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三数学复习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重基础、重系统、重规范;第二轮复习的特点是重联系、重规律、重思想.二轮复习是在学生一轮复习了解知识和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知识的关联、迁移和内化,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问题的能力.我校数学二轮复习可以用以下十二个字概括:夯实基础,专题突破,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2.
高三数学复习,第二轮复习担负着进一步规范学生解题思路与书写格式,进一步深化学生数学素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任,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承上启下,是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与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是数学能力及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通过一轮考试会暴露出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部分同学答题不规范,运算能力不强,知识不能纵横联系等等。针对这种情况,二轮复习应注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4.
经过一轮全面细致的复习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生物的知识框架,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科技能和素养。进入二轮复习教师应该以考纲为依据,加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对重点知识进行专题复习,注重学习方法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生物学科二轮复习的时间紧、  相似文献   

5.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是抓质量促发展的关键。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二轮复习中研究考纲,规范答题,知识点的拾漏补遗、纵横联系,培养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进行心理调整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成绩的高低对学生高考的成败至关重要,怎样才能在高三带领学生做好三轮复习是高三老师必备的能力与要求,做好一轮复习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完善知识框架,做好二轮复习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能力,做好三轮复习回归教材查缺补漏并强化模拟训练,提升心理素质与考场应对能力。做好这三轮复习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是继第一轮复习基础上去粗取精、知识重组、归纳综合、专题归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以专题的形式把地理学科繁杂的内容条理化、规律化,针对性很强,也促进考生掌握应试技艺,增强分析判断题意和快速形成解题方法的能力,加强对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因此,高考第二轮复习内容,是高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认为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应主要从下面八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说一轮复习是在"织网",那么二轮复习就是在"补网".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是建立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学数学知识体系、具备了一定解题经验的基础上的复习教学.其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综合性强的练习中进一步形成基本技能,构建方法系统,优化思维品质,使学生在二轮复习专题中能充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能力.下面以"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复习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去粗取精、知识重组、归纳综合、专题归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以专题的形式把地理学科繁杂的内容条理化、规律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促进考生掌握应试技艺,增强分析判断题意和快速形成解题思路的能力.加强对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因此,高考第二轮复习内容,是高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应主要从下面八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杨燕 《青海教育》2008,(11):49-49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备考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是由一轮基础知识复习到三轮模拟的必经之路,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应试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以及一般应用。但这些知识方面的应用,总是感觉比较零散,尤其是对于综合知识方面的应用尚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把整个中学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  相似文献   

11.
初中的专题复习在学生学习化学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在第一轮复习中主要是对课本上知识的重新理解和再次加深印象,而第二轮复习就是对化学的专题复习.这部分的复习主要对重点、难点进行加深理解,目的是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文章以初中化学为研究对象简要探讨了专题复习中学案导学的运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曹景阳 《辅导员》2009,(20):I0007-I0007
对于备战高考的学生来说,在第一轮紧张的同步复习后,下一步会转入第二轮专题复习。通过第二轮复习,同学们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提高。结合当前高考试题走向,可以看出,文科测试由知识立意明显转变为能力立意,政治学科每一道试题都依托社会热点、立足现实问题,回归书本知识、考查运用能力。为此,专题复习中,同学们更应注重了解、掌握科学合理的知识网络,以便贮存和提取,同时又能科学、有效地掌握基本解题规律及方法,将知识点与热点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想结合,紧扣时代脉搏,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卢海明 《成才之路》2009,(19):74-75
高三地理复习从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全面的第一轮复习,其主要目的是全面、系统逐章复习《考试大纲》中所要求考查的基本内容,并进行相关地理单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经过几个月的第一轮复习,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之后,马上就要进入第二轮复习。如何在第二轮复习中提高复习效率?这是老师和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第二轮复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李虹 《地理教育》2005,(6):39-40
经过第一轮系统的复习,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初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在头脑中构建了地理知识的网络,形成了一定的地理学科技能.进入第二轮复习,重点是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目标是适应高考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考查.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一轮复习,侧重于让学生全面、扎实、系统的形成知识网络,那么二轮复习就侧重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复习形式常常是专题复习,重点在于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高考复习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即经过了第一轮的知识梳理和归纳 ,以及一定量典型问题的剖析和习题训练 ,也经过了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拓宽加深 ,满以为学生在第二轮复习后解题会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 .然而事实往往并不如人们所愿 .在第二轮复习后 ,还是会经常出现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或数学水平出现停顿 ,甚至倒退的现象 ,这使得不少教师感到困惑不解 .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很正常 ,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18):66-68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目的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整体框架及思想方法等有深层次的认识并掌握,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二轮复习更加有效,本文以"多元变量的最值问题"这节课为例,对课堂的有效性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一般是立足教材和考试说明,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其目的是希望通过第一轮复习,使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而第二轮复习,主要以如下三点为目的:一是从全同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将已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因此第二轮复习是知  相似文献   

19.
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已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形成了知识网络,具备了一定的学科技能。第二轮复习重点是进行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展开有序的专题复习,使所学知识进一步的系统化、条理化,以提高对地理事物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一、专题复习及类型第二轮复习是主题性专题复习阶  相似文献   

20.
通过高三第一轮复习,即每章节知识点比较详细的复习,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并初步形成了知识体系。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条理性。解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审题能力不足,不能迅速全面地提取题目信息,思维缺乏敏锐性导致解题速度缓慢。答题时,出现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考虑不全面等现象,实验设计题中出现表达能力不够,表达缺乏针对性、科学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