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雪长城     
风雪长城●程翔“长城长,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每当听到这支歌,我的眼前总要浮现出连绵起伏的长城,勾起我对第一次登上长城的回忆。那是1989年冬,我应邀去北京参加一个语文研讨会。会务组专门安排...  相似文献   

2.
长城真雄伟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慕田峪长城了,我非常高兴。爸爸开着车走在S形的山路上,七扭八拐地,一会儿就到了长城。人们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也要登长城。长城一共有1000级台阶。我高兴地往上爬,越爬越累,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可我越爬越兴奋。终于到了长城上,妈妈告诉我:“长城上还有烽火台呢,烽火台一共有26个。”我问妈妈:“烽火台是干什么用的?”妈妈告诉我:“烽火台是古代人们为了保卫边疆和敌人打仗时用于传递情报的。”我站在烽火台上往下望,啊!长城真雄伟  相似文献   

3.
记得七岁那年的“五一”,我和爸爸,还有我的好朋友袁斌一起到乌鲁木齐水上乐园新建的“长城”上玩。“长城”的附近绿树成荫,游人如织,小孩子们追逐嬉戏,非常开心。  相似文献   

4.
《长城》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课文。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插图和一篇短文组成,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让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采取“读读、做做、说说、写写”的教法,进行综合性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读《长城》,培养搜集信息能力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课堂上,我让学生图文对照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但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学生掌握课本知…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历史》必修在第二课“学习延伸”中提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撑柱!”是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这首诗是“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还是“吟咏秦朝长城的民歌”,我觉得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6.
学中文     
学拼音我登上了长城大卫:小云,你这件衣服上印的是什么字?小云:“我登上了长城“。这件衣服是在长城上买的。长城可长啦,一眼望不到头。大卫:长城有多长?小云:叔叔告诉我,长城有六千七百公里长,从远处看,像一条巨龙。大卫:小云,你登上了长城,我真羡慕你。读短文从前有个孩子叫王小三,赶了七头牛在路上走。他怕丢了,一面赶一面数:“一、二、三、四、五、六、七。”走呀走,王小三走累了。他骑上一头牛,又数着:“一、二、三、四、五、六。”啊,少了一头。王小三连忙跳下来,再数:“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点儿…  相似文献   

7.
春节串门的时候,我在一位朋友家里听到这样一连串的喝彩声:“和啦!和啦!”令我吃惊的是,这喝彩声是从一个看上去刚刚六七岁的孩子口里喊出来的。也许是我太“老外”了,竟对这小孩子便精通“码长城”之道有几分不解。孩子哪里来的这种“功夫”?我了解后才知道,“码长城”是这一家人基本的休闲方式。“码长城”,不好全盘否定,孩子学习“码长城”,也不全是坏事。其中的是是非非不想在这里说出个子丑寅卯来。问题是这样的一幕使我想到一个家庭教育的问题:家庭生活方式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非正规性…  相似文献   

8.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登长城。到了长城脚下,我们便买门票登长城,上了长城我才知道长城的路很斜。登上第一座小房子的时候,我站在窗口那儿,感到有一阵凉风吹来,很舒服。爸爸说:“还有四座这样的房子,就到顶了。”我们继续爬,在第三座小房子的后面我看见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好汉碑。看到“好汉碑”,我就想起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妈妈说:“都看到好汉碑了,就到此为止吧。”我说:“不行,我一定要爬‘好汉坡’。”我们又爬呀爬呀,终于爬上了“好汉坡”。我们高兴地呼喊着:“我们登上长城了!”此时此刻,我们是多么快乐啊!指导老师海…  相似文献   

9.
我从小就十分想去登长城,就连做梦也梦到过我登上长城,亲手摸到城墙上的石砖。去年国庆节,爸妈终于让我实现了这个登长城的愿望。 国庆节那天,我和爸妈来到长城脚下。抬头一看,长城宛如一条巨龙卧伏在群山之中。爸爸笑着对我说:“轩,你能登上这长城吗?”我满怀信心地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要做女好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燕 《湖南教育》2002,(6):28-28
结合课本插图理解。学习课文《长城》中“蜿蜓”和“盘旋”两个词的时候。我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长城远景图,问学生看到的长城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远看长城会是这样的?再叫学生找出课文中写这个意思的词。这样做,使学生不仅形象地理解了词义,而且体会到了长城修筑之不易及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结合生活体验感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有一句讲作者肖复兴见到叶老“那样随便、和蔼,作者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拘束”什么意思?我引导学生:你们在生人面前感到不随便,这种感觉就是“拘束”,课文中指开…  相似文献   

11.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北京长城玩,我可高兴啦! 我们来到长城脚下,我又蹦又跳地在前面跑,爸爸妈妈在后面追。过了一会儿,我跑不动了,要爸爸背我。爸爸笑着说:“只有自己登上长城,才是男子汉!”我想:爸爸说得对呀!叫人背上去的,算什么本事?这时,妈妈跑过来要抱我,我不让,我说:“我要自己跑!”  相似文献   

