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学华 《新闻三昧》2007,(12):46-47
作为通讯员,看到自己投出去的稿件见诸报端,那种播种之后带来收获的喜悦可想而知,但喜悦之余又该怎样做呢?这就提出一个做好"见报"之后的文章的要求。近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感到受益匪浅,遂不揣冒昧,说出来与大家共勉并期望得到指点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问题辨析(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并取得很多进展.但在所谓"早期传播"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却长期存在一个问题:有些文章把外国资产阶级学者歪曲或批判马克思学说的言论,当作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言论;把这些言论在中国报刊上的发表,当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种现象在最近发表的一些文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下  相似文献   

3.
"认同"就是把你自己归到哪一类人当中去。它传达了一个社会成员互相之间团结互助的那种感觉,体现了人们愿意与他人甘苦同当、命运相连的那种理念,表达了人们之间愿意互相分担的那种要求  相似文献   

4.
老姜 《上海档案》2007,(11):30-30
"社区"在老姜的感觉中曾经是一个既朦胧、又明朗,既含混、又清晰的概念。好像能够领会一些它的字面意思,但又闹不太清楚它的具体所指。随着一栋栋高楼的平地崛起,一片片公寓的连袂成"苑",上海人历史记忆中的弄堂,变得不再那么典型、那么富于象征意味了。以往那种一条小巷连接千家万户的居住形态,正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写“社会透视”的文章在报刊上大有独领风骚之势。透视这种“热”,透视那种“风”。乍一看,文章洋洋洒洒,长篇大版,颇有些气势。加之一稿多投,多家报刊相继刊登,更使人觉得文章似乎大有来头。但拜读之后,却叫人大失所望!不少“透视”本属“伪劣商品”,却何以能够走俏? 一日,偶与文友谈起作文之道,当即请求指点迷津:写社会透视,恐怕要做大量的社会调查吧?友人神秘地一笑:原本是这样,但如今的文人们聪明多了,谁还愿意去干那种蠢事,搞什么社会调查。你还不知道当今写社会透视的笔杆子们的十字妙诀么?所谓“想一个点子,编一串例子”,即是。  相似文献   

6.
本期围绕第四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刊发了几组相当重要的文章和若干精彩照片。读着这些文章,看着这些照片,仿佛又置身于当时那种如火如荼,又十分理性的场景之中,使人震奋不已、激动不已、倍加珍惜。这里我要介绍的是,除了上述这些重要的资讯以外,还有一篇与目前形势密切相关的文章,是谈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集团最近申请破产缘由的,值得一读,值得咀嚼。  相似文献   

7.
郭平 《青年记者》2007,(19):71-72
李希光在《好记者要超越一夜风流》中这样写到:"人类生活在这样一个无限制的媒体战时代,正在失去那种恬静、质朴的田园般的生活享受。记者在这样的媒介景观中,失去的是那种慢慢道来的朴实的人性故事的耐性,记者们更愿意当那种花哨的一夜风流的媒体人。"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做编辑是带着薪水去进修,是天下最美的职业。多年的编辑生活确实让我感到日日新的进步。那是五月初的一个星期天,我像往常一样伏案编稿,任火老师的一篇《关注陌生》(见《编辑之友》2011年第6期)让我兴奋不已,编辑希望看到那种"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稿件,更向往那种人人心中也很少意识到的内容,任老师的文章就属于这类。在他流畅的语言中,职业的"敏感"让我发现其中两处句式用词上需要斟酌,一处是"我们是否可以说编辑审稿其实就是一种‘拿不准审稿’呢?"另一处是"那些具有真正价值的学术理论、观点,出现在编辑面前的时候,都是  相似文献   

9.
陈忠实清楚《白鹿原》的敏感性,他也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发表小说。但并非像外界想象的"客观、中立"的写史态度,在作家看来,历史不是中立的陈忠实还清楚地记得1992年1月,《白鹿原》正式稿完成的那个傍晚,四点钟的太阳尚未落山,独自在家的他忽然觉得"缓不过气儿来"。他似乎已经在一个山洞里住了好些年,好不容易走到洞口,但"那种光明让人受不了"。他出门蹲在河边抽烟,还放了一把火,听着夜风中哗哗作响的荒草,才终于感觉到了一种压抑过后释  相似文献   

