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夜睡着了,睡得如此香甜,以至于白天都无法把它叫醒。我累了,好想睡觉,好想就这样一睡不醒。那么我就不会为它的破碎而伤心,也就不会为它无法复原而痛苦。  相似文献   

2.
碎片     
出奇地静,也许是上帝的意思吧?上帝让我回忆那些往事,它们就像碎片,我试图把碎片组装起来,哪怕组成一张饼也好,但我却什么都没能装起来。有个声音在笑:“没胶水、没部件,呵呵呵。”我的思绪飞起来……  相似文献   

3.
碎片     
  相似文献   

4.
碎片     
阳光爬上窗台,在地板上投下一片光亮。那一方阳光的手帕,被玻璃上的污垢和划痕分割成了片片碎片。  相似文献   

5.
碎片     
“叮铃铃……”中午的放学铃声已经响过,大多数班级已经放学了,而我们班的教室里几个少先队员为了抢一本新发下来的教科书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中队长吕秋菊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队长,这本书给我完全应该。”而劳动委员黄欢却急得坐  相似文献   

6.
7.
人与自然     
1.一批专门“猎星”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深处发现一颗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很可能会成为找到生命新家园的钥匙。这颗行星距离太阳系9000光年,体积大概是地球的13倍,质量和海王星差不多。它围绕着一颗红矮星运行,那颗红矮星是它的“太阳”,体积比太阳小一半,温度也比太阳低很多。2.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学生将一种从水母体内提取的可令物体发出绿色荧光的基因转移到一棵植物内,培育出了一种可以与主人进行交流的植物。这种植物在缺水“口渴”时会立即变得“闪闪发光”。不过人们很难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光线,要运用一种特殊的光学感应装置才能看到…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     
[话题设计]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因,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曾  相似文献   

9.
碎片     
●关于自己一直不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经常会因为一首歌甚至一句歌词而莫名感伤;经常会在半夜没有理由地醒来然后再也睡不着直到天亮;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想起一些人一些事然后好久好久都忘不掉;经常会感到一阵阵的空荡荡的难过;经常会因感情冲动而下决定即使后果很严重也从不后悔……  相似文献   

10.
碎片     
某天上语文课的时候,同桌南又犯困,正好范老师抽他背课文。他背了几句,拼命用手撑着头,头还是要掉下来的样子。他总这样,我都见怪不怪了,只是略略看了他几眼。  相似文献   

11.
碎片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     
生活在现代化大都市,人们搭乘磁力悬浮火车,在MP3音乐的伴奏下摇摆,还把恒生股市的指数下载到我们的掌上电脑——我们似乎已经淡漠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我们还把那铁一样的事实抛诸脑后:我们是地球母亲的儿女。本期的《英语辅导·疯狂英语阅读版》就为你讲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     
这位考生根据作文题的材料.编写了一个童话故事。童话,一是要有童心、童趣,二是要有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非现实性。这就需要大胆的想象,要有巧妙的构思和一定的思想深度。要告诉读者一个道理,给读者一定的启发。从这一点来说,此文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     
王瑾 《初中生》2007,(9):50-50
朋友们,不知你们是否想过,我们每天享用的一切,无一不是自然的赐予。我们每天喝的水和吃的粮食、蔬菜、水果等,每天用的纸、用的电,甚至我们的呼吸……当我们悠然自得地享用的同时,应该对自然有怎样的回报呢?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     
“老鸹柿”李雪峰初冬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到豫西乡间去。那是伏牛山的深处,山冈起起伏伏的,山上的树都凋尽了叶子,看上去灰蒙蒙的。在山脚下,我们见到了许多柿树。那些柿树有的劲干虬枝,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有的是挂果没有几年的新树,树干泛着灰绿,树不粗,也不高。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又到了<人与自然>节目时间,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组前方记者摄下的镜头: 镜头一 浑浊不堪的河面上漂浮着数以万计的死鱼,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     
戴海 《教育艺术》2000,(6):31-31
春城昆明,真是春风得意呀!全球各地的奇花异草、珍稀树木,纷纷来这里聚会,来这里比美,叫人一投足一转眼流连凝固的音乐、摇曳的图画、流淌着的诗。真的,这里有赏不尽的花木、看不够的园林!  相似文献   

18.
碎片     
收到这篇以2003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杂”写的稿子,心里很矛盾。文章写得不错,可此类心曲会不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嗣后想到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与其给学生一种双重人格的感觉,不如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自我”,真实并不会有损教师的崇高,反而会在拒绝“卫道士”之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领悟人道的真谛。可用了又放在哪个栏目,“应试指津”?“心理人生”?一番斟酌,决定放在“学林外章”,以显其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9.
碎片     
△三人之间无秘密可言。△世界上最好的药品是休息与节食。△发怒和鲁莽并步而行,  相似文献   

20.
碎片     
《课外阅读》2015,(1):37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