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4.1.2字处理软件,主要介绍了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在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字处理软件进行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并学会根据不同信息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字处理软件来加  相似文献   

2.
韩冬梅 《广西教育》2013,(24):46-46,59
【设计说明】《8、7、6加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比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同样也适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涉及到实践操作比较多,比如说图表处理软件Excel,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和动画制作软件Flash等,如果让学生呆板地学习一步步的操作,不如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即让学生学会探索,利用各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去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4.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把握歌曲内容的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体验和感受的效果;在视唱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音乐兴趣活动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具不足和教师专业性薄弱的问题,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新型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法这是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确定任务。使学生明确任务后,教师设置目标,多留给学生尝试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发现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比如,在学习字处理软件word时,教师让学生按一定要求用word图文混合排版,对图片大小、位置,…  相似文献   

6.
良好意识是指教师头脑中有着一种使用信息技术的渴望。如遇到问题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信息技术的学习课自己一定积极参加;一有空就使用信息技术等。长期坚持,就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如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浏览器、FrontPage等)。使电脑成为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熟练操作电脑,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浏览网络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程序设计,可见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当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较低,新课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教师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的内容会做出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在VB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内容《信息技术基础》。其中,第三章第四节《算法及其实现》整合到选修内容《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方法多元化、多样化。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一、通过个人学习成长档案进行评价个人学习成长档案是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独立地捕捉学习进步足迹的方法。在个人学习成长档案评价时,给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机器人初步知识》的内容,被作为校本课程《机器人》的入门课来进行授课。主要目标是增加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并没有一些概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知识。但是本节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和铺垫,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下面的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鉴于教学的需要。本节课的重点调整为机器人的算法分析,而把对机器人相关知识的了解只作为课前预习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教学的新特点,给出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化抽象为具体,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充分利用绘图处理软件,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12.
《修饰文章》是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的内容。教材中以一篇文章为例讲解文字和段落操作的步骤。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和精讲点拨相结合的方法,把学习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信息技术课“重技术,轻素养”的问题,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信息技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取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信息技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制)第二单元第五章《制作简单的演讲稿》第四节;插入艺术字。这节课主要介绍插入艺术字以及使用艺术字工具栏编辑艺术字的方法。通过了解艺术字的用途,使学生得知艺术字能增强演示文稿的表现效果。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景,采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操练法,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4.
《修饰文章》是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的内容。教材中以一篇文章为例讲解文字和段落操作的步骤。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和精讲点拨相结合的方法,把学习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信息技术课“重技术,轻素养”的问题,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信息技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课例是七年级初中数学教材第五章第2节数据的表示的内容。数学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大量的数据,指导学生学会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是编写这部分教材的目的所在。计算机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特别是Excel数据处理软件。学生生活在数据世界中,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如何表示数据,结合七年级学生信息技术课已学知识,本课设计为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在网络机房完成教学,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中,“周长”和“面积”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对此,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六册,在让学生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安排了一节“面积与周长的比较”内容的学习。旨在对已学知识加以区分和归纳,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扫清障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此教学时,重点应落实在“比较”二字上,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确“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其识别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面是一位教师在该节课教学中,用六个环节让学生对周长和面积进行全方位…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内容 《图片插入和编辑》是以吉林省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Word模块)第一单元第二课《宣传窗的制作》的知识内容为蓝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而创编的一节课,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Word文本的编辑和排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故事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尝试操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掌握本节课内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本案例是高二化学<铵盐的性质>一节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了农业生产知识,作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整合的一个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9.
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信息技术的最初阶段,不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内容的学习程度和认识有所偏差.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展开课堂授课,将因材施教理念引入信息技术教学课堂,通过对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从内容、目标、学习形式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分层教学,使得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进而促进班级学生的整体进步.文章立足于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实况,就小学教师如何有效地采用因材施教法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本节用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编程加工的一般过程,通过对整个过程的体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基本思想方法。本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