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档案》2006,(3):41-41
国家图书馆如今收藏有16000号敦煌遗书.总长度达1万多米,约占世界敦煌遗书总量的三分之一。日前,首批30册通过缩微翻拍的《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2.
IDP项目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敦煌写本、敦煌卷子.是指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土地庙、敦煌西北汉长城烽燧遗址等地出土的十六国、北朝、隋、唐以至于宋代的多种文字的古代写本和印本.  相似文献   

3.
<正> 四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国内的敦煌学研究工作获得了新生,特别在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以后,更有迅猛的发展。在目录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已发表的成果来看,涉及的领域多为前人所未经,而又是现在研究工作所必需。可以说,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国内敦煌学的目录研究和目录工作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出成果的时代。限于篇幅,以下仅从五个方面作简单评述。第一方面,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北京图书馆对馆藏敦煌汉文遗书卷子所作的补充性的目录,这就是北京图书馆善本组在1981年公开发行的《敦煌劫余录续编》。这本书著录了《敦  相似文献   

4.
在苍茫无际的甘肃西部大漠,有一片被祁连山雪水浇灌的绿洲,那就是敦煌。无与伦比的敦煌石窟艺术,是中国文化最为璀璨的明珠。为敦煌艺术而贡献毕生的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常书鸿,则被人们公认为是敦煌瑰宝的守护神。他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常书鸿1904年出生在杭州,满族,  相似文献   

5.
国家图书馆馆藏全部16000余件“敦煌遗书”将于明年全部编纂整理完毕,分150册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这是记者6月29日从《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编纂座谈会上了解到的。这项出版工程是在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和国家图书馆共同努力下历时三年完成的。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其中数以万计写于公元5世纪至11世纪的佛教经卷、历史文献在尘封千年之后再度面世,令举世震惊。此后,“敦煌遗书”历经劫难。其中,外国探险家将大量“敦煌遗书”劫掠海外。直至1910年,当时的清学部才命甘肃学台将劫余经卷解运…  相似文献   

6.
敦煌石室发现的敦煌卷子,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就拿敦煌写本的书写特点来说,如果说《切韵》系统可以上溯古音下推今昔,那么,敦煌写本则可以上溯唐五代之前古籍传抄情况以及下推唐五代之后版本流传特征,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这里着重谈谈古代传抄书写中的乙字符号的演变情况。乙字符号作为校勘术语表示勾转倒误,在敦煌卷子最常见的是打钩“/”,先后有一些学者对敦煌写本的书写特点有过探讨,如郭在贻、张涌泉、黄征《敦煌写本书写特点发微》和郭在贻《敦煌变文集校议·前言》对乙字符号都有论列。敦煌句道兴本《搜神记贿关…  相似文献   

7.
敦煌藏经洞所见的大量文书中,时日宜忌文书共计27篇,现收藏于英、法、俄等处。文章对文书进行梳理,力求展示文书的概貌,以期为日后进一步研究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1900年敦煌文献在敦煌藏经洞发现以后,这些在秘室中沉睡了近千年的稀世珍宝立即遭到来自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列强盗宝者的大肆劫掠,5万多件文物中的大部分流失海外,如今分藏于这些国家的公私图书馆和博物馆,成为中华民族心中永久的伤痛.  相似文献   

9.
拙作《敦煌卷子流散见闻录》在《档案》杂志发表之后,关于敦煌卷子流散问题的话题并未就此结束。最近,笔者叉搜集了新的相关资料,不妨续貂。一承蒙张谔先生为我提供由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筱红发表于《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的《张舜徽在兰州大学》一文,从中更进一步获知敦煌卷子流散的相关信息。该文讲到,著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里,收藏一份珍贵文物:中国唐代的敦煌报纸——《归义军进奏院状》。这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于本世纪初从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盗走的上万件文物之一。这份敦煌邸报是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八八七年)的文物,是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报  相似文献   

11.
<正> 敦煌遗书的出现,为我们研究四至十世纪的书籍史,骤然增添了数万件实物资料.研究者早就加以利用,但有关书籍和印刷的综述性史书,限于篇幅和体例,开展专题性的阐释比较困难,于此每多语焉不详;较深入而叙述明确的专门性文章也不多见,初学者探索时会感到困难.本文仅就敦煌汉文遗书中有关木刻版印刷的有关情况作一般性的介绍.叙述前,先把几种卷子编号写法交代一下:  相似文献   

