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增长知识,要读书;提高人文素质,要读书;丰富想象力,要读书:提高创造力,要读书;铸造独立的人格,要读书。读书使人趣味纯正,气质优雅,品格高尚,灵魂美丽。  相似文献   

2.
学法二则     
一、学习要循序渐进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这就是说,读书的时候,要循着书(由浅入深)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走,渐渐地前进,要熟读,要认真思考。前面的知识没有学好,就不要急于学后面的知识;这个问题没有想通,就不要钻研下一个问题。“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也是这样,根基必须打牢。如果根基还没有打好就开始盖房,房子就会歪歪斜斜,最终倒塌。二、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有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就是说,读书必须作笔记…  相似文献   

3.
《中学文科》2005,(7):25-30
根据《语课程标准》的规定,初中阶级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  相似文献   

4.
李继高先生编著的《名人读书艺术》的内容特点:一是论及了读书问题的方方面面,如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等;二是书中论及的读书方法都是老作家、老学者的经验之谈,可学可行;三是借名人之口谈读书,有“名人效应”;四是本书作者在每篇文后所作的“提示”准确清晰。该书对人们的读书学习具有鼓励、指导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今,在实施新课改和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读书效益,做到读、用结合,必须关注三个问题:读书要学理论,但更要切合实际;读书有消遣,但更多的是使用;读书为己,但亦利人。只有这样,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商务函电中存在的几类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从五个方面入手对商贸英语函电翻译技巧进行分析,包括:译文的语气要礼貌、诚恳;使用书面语言,做到简洁规范;使用地道的商业用语,体现商业风格;避免使用产生歧义的语言,力求具体;长句翻译要理清脉络,力求条理清晰。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这样描述他的阅读心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李镇西老师则强调:“读书要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其中“读出自己”强调的是,在走进作者作品的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得到独特体验。生活中读书的常理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学好语文其实不难,重要的是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积累、感悟、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读、多写是必然途径。多读胸中富,多写笔生花。学好语文首先要多读书。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成熟思想;读书可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励炼思维,利于表达。多读的含义有三:一是文学名著、精美时文,尽可能地多读几部、几篇;二是精彩的篇章、精彩的片段,尽可能地多读几遍;三是朗读、默读各有侧重,既要多朗读也要多默读。阅读过程中,同学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9.
课程相关性是指课程各种内容内在的关联,也指课程中各种概念。定义、公式的统一性、依赖性。教师不仅自己要透彻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而且在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也明了这些关系,更好地学好全课程。(-)平衡概念连贯性的分析在工程力系课中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平衡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平衡概念在各章中的相关性体现在连贯性上——平衡概念连贯全书。特别是前半部的静力系,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是力系平衡条件。与平衡概念有关的公式、定理等有:二力平衡公理(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相似文献   

10.
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读书。怎么指导 ?  一、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读 (解决“为什么读” )  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指导:   ①“内容”角度: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析;②“情感”角度:初读知情──细读悟情──再读抒情;③“写作”角度:初读了解“写了什么 …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尽可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开阔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智慧,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各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该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呢?我认为,教师应特别注意和重视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把孩子们带入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一、引导孩子爱读书这里的爱读书,应该包括两点:一是要让孩子们在读书过程中享受到乐趣,使他们爱读书;二是要引导他们读有趣的书,使他们爱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孩子们对读书产生兴趣,就应该从小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越来越突出。新《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初中生写作提出了新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适应新形势新课标的要求呢?从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走出课堂、体验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了以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语文教师就要把握语文人文性的特点,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敏感力、审美情感力,激发学生创新的热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趣味性,要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体会教学材料中的情感,感悟其中的“味道”。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在课的起始。要着力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课中要张弛结合,让学生学得愉快;课末力求余音缭绕,激发学生继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经常有家长向我们反映,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我园在幼儿家庭阅读情况调查中也发现:少数幼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必须要读书;多数幼儿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真的不爱读书吗?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家庭指导有关:家长对幼儿阅读认识不够,认为读书是上学后的事情,现在读不读都可以;一本书讲过后不愿意再反复读给孩子听,  相似文献   

16.
朱国忠 《教书育人》2006,(12):27-28
新课程的众多理念大多是矛盾的统一体。语文课程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仍然要占相当的比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既要追问本义又要超越文本;既要开放综合又要凸显语文本体;既要课前预设又要生成变化:既要使用电教媒体又要关注阅读感悟……要实现这几组矛盾的统一,力求恰到好处,绝非易事。要正确地加以把握而妥善地加以处理,没有合理的课程哲学支撑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7.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应做到:演示实验要有明确的目的;演示实验要明显和直观;演示实验要力求简单可靠,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所选演示实验要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8.
1.在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 (1)在概念、定理教学中揭示数学语言的严谨性。数学中每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制约其结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用词准确,叙述精练,前后连贯,逻辑性强,避免用日常用语代替数学专门术语,以免为了说话方便而遗漏了概念和定理的重要条件,从而造成学生印象模糊,甚至是错误理解。例如: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如果漏掉了“长度”,则不能称之为“距离”的定义了。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要点1.一元二次方程报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若x1、x2是方程的两个根则特殊地,若X1、x2是方程的两个很,则这是韦达定理.反之,若和X2。是方投的两个很.特殊地,若,则X1和x2是方程的两个根.这是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初中代数课本把这两个定理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很与系数的关系.2.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韦达定理及其过定理可用来解决下列问题:(又)c知方提,不解方程,求关于它的两个极的某些代放式的值.如求上,1、。;。一。、。;‘+。。‘、x;、。。+,;x。‘、(1+。-l)(1+x。)等的值,…  相似文献   

20.
论书与读书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