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新制定,新的音乐教材逐步进入实质性的教学实践阶段。音乐新课程标准将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置于音乐课程价值的核心地位,其原因何在?音乐的审美价值是如何实现的?音乐的审美价值在人的整体教育中有何作用?本文试从以上角度对音乐的审美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价值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先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涵义、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对核心关系;其次要剖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偏差,突出表现在人的价值取向、教育发展过程和思想内涵表达三个方面;再次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解读的启示,即准确定位人们的价值观、创新教育客体主体化模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音乐审美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音乐审美教育的特征、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体现、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使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是一门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教育。通过传授知识和艺术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对美好的人、事、物产生兴趣,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从而提高对现实生活中的"美"的感知与理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本文从音乐教学中的思想引导、音乐感受、雅俗共赏等方面探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蔡嘉欣 《考试周刊》2022,(34):159-162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初中教育的重中之重。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内容。与其他学科不同,音乐能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引导人们鉴赏美和感受美,使人们在创造美的过程中,能借助形象思维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开展审美教育。在后进生转化中合理融入音乐审美教育,既能满足初中生的审美需求,也能培养后进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审美人格。基于此,文章针对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对后进生转化的价值进行研究,并提出实现策略,以期为初中音乐教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构建中,音乐教育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取向,但主要是它的审美功能。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的实质就是审美教育。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审美心理和教育心理的有机交织、融合,在完整统一的网络中运转,是音乐审美教育任务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研究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对于认识和把握其特点、规律,从而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音乐有别于其它学科。它的美是通过人的感知器官去欣赏它,发现它,从而在其中去体会内心灵魂的愉悦。它能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丰富人的内心世界。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音乐教育,而能让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之一便是优美健康的音乐。一、明确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重视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修订版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提供审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课程中,音乐欣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小学音乐欣赏课则应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欣赏活动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与欣赏,达到审美教育目标。本文对小学音乐欣赏课中体验教育与音乐欣赏有效性融合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直接塑造人的心灵美、语言笑、行为美和体态美。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了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音乐教学是教师教学中,把曲目与自我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感知的音乐形象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使音乐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使其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这对学生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能够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音乐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学目标、构建音乐情境培养审美意识、设计音乐游戏发现美、依托生活元素促进审美鉴赏、跨学科融合等审美教育的融入路径,旨在挖掘音乐学科审美价值,提高学生审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宋德孝 《现代教育科学》2013,(1):144-146,153
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精神即是对人及人的价值的关注和弘扬。鉴于思政课的学科特征,理应在其教学过程中凸显马克思主义人学精神。但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所缺失的。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凸显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学说这一理论特质;在教学内容上,对学生加强富有马克思主义人学精神的"三观"教育;在教学与生活中,向学生多途径传递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这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学中加强贯彻马克思主义人学精神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审美的教育理念,以此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丰富,完善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是一门艺术,以其自身的魅力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以下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研究。一、审美教育的概述审美教育也可以称之为美感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在对小学生音乐欣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鉴赏、感悟、创造美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引导学生认知美,使其  相似文献   

13.
"育人为本"的新时代呼唤教育人学的诞生。教育人学是以教育中的整体人为研究对象,探讨整体人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区别于教育中以人为对象的其他学科,教育人学总体上属于哲学,是以教育哲学思维为主,横跨许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教育人学具有哲学本性、综合性、时代性和基础性。教育人学研究教育中整体的人和整体人的教育,其主题包括教育人学的历史形态、逻辑形态、现实形态,以及教育人学的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教育人学的研究就是寻求对教育中人的理解。教育人学研究是一种规范性研究,它以实践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的思维和综合的方法开展对教育中整体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音乐素质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音乐鉴赏为手段,以文化文明为依托,是寻求审美主体综合素质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审美为核心的美学意识,突出体现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在获得音乐人文关怀的同时,有效地汲取音乐中充满个性色彩、自由创造的创新精神.本文探讨了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音乐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本质是审美,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所以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歌曲教学(演唱)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把歌唱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在"音乐感受与鉴赏"中感受美,在"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中领悟美,在歌唱的过程中体验美,在"音乐创造"过程中表现美.让学生在美好的感觉中唱出优美的心声,提高歌唱艺术水平.通过教学,学生的合唱,重唱水平大大提升,学生的总体音乐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常言说,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我认为"教书育人"首先是育人,然后是教书.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去塑造人、培养人、造就人.作为中学音乐教学,则应首先确立育人的教学观念,并以此指导教研教学活动.孔子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立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塑造中,发挥其独有的作用,才能实现其真正价值.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自身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规律,使音乐教学在全面培养人的索质教育中获得应有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论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具有审美和实用的功能与价值。学校音乐课程力求体现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的统一,因此要遵循音乐美的特殊规律并兼顾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鉴赏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以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及审美教育,并对培养儿童美好心灵和塑造健全人格起着积极作用。审美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在欣赏、表现、演唱过程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而且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情感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王晖 《文教资料》2008,(32):222-223
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现代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人的感觉教育,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对艺术的体验是分享音乐的审美意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主要是指对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审美创造中,人的所有与审美相关的能力,包括人的感觉,情绪,想象,联想,意志,评价等,都在审美情感体验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音乐审美教育中,个体独立欣赏音乐的能力是一种主要的思维创造能力,本提出了个体独立欣赏音乐所需具备的各种能力,并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对从事音乐鉴赏教育的工作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