10.
畅销书及其运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持人:当前,畅销书已经成为图书市场的一个热点.但"畅销书"这个概念并不十分清晰.畅销书是不是以往人们所认为的那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俗书"?是不是市场销售量大的书就是畅销书?畅销书这个概念如何界定?这些问题都需要探讨清楚,否则畅销书的运作就不会顺畅.当然目前给畅销书下个准确的定义也不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11.
《话亦有道》收录了52名民国文人所写的79篇关于"说话"的文章,这些文章围绕说话这一寻常而又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于人生与世界的看法,雅俗共享,篇篇经典。本文为编者姚宏越撰写的后记,文中提出了两个"说话"以外的问题,颇具讨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曾播出了一个关于三门峡水库的片子,其中采访了一位水利界老专家.他表示,当年上三门峡是一个错误.他能这样说,当然是值得称道的.这位当年"看不出清水出库有什么坏处"的老先生主张先建大坝,之后"计划应在总目标下水位慢慢抬高中加以修改调整".现在他已成为中国"水利界泰斗",但这次却失去了前几年在"自述"中的那种诚实和悔意,把自己塑造成了当年反对上三门峡的人,将当年黄万里反对上三门峡水库的事全部隐去,说只有一个主张上低坝的温善章先生.历史真是开了一个像昆德拉的小说<玩笑>那样的"玩笑".  相似文献   

13.
一篇文章,一幅漫画,一首诗歌都要标出一个题目,表明文章或作品的内容。但也有些文章、漫画或诗词在本应标题目的地方不标题目,却标上"无题"二字。既然没有题目,又标出"无题",这不是画蛇添足么?其实不然,"无题"本身就是题。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无题"呢?我想大致有下面几种。 一种是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标明事题,故意用"无题"名篇。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是不愿明言诗意的。中国文学史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曾说:"现在看来,他这些诗有的可能是悼亡之作,如《锦瑟》,更多是有本事背景的言情之作。这些本事作者既不肯明言,我们也无…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说:尽管布伦内克的"自由来源原则"并无实质性的理论突破,但他那种将职能联系误认为事由联系的看法,却为后来主张"事由原则和来源原则融合"的观点开了一个危险的坏头呢?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一个叫做"朋友"的文艺节目,很感人.它对我的吸引不在于那种新颖独特的形式,而是对朋友那种真情实感的表露.  相似文献   

16.
一位失明的读书人曾说:"我看不见书房里那些好书了,可是我知道它就在那里,我感觉得到。"是的,这些书在"那里",时代在这些书里,尤其是1978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极度丰裕的阅读时代。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这30年具有代表性的图书及它们的作者,通过回忆"地标式"的书及人物,和读者一起分享阅读史上的繁华时光。有一点需要说明,如果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提到某位作家及其作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省略过去。  相似文献   

17.
搞怪条形码     
《中国新闻周刊》2006,(44):87-87
打印在商标上的条形码都是方方正正,巾规中矩的,但日本的一个设计团队却独辟蹊径,在这些不起眼的条形码上做起了文章。  相似文献   

18.
总觉得只有过了春节,新的一年才真正到来。所以,迟至2012年的第二期,我们才推出这组文章:"年度记者"。"年度记者"是指在过去的一年中坚持行走在底层,探究人性底线,对美与丑格外敏锐,对善与恶格外敏感的一群人,他们有所历练,有所感动,有所感悟,且愿意分享他们的年度记忆。在过去的一年里,其实每位新闻工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但囿于版面,"年度记者"栏目只能够撷取冰山一角,算是一次小小的尝试吧。它更像是一个微观通透的心灵窗口,带我们在一个个鲜活难忘的镜头中重新出发。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国的社会治理图景中多行政,寡政治。当然,人们也经常讲到政治一词,但那种政治更多地是与意识形态相关,而不是指严格意义上的政治,这种政治,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是指多个群体的人们透过公共程序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   

20.
《中式英语》的问世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中国不再是从前的中国,剧作家也不再是从前的自己。在经过了漠然、犹豫、困惑之后,黄哲伦与中国的距离越来越近灰白的头发和胡茬,零乱中循着时尚的章法,那种柔和中透出深邃的眼神,那种不深不浅的招牌式的微笑,黄哲伦跟他五年甚至十年前的样子几乎没有区别。"也许因为我是亚裔吧,咱们亚裔是不太容易显老。"黄哲伦在接受《中国新闻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