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教育》2007,(22)
"我今年74岁了,只要身体好,我的‘流动图书馆’会一直办下去,捐资助学也会尽力而为……"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青山桥镇退休教师戴见尧每每谈起自己所做的一切时,总会执著地说:"我今年74岁了,只要身体好,我的‘流动图书馆’会一直办下去,捐资助学也会尽力而  相似文献   

2.
兴安愚公     
《下一代》2007,(5)
编辑大朋友说:本文选自虞云耀主编的《鲜红的党旗》一书。马永顺上个世纪50年代就是全国劳模。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周恩来紧紧握住马永顺的手,亲切地说:“你们林业工人,不但要多生产木材,支援国家建设,还要多栽树,搞好绿化,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打那以后,马永顺决心把自己伐的36500棵树全补上。到1991年,他率领全家三代15口人,把最后还差的近千棵树栽下,完成了自己的心愿。199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马永顺获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全球500佳”奖。1999  相似文献   

3.
愚公新传     
转眼间,愚公一家步入了21世纪。这次挡在愚公家门口的不是太行、王屋两座山了,而是五岳之首的泰山。望着泰山,愚公说:“怎么我住哪儿,哪儿就有山?”于是,决定再移山。他把全家人招集起来,说:“孩子们,今天把大家招集来,是商议移走门前这座大山的事。大家知道,这座山是五岳之首,‘大’不可测,但是,太行、王屋两座山不是被我们搬走了吗?人  相似文献   

4.
当代愚公     
《大学生》2014,(13):140-140
人,一生都在不断地精准定位愚蠢线。愚蠢线分为两类,一类关乎个人。不犯错,永远不知道对与错的界线,我们的一生也永远都在不断地试错。对愚蠢线的定位,从小都在探索,而这个定位将伴随我们成长。  相似文献   

5.
愚公狂想曲     
话说冀州南面,有两座大山,称太行王屋。二山方圆七百余里,高达万丈,有“珠峰二号”之称。大凡山青水秀之地,都有高人。在此二山中,也有这么一位。此人年近九十  相似文献   

6.
愚公结网     
听说智叟发明了一种将两台计算机用电缆线链接在一起的方法,愚公颇想看一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从那次移山事件以来,愚公和智叟家族就陷入了“冷战”,老死不相往来。但是,这件事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两千多年来,智叟到处说愚公的坏话,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精神鸦片,不利于竞争,是靠控制宣传机器炮制的“神话”,愚民政策。每想到这些,愚公心里就把牙齿咬得“嘎嘣嘣”乱响。如果,智叟的这个“鬼发明”推广开来,那么全世界不是就都陷入了他的这种诡辩舆论当中,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们,一定会被他的胡言乱语牵着鼻子走,如果那样的话,对愚公精神的发扬光大,可是大大的不利了。  相似文献   

7.
当代愚公     
正人,一生都在不断地精准定位愚蠢线。愚蠢线分为两类,一类关乎个人。不犯错,永远不知道对与错的界线,我们的一生也永远都在不断地试错。对愚蠢线的定位,从小都在探索,而这个定位将伴随我们成长。女儿一岁半时,父母从老家来北京,一起过春节。吃饭时,端上来一盘炸花生。在女儿看来,这些可都是好玩的"小圆珠"。她双手乱抓"小圆珠",抓起来放到别处。我轻轻地敲打她的小手,说:"这样做不对。"她疑惑地望着我的双眼,发现:原来不让这样做。过了一会儿(她思考着  相似文献   

8.
愚公之谷     
【注释】①陈:陈述。②(z#)牛:母牛。③衿:同“襟”,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④夷吾:管仲的名字。⑤使:假如,假使。⑥咎繇(y15):即皋陶,唐尧时任法官。理:法官。⑦见:被。⑧狱讼:断案。【文学常识积累】刘向,西汉后期一位很有成就的散文家。编著的《新序》《说苑》《列女传》,是分类编集的历史故事集,也杂有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等。文章说教气较浓,但文笔简洁流畅,语言朴素生动。这类故事可谓魏晋小说的先声。【阅读提示】一位聪明的老人假托解释地名,讲述了一个愚得荒唐的寓言故事,意在讽刺齐国司法的废乱。然而齐桓公信以为真,把寓言当成了…  相似文献   

