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克霞 《教育评论》2012,(3):144-146
抗战时期,沂蒙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三位一体"妇女教育模式的成功范例,妇女干部教育、成人教育、技能教育相继开展,其学习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受教育之深,效果之显著,都是史无前例的。妇女教育的顺利发展,对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成人教育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妇女教育资本培训不足、受教育权利不完善、自身发展相对落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等问题。我国妇女成人教育要朝着妇女教育权利法制化、妇女教育培训的正规化及妇女教育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化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开栏的话〕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是教育部制定、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占人类总数一半的女性,其受教育水准的高低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对人类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我刊特聘请罗静文博士主持开设《女博士论妇女教育》专栏,以期推动中国妇女教育。该专栏的特点是,作者为女博士,主题为妇女教育。欢迎一切有兴趣研究妇女教育问题的女博士同本刊或罗静博士(710065西安石油学院经济管理系)联系。条件成熟后,本刊将开设《女博士论世界妇女教育》…  相似文献   

4.
妇女教育的发展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妇女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一)主要成就 任何一个社会,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总是与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相联系。在中国悠久文化教育传统的许多典籍中,也有关于女子教育的记载。但是,在信奉“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受教育是男性的特权,广大女性长期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大门之外。近代以后,中国女子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发展,妇女界也开始觉悟,逐  相似文献   

5.
东乡族妇女教育与社会发展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乡族妇女教育与社会发展问题思考苏依拉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又是决定社会兴衰的因素之一,社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它既促进又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中国是一个具有56个民族...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以来,主要是70年代以来,随着妇女参加社会活动的日益增多,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妇女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之一。妇女学、妇女社会学、妇女人口学、妇女心理学等有关学科先后应运而生。但是,妇女教育心理学,目前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既完整又独立的体系。在此之际,由周毅刚、徐大其、李宝峰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女性教育心理学》的问世,填补了我国妇女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空白点。该书是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提高中国女性受教育机会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之一。《女性教育心理…  相似文献   

7.
妇女享有与男子相同的受教育的权利,这是男女平等的重要内容。发展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政治修养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没有与男子平等的妇女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8.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肩负着家庭和社会双重职能,妇女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整体水平。培养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妇女人才,是新时代社会发展赋予广大妇女自身发展的新使命。构建新时代妇女教育体系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落地的客观要求,是关系到我国妇女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塑造新时代女性形象和协调发展的总抓手。  相似文献   

9.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对于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对于研究川陕苏区教育、革命发展、妇女解放运动等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借助达州处于革命老区的地域优势,利用所在学校国内唯一专门收集川陕苏区研究资料的数据库——川陕苏区文献研究数据库,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从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归结了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发展特点和妇女教育对于川陕苏区发展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教育是充分促进和改善妇女地位的基础,它对妇女的发展以及妇女对发展的参与起着至关重要的保证与推动作用 纵观2000多年来世界妇女状况演进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虽然国际社会和各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历史积淀与现状等方面的因素,是阻挠妇女地位提高的压倒性的障碍,但是,妇女的体力、智能、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由此而定位的就业层次、经济地位、参政与决策的程度、对束缚妇女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的冲击力度等等,不能不说是提高妇女地位的重要障碍。一般地说,女性自身发展的水平越高,她们参与社会发展的程度就越深,贡献就越大,地位也就越高,对自身发展越有利。这种女性自身发展——参与社会发展——显示力量——得到社会承认——促进女性发展的过程,是妇女人力资源被不断开发利用的过程,也是妇女教育价值被充分认识和发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的贫困往往表现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女性常常成为这些地区精神贫困的重灾户,造成妇女精神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界环境的,也有妇女自身的。妇女精神贫困不仅束缚着妇女自身的发展,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进步。精神领域的进步对物质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力。妇女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警示我们对妇女精神领域的脱贫刻不容缓,必须寻求可行的对策帮助妇女在精神上脱贫。教育是积累精神财富的有效手段,帮助妇女在精神上彻底摆脱贫困应当成为西部成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妇女教育机制,建立妇女教育的专门机构,下拨妇女教育的专项经费,设立女性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并建立妇女劳动价值评估的新指标、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妇女教育研究孕育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发轫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期,进入21世纪其学科雏形与规模初见端倪,正逐步从边缘走向主流。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阐释其规律和特点,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及走向。  相似文献   

13.
云南澜沧拉祜族地区妇女受教育状况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澜沧拉祜族地区在1932年时识字妇女仅有46人,1949年后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但是受澜沧县经济、政治和传统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女性受教育水平与男性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女性受教育程度是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因而女性受教育程度已成为制约澜沧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与教育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底中国人口已达12.48亿,预计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总量将出现峰值15—16亿。未来中国人口的发展走势既受教育发展的重大影响,又使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全球人口突破60亿的日子里,探讨中国人口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无论对人口发展还是对教育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教育发展对实现中国人口转变具有重大影响1.1 妇女生育率与受教育水平有密切关系大量事实证明,受教育程度与妇女生育率成反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高往往是促使妇女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因素。首先,随着受教育年限延长,男女结婚年龄一般也往后推移,而妇女结婚越晚,…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国妇女同男子一样接受各类文化教育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中国妇女接受文化教育的人数和受教育的层次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代中国妇女教育的状况与发达国家及某些第三世界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要作不断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女在封建的男权社会里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方联系的日益加强,女子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并开办了一系列的女学堂。妇女的地位也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7.
隋唐妇女与文学研究本世纪曾有过两次高潮 ,第一次是配合五四以后的新妇女文学的发展而出现的 ,第二次是伴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研究的繁荣而出现的。隋唐妇女对推动隋唐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改变风气的作用 ,并在文学传播中充当了特殊的角色。隋唐妇女文学除了包括女性作家的创作外 ,还包括作家对女性生活及其精神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受教育程度是教育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康区藏族妇女受教育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生活在农、牧区的藏族妇女受教育的程度仍然还很低下。本文以康区藏族妇女为对象,分析了藏族妇女受教育程度及其制约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妇女成人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妇女成人教育从萌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妇女成人教育的今天正朝着妇女教育权利法制化、妇女教育培训的正规化及妇女教育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化的方向前进。妇女成人教育正处在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要把握住当今世界的教育发展的主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妇女成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冬学”是成年补习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普及教育、消灭文盲的重要办法之一。自1937年开始,陕甘宁边区多次开展冬学运动,每年都有众多参与者,这其中妇女的加入无疑成为冬学运动中的一大特色。关于冬学运动中的妇女教育研究,主要涉及陕甘宁边区开展冬学运动前妇女的受教育状况、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妇女教育的概况、动员妇女参加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妇女参加冬学运动的意义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