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视觉信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之母。”培养学生强烈的观察意识,敏锐深刻的观察能力,既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教学动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某些数学命题的特征,以及不易为人们注意的重要细节,努力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偶然性、特殊性,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结构联系,寻觅变通的“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和心理指向,较快地确定解题方案,是把教学引向深化,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想就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点个人浅见。一、明确观察目的许多学生在观察数学命题时,不得要领,带着盲目性,无从下手,无的可寻。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给学生树立一些“路标”,让学生顺着“路标”大胆地朝前走。  相似文献   

2.
有声路标在罗马尼亚的多雾地区,路边竖有有声路标,车辆通过时,路标就会大声疾呼:“您已进入多雾地带,能见度很差,注意安全。”温控路标瑞士街头有些路标是用热敏薄膜制成的,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路标会自动变脸发出危险信号,警告驾驶员冰冻路面易打滑。木偶路标在西欧,常见木偶路标,一个木偶警察挥动着“减速”、“慢行”的旗子,促使司机在不知不觉中降低车速。伤残路标美国有一种路标,画面是一张十分丑陋满脸疤痕的脸,下面写道:“每个酒后开车的人都会死去的。”棕熊路标新加坡公路上常竖有棕熊路标,在英文中,熊又与“忍耐”同词同音,故寓…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学的过程”,但是,自学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就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果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果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就要当“引桥”,当“路标”.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相似文献   

4.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中,了解学生疑难而设问,有时学生虽无疑难,但可“制造矛盾”而设疑,以激发思维,进行启发教学,表现在教师“精心设问”,让学生思考解答,以利于学生探究地学习,深刻地掌握知识,比较充分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二设些什么样的问?从知识结构和学生探究顺序看,大致有:1.路标型的设问。这类问题往往为讲授新知识而设置,教师抓住教材的核心内容,结合实验,设置合乎学生探究顺序的一系列问题,好象思维的路标,启发学生沿着路标定向思维,在实践中常采取问题角度小,牵涉面窄,方向准,实验现象明显,需时短。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媒体。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使课堂教学机制正常运转,从而产生“优质高效”。一、方向性——纵向思维的“路标”教师具有方向性的提问,是学生沿着正确的思维方向达到教学目标的保证。因为教师的提问方向、知识发展方向和学生的思维方向应是一致的。教师的提问是学生的思维引导.每个精妙的提问,既是为学生在探究新知识中所开辟的一步“捷径”,同时也是为学生在思维行进中设置的“路标”。所以教师具  相似文献   

6.
问起点     
起点,即思维的起点,它在学生思维行进过程中起着“方向盘”和“指南针”的作用。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导向性的问题,为学生理解“新知”设置“路标”,使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其中的“引导者”,不同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担任引导的角色也不同。过去的教学是教师规定路线,插一些路标,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教材或教师预设的轨道上来,显然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合。那么,教师怎样使自己成为新  相似文献   

8.
棕熊路标新加坡的一些路口,竖着一个画有一头棕熊的路标。一是因为能代表稳重、耐心和温和,二是因为“熊”字在英文中与“忍耐”同字同音,所以以熊为路标,寓意司机应以忍耐为重,不开快车、赌气车和“风头车”。蜗牛路标国外有不少城市的交通要道路口,设置了画有蜗牛图案的路标。这是提示司机注意减速缓行,因为附近是学校和居民住宅区。大象路标在西欧的高速公路上,到处竖有绘着大象图案的路标,提醒人们系好安全带,因为疾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或相撞时,会使车上乘客受到重如大象一般的冲击而受伤。木偶路标在西欧一些国家的道路上,可以看到一些警…  相似文献   

9.
棕熊路标新加坡的一些路口,竖着一个画有一头棕熊的路标。一是因为熊代表稳重、耐心和温和,二是因为“熊”字在英文中与“忍耐”同字同音,所以以熊为路标,寓意司机应以忍耐为重,不开快车、赌气车和“风头车”。蜗牛路标国外有不少城市的交通要道路口,设置了画有蜗牛图案的路标。这是提示司机注意减速缓行,因为附近是学校和居民住宅区。大象路标在西欧的高速公路上,到处竖有绘着大象图案的路标,提醒人们系好安全带,因为疾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或相撞时,会使车上乘客受到重如大象一般的冲击而受伤。木偶路标在西欧一些国家的道路上,可以看到一些警…  相似文献   

