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习作教学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无视个体差异,无视年段要求,无视学生的习作需求,无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重视个体差异学生虽同处一班,但必然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学生习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是个体性非常突出的活动。在教学中不重  相似文献   

2.
<正>习作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再指导,比作前指导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学生对批语的轻视、漠视甚至无视,已经严重制约习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当前习作评改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师怕改、学生不会改、学生无视老师的改……那么,如何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修改习作的必要性和好处,养成自觉修改习作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4.
习作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习作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可能会让学生对习作产生恐惧感,因此,习作教学应重视情感的激发。那么如何在习作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使习作充满生气,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习作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习作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可能会让学生对习作产生恐惧感,因此,习作教学应重视情感的激发。那么如何在习作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使习作充满生气,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柳良柏 《教师》2012,(13):80-80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育对学生不切实际地提出过高要求,致使学生望而生畏。应试教育用僵化了的程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其习作思路闭塞……形成了作文教学中"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封闭化、归一化的模式。这种机械化的"奉命习作"的教学模式,无视儿童的个性化教育,扼杀了学生活泼的天性,直接影响和阻碍着习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往往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写作效果,无视孩子的生活实际,让孩子觉得无话可写。现将我的习作教学中,尝试的习作"三步曲"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是学生主体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渠道,是源自内心认知下的"以我手写我心"。但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习作表达的本质,无视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得习作成为一种硬性的任务。笔者以为要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创设鲜活而真实的认知情境,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真事,让写作真正发生。一、从关注写人到关注立人,在教学目标厘定中践行真实写作习作教学常年占据语文教学头等杂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一方面哀叹作文资源的匮乏,一方面又无视习作资源的存在。每次作文,学生一写了事,就等着看一下成绩;教师一改了事,就想着下一次作文。其实,学生习作是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合理地开发,巧妙地运用,可使作文指导更具针对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集学生的观察、思考、情感活动、推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于其中,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谈文色变",不知如何下笔,总是处于一种不良的心境中,久而久之,造成了对习作的恐惧心理。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教师有关,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要关注学生习作的心理状态,而不是仅仅当作一种技能来训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自己想说的话往往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才是个性化的习作,自身的真实体验才会有别于他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会拥有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习作方式。一、关注真实体验,融入实际生活,激发表达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习作不是一  相似文献   

12.
一、拨动情感之弦。引导学生在习作的平台展示个性 于漪老师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源泉。教师要在引导积累与表达上下工夫,营造充满情感的氛围,使学生产生习作的欲望,自主地积累,自由地表达,在习作的平台展示个性。  相似文献   

13.
一、拨动情感之弦,引导学生在习作的平台展示个性于漪老师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源泉。教师要在引导积累与表达上下工夫,营造充满情感的氛围,使学生产生习作的欲望,自主地积累,自由地表达,在习作的平台展示个性。(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习作兴趣一触即发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游戏、实验、问题等,发挥多媒体的辅助…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地强调命题的统一、立意的高深、结合的严谨、章法的规范,严重脱离了小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它无视学生的个性、习作的本质,像造机器似的,把一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自己想说的话往往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才是个性化的习作,自身的真实体验才会有别于他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会拥有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习作方式。一、关注真实体验,融入实际生活,激发表达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学生生活体验深、情感丰富、有话可说,就会觉得写作是一件乐趣,就会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习作过程。为此,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其自然地记忆。自由地联想,敏捷地展开思路,流畅地表情达意。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习作的成功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最大的失落在于无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无视人的价值。提倡自由作文,应允许学生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布局、自由表达、自由修改。其次是以动机替代目的,还在于忽视语言的积累。诵读是捷径,深厚的语言积累能反刍。抓好作文训练还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各年级不同的习作训练形式,以逐步培养学生智力活动的基本功。当然,还要落实字、词、句、段、章的基本功训练。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习作训练活动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习作的内容应是习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习作训练的过程中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惧怕心理,导致整个习作训练活动的失败。那么,如何在指导学生开展习作训练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充满激情地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基础,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激发其写作兴趣鲁迅先生曾说过:“摒粉饰,取藻绘,有真情。”我认为,鲁迅先生的话,一语道破了写作的真谛。在我们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之所以普遍地怕上作文课,绝大部分学生的习作之所以内容空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忽视学生的生活,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依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要求学生去写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去甚远,缺乏真实情感体验的作文。而学生一写起这样的文章,便感到无从写起,只是迫于教师的要求,不能不去编写一个个离奇的、缺乏生活气息的故事,其作文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长期下去,便会导致学生一遇到作文课就头痛,一写起作文就只能说假话的后果。我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并非一定要让学生去写轰...  相似文献   

19.
目前,作文教学遭遇边缘化危机,考试作文、模式作文、网络作文等一直占据主流的位置.应试教育的影子始终没有隐退,表现在习作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习作成绩,强行剥离小学习作,一味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要求和方式进行训练,致使小学生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用我手写别人的话"、"儿童八股文"等现象.这使我们的习作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是坚持应试的习作教学,追求成绩,无视孩子的天性,还是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即用儿童本来的语言来观照习作教学,尊重与呼唤孩子天性的回归,让孩子乐于写作,写充满儿童心声的作文,切实还孩子一个本真的童年.  相似文献   

20.
"需要性写作"建基于学生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将学科目标与学生写作中的实际需求有机融合:从养护自信走向真情交际,让写作方法自由生长;从微观聚焦到宏观揭秘,让写作需求持续增值。探寻"需要性写作"视域下学生内生需求与外在要求的合理对话,对缓解当下的习作教学无视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