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中有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  相似文献   

2.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3页。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的光色彩缤纷,异彩纷呈.本章将引领同学们去探究光现象背后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李隆生 《今日教育》2006,(7S):20-21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立方根的生活情景,初步感受立方根 1.某化工厂使用半径为1米的一种球形气罐储藏气体。现在要造一个新的球形储气罐,如果它的体积是原来的8倍,那么它的半径是原储气罐半径的多少倍?如果储气罐的体积是原来的4倍呢?  相似文献   

6.
看似简单的透镜会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尤其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自然的神奇即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7.
第一节 压强 学习指导 1.压力(F)垂直于物体的表面,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p),因此压强也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且p=F/S,单位为帕(Pa),公式中S表示受压力作用的面积。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本课时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活动、游戏等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本课时的单词和句型,并能够熟练运用。  相似文献   

9.
【题目】 定义:若某个图形可分割为若干个都与它相似的图形,则称这个图形是自相似图形.探究:  相似文献   

10.
11.
慈艳 《福建教育》2007,(2):44-45
[设计片段一]创设情境。激发内需师:(手里拿着没有包边的小镜子)这样的镜子你们敢用吗?玻璃边很锋利,一不小心就会把手划破!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安全地使用小镜子呢?  相似文献   

12.
“变化”是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内容,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习作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变化,记录身边的变化,进而激发学生更好地融人社会,关心社会的发展,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了突破“写具体、表真情”的难点,避免习作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课前让学生通过“探寻成长足迹”“搜集成长资料”等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林涵 《成才之路》2010,(7):51-51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中考必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基础上讲授的。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发明家卢诺尔曼的故事。题目直接将降落伞称为空中花朵,就会使初读者产生好奇,甚至于引发他们的想象——满眼都是在空中飞舞的花朵。文章中卢诺尔曼与同伴的议论,非常生活化,而这些“不可思议”的念头的产生正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所经常会有的现象,这些适合儿童口味的语言在他们眼里就是最生动有趣的语言。另外,描写卢诺尔曼试飞时的情景也会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如:“他双手紧紧抓住降落伞的底绳……慢慢地安全降落在地上。”因而,文章仅从语言文字上就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 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分析 《生活中的推理》是在学生已经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不一定等对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简单判断、推理的基础上的深化。教材让学生通过列表策略对多个(三个及以上)相关联的事物进行简单推理,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能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学重难点是依据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在落实教学目标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1.某装修公司到科维商场买同样一种多边形的地砖平铺地面,在以下四种地砖中,你认为该公司不能买( ).A.正三角形地砖 B.平行四边形 C.正五边形地砖 D.正六边形地砖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结合注释及相关材料,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诵读古诗,读悟结合,感受古代戍边将士的征战之苦,体会诗人博大的情怀;初步了解王昌龄及其所写的边塞诗,感受边塞诗激昂慷慨、真挚凝练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教学准备 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一次森林之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林中乐队的魅力;或搜集各种动物的声音,创设出森林的环境,让学生反复聆听,交流感受,再进入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