10.
沉思的花瓣     
沉思的花瓣□朱正义1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路标。标准的路标,给学生以规范;鲜明的路标,给学生以深刻;错误的路标,给学生以危机;遥远的路标,给学生以朦胧;贴近的路标,给学生以清晰。对于那些只说不做的教师,其学生多学于乖巧;对于那些多做少说的教师,其学生多...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改革大势所趋.从传统教学模式走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改革的希望音符.我们要研究“主体”与“主导”地位的差异,要研究二者的“互动”效果.要让学生从“满堂灌”的氛围中走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和“氧气”,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安插前行路标.  相似文献   

12.
教师给学生作文下批语也要“画龙点睛”,批语是作文批改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作用,就如路标之于跋涉者,灯塔之于航海人。好的批语能将学生引向正确  相似文献   

13.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情境教学的开始,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手段。它如同一根琴弦,撩动着学生的好奇之心;如同一只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有人将导入喻之为“上弦”、“定调”、“开场白”,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一、在创设情境中营造高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适当和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我创设先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与过去已学过的一些图形形状不同的教学情境作为导入,由此设计了一幅美丽的街景动画:画面中主要有交通警察的路口遮阳伞,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路标、三角形屋顶、电线杆上的支撑杆等三角形物体,这个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有哪些景物,学生回答一种,就在动画中闪烁…  相似文献   

15.
郁辉 《甘肃教育》2002,(7):66-6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适当和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我创设先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与过去已学过的一些图形形状不同的教学情境作为导入,由此设计了一幅美丽的街景动画:画面中主要有交通警察的路口遮阳伞,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路标、三角形屋顶、  相似文献   

16.
包昆荣 《中国德育》2005,(7):24-24,44
角色意识是德育工作者精神的眼睛,思维的路标。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要扮演丰富的多重角色,有时以“家长代理人”出现,承担“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责任;有时以“知识传播者”的角色给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有时是“管理员”,帮助学生遵章守纪,养成“律己”习惯;有时又是“心理医生”,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咨询、疏导;更多的时候以“朋友和知己者”角色走进学生中,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些角色具有多重性和动态性,必须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对象,灵活辩证地运用,但不管担当什么角色,宗旨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7.
六十五万字的中学历史教材,虽说谈不上博大精深,但要全面掌握,灵活运用,亦非易事。那么,怎样掌握历史知识,并将知识化为自己的智慧呢?一、全面读书把握内容清人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略例)中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会读书,知要领,事半功倍。教师授之以法,学生以法求知,应是学生全面读书,把握内容的重要方面。1.先读目录。目录往往是全书内容的缩影和提纲。倘若把编、章、节的标题比作“路标”,目就是“路标”指引下的主要内容。抓住这些,犹如把  相似文献   

18.
点拨教学,意在点明学生智慧之灯,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旨在指点迷津,拨开疑云,使学生疑难顿解,思维顿开。它是教师精讲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使学生高效地理解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一、向导点拨。向导点拨,就是为学生思维行进设置“路标”,开辟“捷径”;它犹如学生思维旅途的“导  相似文献   

19.
教材导学系统是指教材中能够帮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系列材料,包括单元提示、课文导读、“泡泡语”(课文中编者穿插的提示)等。它是编者思路的集中体现,是教学目标的展示,更是学习该单元、该课文的“路标”,把握好它,是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普通的德育工作者,我常常这样反思:在一生的教学生涯中,我能够为这个社会贡献什么?在一个周期的教学任务结束之后,除了能让学生有个理想的考试成绩,我给学生还留下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在学生的成长旅途上,我是曾经的一个“路标”、一盏“明灯”,还是一粒“尘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