12.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炎黄子孙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这傲然挺立的万里长城,长城不愧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当我饱含深情地总结完《长城》这篇课文之后,教学戛然而止。但同学们显出有点疑惑和不满足的样子,提出了很多问题:长城气魄雄伟、工程浩大,它到底是如何修建的?这么多这么重的条石是怎样运到山上去的?长城有多高、多宽?……有个叫小宇的学生观察得还挺细致的,他说:“我研究了插图,为什么长城的另一侧没有垛子?”这篇课文我已教了好几遍,有些问题以前也想过,但上完了课,也就“交差”了事,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从未深究过。面对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引导说:“老师也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少先队员们,看完这篇采访文章,下面这些长城知识竞赛题肯定难不倒你喽!暑假中,请你来做一做,认真填好答题卡(见121页)。同时,你还要写一篇以"知我长城,爱我中华"或"我心中的长城"等为题的1000字以内文章,并填好征文报名表(见120页),然后,以集体或个人方式,将答题卡、征文和报名表一起寄到:100051,北京市前门东大街10号楼45号信箱少先队小干部杂志社,并在信封注明"知我长城,爱我中华"。如果获奖,你不但能得到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和中国长城学会秘书处颁发的的大红证书和奖品,获奖征文还可以在《少先队小干部》杂志刊发呢!详细内容请到今年第6期杂志第4页《号角声声》里仔细看吧!  相似文献   

14.
游长城     
“爸爸你瞧,”张可可指着长城说,“长城像不像一条巨龙?”“像,”爸爸点头,“如果是活的就好了。”张可可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成语:画龙点睛。据说古代有人画了一条龙,最后画上眼睛就活了。如果给长城画上眼睛,它会不会……“爸爸!”张可可大声叫起来,“去找长城的源头!”说完,张可可就兔子一样奔跑起来,爸爸妈妈在后面追赶。首先不济的是妈妈,她捂着肚子蹲下说:“不行了,已经跟运动‘绝缘’太久了!”爸爸拍胸脯说:“你休息,儿子就交给我了!”爸爸跑过一个烽火台,也蹲了下来。“虽然我在公司经常跑腿,但跟跑长城相比,真是小巫跟大巫啊!”张可可…  相似文献   

15.
放暑假了。我很快写完了作业,妈妈很高兴,决定带我去爬长城,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常言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嘛!我早就想去一睹长城的风采了。  相似文献   

16.
心愿     
毛主席在一首词中说 :“不到长城非好汉。”可不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气势磅礴 ,宛如一条巨龙在祖国北方的大地上逶迤起伏。有多少人 ,梦牵长城 ;又有多少人 ,情系长城。打我懂事以后 ,在我心底就埋下了一个小小的心愿 :要亲自到长城去瞧一瞧 ,走一走 ,饱览一下长城的雄姿 ,领略一下长城的气魄。小时候常听妈妈说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长城究竟是什么样子 ?那时的我便有了要去看一看长城的想法。前几年 ,有同学上北京旅游 ,回来后 ,她叙述着长城的壮观雄伟 ,我的心也为之牵动 ,她告诉我 :“长城真是名副其实的长 ,可谓是‘世界第…  相似文献   

17.
我当好汉啦     
早就听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五一”那天,爸爸带我去长城玩,让我当了一回好汉!我们兴致(zhì)勃勃地来到长城脚下。一开始,我又蹦又跳地在前面跑,爸爸在后面追。可过了一会儿,我就跑不动了,要爸爸背我。爸爸笑着问:“你不想当好汉了?”我一听,立刻来了劲儿,接着往上爬。一眨眼,我就爬上了十级台阶(jiē)。这时爸爸又说:“要当好汉,就得再爬十级!”“好!”我豪(háo)迈(mài)地答道。边跑边数,很快又爬了十级。爸爸鼓励我:“太棒了,你一定能当上好汉的!”就这样,我十级十级地往上爬。一个多小时后,我终于爬上了长城。在长城顶上,爸爸把…  相似文献   

18.
在我小的时候,我便常常听到别人说道:“在外太空往地球看,能够看见中国上面卧着一条巨龙──那就是长城。”我总是不相信的,直至最近我终于有机会到北京一游,目睹了著名的长城的风采。 站在长城下,我只看见数不清的石级和无数的游客。我大失所望,心想,“这些简陋、古老的石级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怀着失望的心情随着人群涌上了长城。 走了没有10分钟,我竟开始累了。我万万料不到,那些山坡原来是那样的崎岖,石级是那样的高。我的汗水涔涔而下,开始感到太阳的酷热逼向脸庞。我的心情变得更烦闷,不过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走。 …  相似文献   

19.
“象……”这类句子中的“象”,在下列句中也可换写作“好象”、“好似”、“似”、“如”:①远看长城,它象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长城》)②当我偷偷地往电影院走去的时候,背后象有个人在指着我说:“说话不算话!”(《我的心事》)例①的“象”是动词,带宾语“一条长龙”;例②是副词,作状治,也可换用“似乎”。“象”,可和“一样”、“一般”“似(shi)  相似文献   

20.
《齐物论》是《庄子》诸篇中最难理解的一篇,理解的关键在于何为“吾丧我”,学术界对此多有争议。庄子是反知主义者,认为“知”(知识、知觉)越多,越不是真我。从“坐忘”和“心斋”的视角看“吾丧我”,“吾丧我”是一个彻底的“反知”的过程,最终限度是无“无我”,即对宇宙无意识的洞见和冥合。“丧”即“忘”,有“坐忘”、“相忘”、“两忘”等形式。通过“吾丧我”,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游”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