9.
一篇《愚公移山》,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毛泽东同志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引用这则寓言故事,更是将其寓意推向了时代的巅峰。今天重读这篇寓言,笔者感到过去对愚公形象的理解似乎欠缺了一点什么。愚公是一种象征,他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领导者,愚公的形象就是人们所企盼的领导者的形象。下面试从五个方面作一次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愚公真愚     
在《列子》中有一则《愚公移山》的故事,塑造了愚公这位“年且九十”却要“毕力平险”的倔老头形象,为的是表现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决心。于是后人对愚公百般敬仰,为他的精神折服不已,纷纷感慨“愚公一点都不愚”。难道愚公真的不愚吗?我却说愚公很愚。愚公要移山的想法固然没有错,他也是想为子孙后代考虑,使他的儿孙出入不致翻山越岭,可不知他有没有想过挖山要花费他子孙数代人无限的精力,一年才能够往返一次,难道他希望他的儿孙们把毕生的精力都花费在挖山上吗?忙忙碌碌一辈子,没什么作为,没多少回报,却整天…  相似文献   

11.
小刚和阿明是同班同学,又是好朋友。一天下午,他们正在埋头写作业,忽然小刚问:“今天咱们学了《愚公移山》,可我一直想不明白,愚公干吗要移山?我觉着他太傻了!”  相似文献   

12.
愚公确实愚     
古苏格兰有句谚语说:“谬论传千遍,可以成真理。”在我眼中,《愚公移山》便是这样一个被“真理化”了的谬论。尽管在许多人眼中,它似乎是无庸置疑的真理。我看愚公有三愚。一、动机愚。他要移山的动机非常之可笑———这两座山挡了我的道儿,我要移走它。这和小孩子摔了跤以后大哭大喊说是地不好、地不是之类是一样的性质,属于让人哭笑不得不可理喻的那种。二、行动愚。故事中的愚公拖家带口地挖山,然后把土石弄到几千里外的大海里,一年往返一次,乐此不疲。这是该笑话中最最令人捧腹的笑料,却很不幸地被看成是光芒万丈的“愚公精神”。真是让…  相似文献   

13.
愚公受审记     
“相传,在黄帝时期,有一个名叫愚公的人.他……”老师正讲着愚公移山的故事……在老师的“催眠”下,我睡了过去。只觉得耳边一声巨响,随后安静了下来。“大人,大人。莫睡了,出大事了!”  相似文献   

14.
愚公的传人     
话说老愚公羞辱了智叟以后,率子子孙孙每天挥汗如雨地挖山不止。常年累月的超负荷重体力劳动使老愚公积劳成疾,久而久之,终于有一天,愚公病倒。弥留之际,他忽然醒悟过来,嗫嚅好半天才下定决心,吃力地吩咐围在病床四周的子子孙孙:“王屋山……你们不必再去挖,把家……搬到山那边去……”老愚公的话没说完,子孙们纷纷反对。大儿子说道:“使不得!您老人家亲身创立的‘愚公移山’一词已载入史册,其内涵已名扬四海,妇孺皆知。搬家有辱咱家名声,落得‘知难而退’骂名,万万使不得!”老愚公叹口气,声音颤抖地说:“……以后你们可采用……炸药,一下子…  相似文献   

15.
邻居家的小刚和儿子是同班同学,又是好朋友,所以经常来我家玩。周日下午,两个小家伙正在埋头写作业,我坐在一旁看书。小刚忽然问我:"叔叔,今天我们学了《愚公移山》,可我一直想不明白愚公干嘛要移山,我觉得他太傻了!"  相似文献   

16.
17.
愚公的子孙     
作业本,高耸于您的案头.这挤满您逼仄空间的作业本,就是横亘在您面前的"太行"、"王屋"?  相似文献   

18.
愚公的传人     
话说老愚公羞辱了智叟以后,率子子孙孙每天挥汗如雨地挖山不止。长年累月的超负荷重体力劳动使老愚公积劳成疾,久而久之,终于有一天,愚公病倒。弥留之际,他忽然醒悟过来,嗫嚅好半天才下定决心,吃力地吩咐围在病床四周的子子孙孙:“王屋山……你们不必再去挖,把家……搬到山那边去……”老愚公的话没说完,子孙们纷纷反对。大儿子说道:“使不得!您老人家亲身创立的‘愚公移山’一词已载入史册,其内涵已名扬四海,妇孺皆知。搬家有辱咱家名声,落得‘知难而退’骂名,万万使不得!”老愚公叹了口气,声音颤抖地说:“……以后你们可采用……炸药,一下…  相似文献   

19.
愚公端着一杯浓茶,坐在家门口,看着面前万丈高的太行、王屋两座山连连叹气。愚家世代被山阻挡,只能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自给自足,完全得不到发展。愚公托着下巴想:难道一定要移山吗?现在愚家逐渐走向衰落,只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相似文献   

20.
《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也是几易初中语文教材后的保留篇。然而,以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待"愚公移山",我认为愚公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实属愚人之举。首先,困难太大,力量太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仅凭人力去搬掉它们,那比登天还难,即使有千军万马也奈何不了两座高耸入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