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习语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俗语、谚语等,是语言词j1-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两种语言无论是从文化背景上,还是组合结构上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英汉习语互译中存在很多困难。如何克服种种难关.顺利完成英汉习语的相互转换是许多译者思考、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英汉习语翻译为载体论述了尤金·奈达的翻译对等原则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浅议地理和宗教对英汉习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颖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3):119-121
本文讨论广义的习语,包含成语、谚语、歇后语、俗语、俚语、典故,比较中英两国文化体系,使中英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对英汉习语的影响尤为明显.并着重分析英中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及其对英汉习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浅谈文化因素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民族语言中的习语(俗语)皆有特定的民族习俗背景和民族文化渊源,习语的翻译应注意"信息"的准确转达,故宜译成与另一民族语言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习语(俗语成语),而不宜字字对译.习语翻译要更多地寻找不同民族文化、语言中的共同之处,才能把源自不同民族文化土壤的成语典故,清楚明白地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4.
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典故等。其表现形式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说习语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与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息息相关,它与民族文化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正> 英汉两国的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也都包含了大量的习语。汉语中的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俗语、甚至是粗俗语等等,英语中的习语也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谚语(proverbs)等等,因此,本文的习语指的是广义。 习语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是长期使用中提练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习语大都是短小精悍,干净利落,而且易懂易记,顺口流畅。多数习语采用比喻,因此富于含蓄,可引起丰富联想;常常是深入浅出,画龙点睛,有着“一语道破”,  相似文献   

6.
经济性原则在语用中不仅表现为说话者“语量的缩减”,而又体现为语义“信息量的扩充”。经济性原则在语用中的重要体现形式有:省略、预设、寓义、歧义、语调等。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固定而意思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典故、俗语和谚语等,是鲜明有力的表达手段。在汉语和英文悠久灿烂的文化宝库中,都有习语这一语言表达形式。习语蕴涵着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信息,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性。然而,由于两种文化体系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汉英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本文从一些实例分析英汉习语的“遥相呼应”和“貌合神离”。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语言中独立而固定的特殊成分,是民族特色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其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典故、格言和歇后语,等等。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习语比其他的语言成分更具备典型性、代表性。从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解读宗教文化与习语的关系,剖析中西方宗教信仰差异,揭示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从而增进英语学习者对英汉习语的理解、掌握和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化结晶,包括成语、谚语、格言和俗语等,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化背景并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化特征。从宗教信仰、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可以看出英语习语的一定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习语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等。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数词在汉语习语中占有相当的份量。本文拟就一些常见的带数词的汉英习语作一比较。习语中的数词有些具有实质意义,如“一箭双雕”中的数量词“一”都是实指其数,是实义,有些则是虚指,如“五光十色”中的“五”和“十”是虚义,  相似文献   

11.
英汉习语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 习语即“经过长时间在使用中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Idiom即:“Under'idiom'we include peculiar uses of particular words,andalso particular phrases or turns of expression which,from long usage,have become stereotyped in Eng-lish.",就其广义而言,习语包括俗语、成语、谚语、俚语、格言等,汉语习语还包括一种结构特殊的歇后语。习语一般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练、含义精辟、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王保宇 《天中学刊》2002,17(3):122-123
文化的研究对象和范畴包罗万象,不一而足,但它首先应指向语言,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沉淀着使用它的那个特定民族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历史集体无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因而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之其他语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 从广义上讲,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涵盖面是大致相同的。英语习语除了固定的短语或表达法外,还包括口语体、谚语、格言,乃至一些俚语。习语在汉语中也叫熟语,《辞海》(1989)说它“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英汉习语在性质上有其共同…  相似文献   

13.
李琪 《考试周刊》2011,(28):44-45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及典故(allusions)等。英汉习语源于生活。纷繁浩瀚.源远流长,文化信息异常丰富。为了形神兼备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习语时,译者应当充分了解英汉习语中所舍的文化内涵,视具体情况,或英汉对译,或文外加注.或另添字词。本文从多方面比较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列举出在英汉习语翻译中常见的方法,如直译、意译等。直译多适用于文化信息完全或部分对应的英汉习语翻译,而意译多用于无对应关系的习语。  相似文献   

14.
习语(本文所指“习语”是其广义的称谓,包括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成语,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等)是历史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习语大量出现在口语中和文学作品中,即便在政治和科技文章中也不乏其例,因为习语的运用可使语言生动形象,更好地表情达意,收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怪不得英国的语言学家史密斯(Logan Pearsall Smith)赞扬充满了习语的文章时说,这些文章“有活语言的小核心在闪着烁烁的光芒.”习语为世人喜闻乐见,中国人喜欢并善于使用习语由来已久,那些充满了习语的言谈话语便被称为“妙语连珠”.英美人同样喜欢使用习语,有人说,喜欢使用习语已成为英美人的癖好和时尚.因此,对于从事英语教学者、学生和翻译工作者来说,掌握好对英语习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俗语和俚语,是一种特别富于教训性的完整形式,把人民大众的思想表现出来,因此,对于初学写作的人们,熟悉这些材料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很好地教我们学会文字的节约,语言的压缩性和形象性等等……一般地讲起来,俗谚和俚语,是把人们所有生活上的与社会历史上的经验,都典型地予以具体化,因此一个作家必须知道这些材料……”.这也是对于习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被看成是语言的精华。因而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比其它语言成份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语中的习语包括 proverbs,sayings,colloquialphrases,allusions,idioms 和 slang;汉语中习语则指人们习惯使用的成语典故、俗语、歇后语和谚语等的集合。由于地理、历史、宗教、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发展历史悠久,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习语具有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通过对英汉习语对比学习,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习俗、宗  相似文献   

16.
顾磊 《考试周刊》2008,(11):112-113
习语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英语和汉语都是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它们都以习语丰富而著称,但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内容不同的情感意义.习语,既包括idioms,也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和俚语(slangs).  相似文献   

17.
数字习语是英汉习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英汉两个民族各自不同的数字文化。由于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使得英汉习语中相同的数字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或相同所指却借助于不同的数字来体现。从文化内涵、禁忌和虚指方面探讨英汉习语中数字语用关系的非对等性及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18.
习语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等。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数词在汉语习语中占有相当的份量。本文拟就一些常见的带数词的汉英习语作一比较。习语中的数词有些具有实质意义,如“一箭双雕”中的数量词“一”“双”都是实指其数,是实义。有些则是虚指,如“五光十色”中的“五”和“十”是虚义,并不指五种光和十种颜色,“五”和“十”只表示多的概念。而有些原义就  相似文献   

19.
马海燕 《天中学刊》1999,14(1):92-93
习语,英语中称idiom,源于希腊语idioma,原意为“特殊”、“特点”。习语是一种语言中经过长期加工、提炼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风格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英汉为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若能找出两种习语之间的关系,发掘出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无疑会对翻译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收集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的大量习语,分别从它们的意义对等性、意义相关性及彼此借用性三个方面论述两种习语之间的相通之处。本文所讨论的习语主要包括俗语、谚语、成语、格言、引语等。一、意义对等性所谓意…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文化结晶 ,包括成语、谚语、格言和俗语等 ,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并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从宗教信仰、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可以看出英语习语的一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