12.
刘显 《兰台世界》2012,(18):42-43
现已发现的敦煌写本《优婆塞戒经》大多抄写于六朝至唐初,较《大正藏》本要早数百年,减少了很多辗转翻刻产生的讹误,具有很高的校勘价值。兹以敦煌写本对勘《大正藏》本,以正《大正藏》本之疏误,以明敦煌本之可贵。  相似文献   

13.
在敦煌学早期研究中,有一位陇上学者,无论对敦煌藏经洞文书发现之记载、敦煌卷子的收藏乃至敦煌旧小说的研究,都曾做过不容忽视的探索,这在学术界似注意不够。他就是慕寿祺,应是敦煌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慕寿祺(1875—1948),字子介,号少堂,甘肃镇原人。从小随父读书,参加光绪十八年(1892)童子试,力拔头筹,被甘肃学政蔡金台誉之为“甘之俊人也,必速飞也!”进入兰州求古书院深造。考中光绪癸卯科举人。其房师、甘肃文高等学堂提调杨增新于光绪三十年(1904)聘慕为教习,讲授经学和史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被陕甘总督升允派赴京、津、汉等地调查…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敦煌市档案馆收藏着一张珍贵的照片档案。照片拍摄于1981年8月8日,记录了邓小平在敦煌莫高窟进行视察的场景。据新闻报道,当日邓小平一行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原所长常书鸿和时任所长段文杰等人的陪同下前往敦煌参观,邓小平在认真听取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工作汇报后说:“敦煌文物天下闻名,是祖国文化的遗产,一定要想方设法保护好。”“敦煌的保护是件事,还是件大事!”这充分反映出国家对祖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15.
《当代图书馆》2005,(3):75-75
据光明日报报道,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投入5000余万元、历时2年修建的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最近在兰州建成。此次新修的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位于兰州市黄河以北的九州台上,继承了四库七阁的传统风格,为外二内三的园林式仿清建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200多年来,历经战乱,原7套《四库全书》完整保留下来的只有3套,目前分藏于台北、北京、甘肃省图书馆。甘肃收藏的这套溯阁《四库全书》原藏于沈阳,上世纪60年代中央决定拨交甘肃收藏。  相似文献   

16.
《档案》2000,(2)
有关学者经过近一年的细细搜寻,竟在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灵隐寺等地发现了敦煌文献200余件,这令众多敦煌研究者大为吃惊。远离甘肃的浙江为何藏有如此多的敦煌遗书?据介绍,这是因为自敦煌藏经洞发现以来,敦煌学研究者中的中坚力量有相当一部分为浙江籍人,浙江人陈季侃1920年还曾暂任甘肃地方长官,他本人就收藏有300余件敦煌遗书,相当一部分被当作礼物相互赠送而流传到了浙江。(一凡摘自《生活文摘报》)浙江发现二百余件敦煌文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敦煌汉文写卷纸张、题记、正文内容、收藏印章、承传关系、形制、书写特征、墨迹与黏痕等方面整体上对敦煌汉文写卷作伪与辨伪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使读者对敦煌汉文写卷的作伪方法和辨伪方法有一个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18.
敦煌莫高窟是属于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有着极为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在数字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数字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对莫高窟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对石窟文物信息进行永久性的存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这些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目前主要采取对外合作方式: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实施“国际敦煌档案”,与大英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进行“国际敦煌项目(IDP)”,并建立“敦煌数字图像数据库”等,都为未来实施的“数字敦煌”奠定基础。落实数字敦煌的过程便是应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管理方法,增强对石窟壁画的保护研究和改进敦煌学研究工作形式的一项技术革新的实践,对于推动莫高窟遗址的管理保护和国际敦煌学的研究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敦煌古藏文文献出版工程”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经典出版工程之一,其主体部分《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先后被列为“2011—2020年国家古籍出版规划”“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分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文章回顾了“敦煌古藏文文献出版工程”项目实施的来龙去脉,梳理总结打造这项文化出版精品工程的顶层设计、出版历程、编辑经验及重大意义,全面呈现几代藏学专家、出版人的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20.
敦煌壁画舞姿,其动态、神韵在汉文化的基础上,凸显中原舞蹈特点,又融入西域特色风格,独具艺术魅力。以下本篇考究敦煌壁画舞姿,为传承敦煌壁画舞姿艺术作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