一行,却摸不透其中的奥妙,所以,稿子见报的机会也很少。 1984年9月,我到县广播站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新闻报道成了专业化“生产”,经常到机关、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以及农  相似文献   

12.
认真说起来,我还是个“土记者”,尽管搞了十年多的“专职报道”,也有了国家承认的“新闻专业大专学历”,但人一直在乡镇广播站工作。积“基层报道”的多年经验教训,深知吃“乡土报道”这碗饭的滋味。  相似文献   

13.
我1978年进县广播站当编辑,一位好友开导说:“那是个‘出生入死’的地方,不可呆长。”我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啥叫‘出生入死’?”他说:“广播这一行待遇差,‘进步’慢,入了行就甭想有什么发达,只能当一辈子末流编辑”。我就此请教一位老编辑,他反问我:“你爱不爱广播这一行?”我说:“爱呀,不爱咋进  相似文献   

14.
丁放 《视听纵横》2000,(6):34-35
曾几何时,县广播站从“泥腿子、竹杆子、木匣子”起家,虽带着浓浓的泥痕,却也走过辉煌经历了骄傲。直到某一天它摇身一变,将农民口中叫了几十年广播站的地方,生生的改称为广播电台时,广播已告别了鼎盛时期,已经要面对电视的“得宠”、报纸的强盛、网络的兴起所带来的尴尬,对农民来说广播“你已不再是我的唯一”。但是,广播人明白,大浪淘沙适者存,面对新世纪我们只有自强不息努力拓展广播节目生存空间,才能“走过去,前面是个天”!那么县级台如何为自己的节目撑起一片蓝天面向新世纪呢?  相似文献   

15.
人们普遍存在求新求异的心理。因此,广播节目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这个问题对于县广播站的有线广播节目尤为重要。作为县广播站的骨干节目的新闻节目怎样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呢?我认为增强乡土味是形成特色的途径之一,可以一试。“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散发着家乡乡土风味的新闻,会使听众感到提劲爽神,兴致无穷。县广播站的新闻节目要办出乡土味,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把报道经济建设成就同宣传本县的自然资源,地形地貌,土货特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从1979年至今,我利用业余时间共采写新闻稿件200余篇,有160余篇被市以上报刊采用,其余被县广播站及县办报纸采用.其中,《伏牛山之巔——老君山》还被河南科技报1982年评为优秀稿。由于我坚持采写新闻报道,坚持“新闻爱好者协会”工作多年,培养了一批土记者,栾川县委、县政府1990年命名我为“精神文明积极分子”,发了荣誉证书。1981年我下潭头乡搞农业区划调查,在汤营村吃饭  相似文献   

17.
我是农场广播站的播音员,一九八一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写稿.刚开始,我连续向报刊、电台投稿上百篇,却只被采用了两篇。这时,有个同志对我说:“你不给编辑抹油,还想多上稿?”真是这样吗?新闻干事老吴却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某农场一名年轻的报道员为了多上稿,特意拎了一桶豆油,专程赶到一家报社向编辑“请教”,受到了编辑部的批评.还有许多老通讯  相似文献   

18.
在援建胜利油田的短短3个月内,我积极向新闻单位投稿,仅电台、广播站就用稿21篇。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许多战友向我“取经”,我都是把我的老师——《新闻知识》介  相似文献   

19.
读者之声     
▲我是江苏淮阴商业学校企业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名叫万建伟。我刚到学校,学校便让我负责宣传和通讯工作。我现在是校报《开拓》编辑、校广播站编辑和通讯组长。或许是我的兴趣和工作上的需要,我和《新闻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工作也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先后被学校授予“优秀编辑”和“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贵刊的“当好通讯员浅谈”“通讯讲座”“新闻来稿评析”“刊林漫步”等栏目,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可读性和适用性。美中不足的是“新闻来稿评析”嫌太单薄,内容也较单一,能否增加篇目,各种形式兼顾。  相似文献   

20.
初学写稿     
1988年,我开始学写新闻,写的新闻甭说向外投了,自己看了也可笑,句子不顺,文不成章。一次我在通讯员培训班上得到几本《新闻爱好者》,就精心读,细心看。随后,我写了一篇《十矿举办消防培训班》,被平顶山矿工报和局广播站采用,《十矿原煤外运计量达部级标准》也被本单位广播站采用。一时,我成了人们讽刺的“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