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引起高钠血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并发高钠血症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血钠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高钠血症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也会进一步加重脑损伤。血钠水平愈高,预后愈差。结论血钠水平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严密监测血清电解质,尽早发现高钠血症,控制恶性增高,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1]。研究显示,通过有效地护理而控制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2]。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流动力学、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年龄的高血压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3-4]。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家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1]。研究显示,通过有效地护理而控制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2]。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流动力学、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年龄的高血压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3-4]。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家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非老年(年龄60岁)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老年(年龄≥60岁)APE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老年人群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疗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0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通过肺动脉造影或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APE藏族患者,对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基临床表现、发病因素、实验室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果(1)胸痛、心动过速症状的发生率非老年发生率高于老年组,老年组收缩压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血气分析氧分压低于非老年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非老年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组房颤、高血压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组在危险分层中主要中低危、中危,与非老年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咯血,存在较明显的低氧血症及血红蛋白含量增高,高血压病史、下肢血栓形成、骨折或手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功能不全(房颤)为常见发病诱因。观察对象在临床分层中无高危患者,治疗均为抗凝治疗。对于医疗水平欠缺的西藏高原地区,不能明确诊断急性肺栓塞但倾向怀疑时,可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相关实验室指标,早期给予一般抗凝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收集并筛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手术治疗患者。按术后GOS评分评价预后(1~2分为预后不良,3~5分为预后良好)的分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两组。了解可能影响HICH患者预后的因素,对不同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进行疗效分析,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特点,便于也一步加强个体化的治疗,对今后高原地区HICH外科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经验。方法分别记录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影像资料、手术治疗方式、出院情况和长期随访资料等。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IBM公司)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随机抽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30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海拔高低等不同的入院生理指标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性别、海拔高度以及入院生理指标对于HICH手术预后的发病率的影响,总结不同影响因素可能存在的意义。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年龄、术前收缩压、术前GCS评分、出血量是影响患者术后出院GOS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当中,出血量p=(0.020)是唯一的影响因素。结论在高原地区HICH的外科治疗患者当中,以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血肿清除效果高于其他手术方式;本研究验证了HICH的病变特征,并且发现在高原环境下出血量是HICH预后不良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这为高原地区提高手术治疗HICH脑出血患者救治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脑出血患者也越来越多,当前内科临床治疗在脑出血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良好的护理工作是提高脑出血治疗效果的关键,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加强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塞的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3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塞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依据ADL法评价愈后: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3例,Ⅴ级:2例。死亡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塞由综合因素形成,诊治中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及矛盾性,要综合分析,以预防为主,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观察提高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自2015年元月到2015年12月间在在我院治疗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的方式在治疗中进行用药干预,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药物治疗干预的观察组的药物治疗依从率为97.73%显著优于常规用药方式干预的对照组的85.71%P0.05;观察组的平均血压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为93.1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19%;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用药时进行用药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并使患者的血压指标值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依从性的作用,为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开展相关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保定市红阳小区的57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自感高血压病情不严重、家庭氛围不和谐、病程小于10年者服药依从性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可通过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提升社区中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帮助他们有效地控制或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病的发病规律,了解该病的特点,有效的防治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对2007年达孜县农牧区全年住院病人532例中将57例患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病高发年龄在51~70岁,平均年龄60.5岁;死亡15例,占26.3%,女性多于男性,病死率与年龄成正比.结论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有效防治高血压,强化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藏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血瘫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脑出血(血瘫病)病例进行藏成药一个疗程的治疗(28天)后,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肾功、心电图、头颅CT等指标。结果显效23例,好转32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91%.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良好。结论脑出血的藏成药诊疗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分发高血压防治宣传资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干预实施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和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得分3-4分者占76.25%,与对照组(41.25%)相比,差异显著(P0.001),干预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可提高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应加强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高原地区高血压病住院患者的危险分层等临床特点及其降压疗效进行初步分析,探讨高原地区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海拔3658米西藏拉萨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综合危险分层、降压治疗方案及血压达标率、降压幅度等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至少1个以上其他危险因素者占87.5%以上,男性患者合并危险因素数显著多于女性(1.90±1.00与1.27±0.91,p0.05)。心血管综合危险分层高危、中危、低危者分别占91.11%、8.89%和0%,不同性别之间患者高危比例无显著性差异。出院时总体血压达标率为63.9%,其中高危组64.1%、中危组为62.2%,两组血压达标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高危组患者使用了更多种类的降压药物(分别为2.02±0.96及1.65±1.03,P0.05)。3级高血压患者出院时血压达标率显著低于2级和1级高血压患者(分别为38.2%、73.2%和83.6%,p0.01);从降压治疗方案来看,应用1种降压药者占32.67%、2种降压药者占37.37%,≥3种降压药者占29.95%;单药降压药物者中氨氯地平组与厄贝沙坦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76.0%和63.5%,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入院时3级高血压患者中比较不同的联合降压方案的降压疗效,与以A+C为基础的联合方案组比较非A+C为基础的方案收缩压下降更为显著(收缩压下降幅度分别为25.71±11.25(%)与31.18±9.47(%),P0.05);与不含利尿剂组比较含有利尿剂的联合方案的收缩压下降更为显著(收缩压下降幅度分别为22.94±12.40(%)与28.81±11.36(%),P0.01)。结论高原地区高血压住院患者合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且高危者比例高。在近期血压达标方面A+C联合方案似乎不具有优势,而联合应用利尿剂可能具有更显著的降压优势。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特别是高原地区,由于地处高寒,红细胞增多比较明显,血液粘稠度增加。加之当地居民饮食主要以高钠、高脂肪、高热量为主,使得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每年呈上升趋势。作者通过对318例患者的治疗,现将治疗体会及相关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为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对这80例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80例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可行性。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在80例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当中,有29例病死患者,6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昏迷、伤口感染、器官功能减弱以及肺部感染,病症对应的患者例数分别是10例、15例、11例28例。结论:在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安全风险是比较大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是比较高的,要想降低手术风险,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特别要注意控制患者血糖,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徐雪梅 《西藏科技》2014,(11):41-43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探讨合理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拉萨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就治疗依从性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对于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文化程度不高、对糖尿病认识不足、不爱运动、收入较低、求医困难、独居老人、记忆力差、血糖监测不足等因素,都可以导致患者依从性的降低。结论影响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比较多,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潘多 《西藏科技》1995,(4):40-41,60
本文对135例拉萨地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分析,在藏族高和因压患者中,女性血压高于男性;体力劳动者血压高于脑力劳动者,此次分析提示:当地民族的特殊饮食习惯是老年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因因素之一。故应重视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服务是医疗机构对患者实施诊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而医生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最普遍采取的两种手段一个是手术治疗另外一个就是用药治疗。临床医学服务中频繁地接触到用药治疗的患者,很多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不好,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医生对其病情的治疗,而临床医学服务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患者的用药心理进行调整以保证患者能够彻底地贯彻医嘱并减轻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9.
王景华  韦茹 《西藏科技》2013,(11):37-38
目的探讨和认识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治疗进展和预后。结果通过临床合理用药及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得到了很好控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结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病因复杂与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临床分型此患儿为全身性关节炎型,针对,临床特点一定要提高对此病的诊疗技术和水平,减少此病的致残性和危害性,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腹水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的临床表现,是常见的、多发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威胁着其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规西医治疗以利尿、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因其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远期疗效欠佳,且治疗费用较高,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降低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而中医的辨证论治能有效地减少腹水或者缓解症状。文章将系统地回顾近年来关于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综述了中医辨证论治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提出目前临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