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萧红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为代表 ,探讨萧红小说独特的美学追求———小说散文化。艺术结构方面 ,萧红小说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结构方法。《生死场》突破时空的限制 ,以场景结构小说。《呼兰河传》的结构具有“串珠式”特点。萧红小说的叙事笔调也各不相同 ,《生死场》具有叙事散文的质地 ,《呼兰河传》则具有抒情散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萧红是一位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其作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中国新文学研究家的重视,近年来,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萧红的热潮。萧红的小说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蕴,通过描写人物在追求中的幻灭,暗示出社会的重压、时代的黑暗,这是其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萧红的小说还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式、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  相似文献   

3.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天才的散文家。曾给她的小说《生死场》以高度评价的鲁迅,就格外看重她的散文,曾说她在散文创作方面比谁都更有前途。萧红的散文总有一种寂寞气息淡淡地逸出,她的散文语言是"明丽和新鲜"的,这些都是萧红散文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萧红"天赋型"的小说创作,一方面源于她个人的艺术天赋和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她对异域作品的学习和借鉴。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汉译苏俄文学,特别是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等大家小说的精神视野、创作手法、叙事结构对萧红小说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三十年代享有盛名的女作家萧红,离开我们已经57个年头了。即使从1932年算起,萧红的文学之旅总共也不过短短的十年,但她数量不多的小说和散文却至今熠熠生辉,并使许多人在多年之后仍为她的英年早逝而叹惋。翻开她的散文小品,就如同翻开三十年代东北社会的风俗画,并对于置身其中的萧红  相似文献   

6.
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女创作家,她独特的空间叙事写作手法,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赞扬。因而,就萧红代表著作《呼兰河传》中的空间叙事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概述小说中空间叙事的写作艺术结构,并分别从人物内心情感空间、反讽暗喻批判空间以及中断时间获取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呼兰河传》的空间叙事特征,从而体现出《呼兰河传》空间叙事对传统小说写作形式的突破,进一步彰显其珍贵的文学艺术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坛的宗璞,既有冰心、萧红等上一辈女作家的古典主义忧伤,又有铁凝、王安忆等这一辈女作家的现代主义情怀。她以深厚的文化学养和执着的人文关怀细密从容地写小说,运用构图、色彩、线条等绘画艺术的技巧组织叙事语言,在优美温婉的画境中,传达精致隽永的“散文画”气息,给人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质感。  相似文献   

8.
摆脱《呼兰河传》是寂寞之作的误读,萧红在小说中展现了谋虑深远的叙事手法。采用空间叙事,她刻画呼兰河静止的愚昧状态;用儿童视角来展露成人世界,她的复调预示着不可复归的伊甸。而更重大的主题是萧红通过描写呼兰河人的愚昧寻找到了改造国民性的另一种方式——以愚昧对抗愚昧。  相似文献   

9.
萧红是中国近代女作家,被誉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常以诗人之笔来创作小说,这也是她希望以诗化色彩来抒发文本主观抒情特点的创作特色之一。本文就以她的意象化叙事手段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她的文学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探讨她意象化叙事的生成方式和功能效果,从中品品味萧红文学所蕴含的创作意义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代表作,其前两章采用成人俯视叙事,具有"散文小说化写作"的特点;后五章及尾声则采用儿童仰视、平视叙事,体现了"小说散文化"的特色。文本前后两部分在视角转换及内容叙述上,一方面彰显出较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因其紧扣情感基调叙事而凸显了内在的互补性,较好展示了作者不拘既定小说模式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侯方域的散文受到汉代史传散文、唐宋散文、唐代传奇及宋元话本小说的影响,同时亦受到元、明时期戏剧及明代小说的影响。他汲取小说创作的营养,在表述中运用小说化的语言,使得作品的题材范围更趋广博,叙事艺术更为独特,行文特点更加鲜明;加之在创作中揉进了个人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使他的作品在情感上更易打动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反讽叙事在萧红的小说中是进行国民性批判的主要叙事策略,这种对反讽的自觉运用使作者以一种更具审美性的方式含蓄而诗意地表现国民批判的意图,同时也是萧红小说语言诗化特点形式的原因之一,反讽机制的运用使萧红的小说叙事实现了对现实世界和人性世界的深层揭示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萧红小说的分析 ,并在与鲁迅创作的师承关系及同期作品的比较中 ,表述这么一个观点 :虽然萧红对生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但她以极其个性化的创作深入人心 ,提醒人们只有改造民族灵魂 ,民族才有出路。因此 ,其思想价值不容否定。  相似文献   

14.
李琦 《培训与研究》2006,23(4):10-12
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萧红《生死场》的叙事模式独具一格,它标志着萧红文体由探索向成熟的转折,在萧红文体研究以及在中国现代小说结构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萧红的小说从自身的审美需求出发寻找到女性艺术掌握世界和表达世界的独特方式,她以诗的别才和散文的风韵,展示了不拘格套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萧红的小说创作,善于运用儿童视角来反映现实生活,透过她儿童视角叙事的作品,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生活中的自然之美,而且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本真。  相似文献   

17.
正松花江有一条支流,叫呼兰河。1930年10月,在被家里软禁7个月之后,一个20岁的知识女性,从呼兰河流淌过的那片土地上逃了出来,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也许,离开这里时,她回望的眼神中已经没有了留恋,但这里却成了她永恒的记忆。她,就是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个天才的女作家。她以31岁的颠沛流离、短促悲凉的生命历程,留下了卷帙可观、风格独特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在短短9年的创作生涯中(从1933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弃  相似文献   

18.
论萧红散文的艺术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散文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由于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复杂性,她的作品充满了凄苦沉郁却又坚强的基调,以清新独到的笔法书写生活琐事和内心世界,其散文更是融合了小说和诗的元素在其中,显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9.
萧红散文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由于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复杂性,她的作品充满了凄苦沉郁却又坚强的基调,以清新独到的笔法书写生活琐事和内心世界,其散文更是融合了小说和诗的元素在其中,显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论萧红小说的悲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在萧红小说的研究中,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散文化”作为萧红小说的基本美学特征。诚然,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萧红在小说“散文化”方面的探索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但仔细地品味她的小说就会发现,“散文化”特征并非其小说最本质的审美属性,因为单是这一点,不足以使萧红区别于废名、沈从文等具有散文化创作倾向的作家,真正使萧红区别于上述作家的,是渗透在她作品中的悲剧力量。失去了这种力量,萧红小说的魅力就会减少许多。从悲剧这一美学范畴入手,我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萧红,理解她的作品。重新认识其小说创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